
近日,由陕西省科学技术协会指导,西安市秦岭生态环境保护管理局主办,西安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与知乎陕西联合承办,人文学院董琪副教授师生团队主导策展的“翼动秦岭”生态主题展于9月28日起在西安高新万达广场展出。


展览以“看见每一片羽翼,守护每一座山林”为主题,系统展示了秦岭作为中华祖脉与中央水塔的生态多样性与文化意涵。董琪副教授团队以研究者的学术视角,通过创新性的视觉叙事与信息可视化设计,以“飞行与栖居”为叙事线索,展览呈现了金雕、朱鹮等11种国家一级秦岭珍稀物种以及常见的11种“三有”鸟类,更通过信息可视化、场景符号化与沉浸式布展,将科研数据转化为公众可感可知的审美体验,勾勒出一幅兼具理性认知与情感共鸣的秦岭生态图景,为市民呈现了一场融生态科普与人文审美于一体的沉浸式体验。

策展团队指出,展览不仅是一次视觉美学的探索,更是一场面向社会的生态文明教育实践。观众在体验展览时,不仅“看见”珍稀鸟类与自然意象,更在符号化与信息可视化的表达中深化对生态保护的理解,进而形成守护自然的自觉。项目负责人董琪表示:“我们希望用研究与设计的双重路径,让公众在美学体验中重新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

展览自开幕以来,吸引了众多市民与专家学者前来观展,获得普遍赞誉。此次活动是艺术学科践行“新文科”建设理念、推动学科交叉并服务社会公众的一次成功实践。艺术学科将继续以学术研究与公共传播相结合的方式,探索生态文明与艺术教育的新路径,推动跨学科成果走向社会,为传播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持续贡献交大人文艺术学科的智慧与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