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网首页>今日交大>正文
今日交大

多元举措赋能 女性在数字经济中绽放光彩

【中国妇女报】西安交大教授解读《新时代中国推进妇女全面发展的实践与成就》白皮书

日期:2025-09-30 09:55 浏览量:

《新时代中国推进妇女全面发展的实践与成就》白皮书指出,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进程中,广大妇女在数字经济中绽放光彩,“半边天”作用充分彰显。

我国通过颁布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行动纲要、开展妇女数字素养教育与技能培训、发展巾帼电商品牌等一系列措施,支持广大妇女在数字经济浪潮中把握机遇、施展才华。为深入理解白皮书相关内容,近日,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采访了西安交通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教授靳小怡等专家

记者:白皮书提到了推动女性在数字经济中发展的一系列措施,打出了“政策引路、培训赋能、扶持托底”的组合拳。这些举措破解了女性参与数字经济面临的哪些制约因素,对于推动女性在数字经济中的发展起到了哪些积极作用?

靳小怡:这些举措系统地回应了女性参与数字经济时面临的多重挑战。

“政策引路”破解了传统观念和机制层面对女性经济参与的制约,为女性公平接入数字资源、享受数字服务提供了制度保障。《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21—2030年)》《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行动纲要》等,为提升妇女数字技能和参与度设定了明确目标,创造了有利环境,确保妇女数字素养提升和数字经济参与成为系统工程。

“培训赋能”破解了女性在数字经济中存在的数字技能短板。农村女性、高龄女性等存在数字技能与素养不足的问题,在数字技术的获取与学习上存在困难。通过开展电商培训、直播带货等课程,越来越多的女性能够掌握数字工具,从“会用手机”向“玩转数字”乃至“人工智能+”转变。有针对性的数字技能培训能够帮助女性适应新业态的需求,甚至在某些方面发挥女性的“软技能”优势,如沟通协调、观察细微、共情力强等,增强了女性在劳动力市场的适应性和竞争力;“培训赋能”还通过拓宽女性就业信息获取渠道和拓展社会关系网络,提升了女性在工作转换中的收入回报,让她们在数字就业选择上拥有更多主动权。

这些举措将女性面临的“数字鸿沟”转变为“数字机遇”,极大地促进了女性充分参与数字经济,使其在数字经济中实现自我价值,并成为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也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可借鉴的中国方案。

记者:白皮书指出“数字经济性别红利不断释放”。要确保这一红利的可持续性,未来应该从哪些方面着手继续推动女性在数字经济中绽放光彩?

靳小怡:确保数字经济性别红利的可持续性,核心在于从“机会赋能”转向“系统共建”,构建一个“制度有保障、教育有基础、技术有温度、社会有支持”的长效生态系统。

深化制度保障,筑牢公平竞争的“压舱石”。未来需进一步推动政策的“精准化”与“长效化”。建立和完善分性别、分行业的数字经济就业创业统计监测体系,实现政策的“滴灌式”供给;完善支持灵活就业、远程办公的法律法规,保障女性劳动权益、社会保障和职业安全。

推动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STEM)教育前移,打通人才培养与输送的“主动脉”。持续的红利根本在人才,须从源头入手。在中小学阶段广泛开展STEM教育,并特别注重鼓励女孩参与,引入女性科技榜样课程。推动职业教育、高等教育与数字经济发展需求紧密对接,为女性提供持续更新、面向未来的技能培训,帮助她们实现从“数字操作者”向“数字创新者”的跃迁。

引导技术向善,打造普惠包容的“新引擎”。技术的设计和应用需要有温度、有人文关怀。鼓励开发更贴合女性需求的普惠型数字工具。严厉打击网络暴力、隐私泄露和数据歧视等问题,营造一个安全、可信赖的创新环境。

优化社会支持环境,营造激励创新的“暖气候”。大规模、多渠道宣传数字经济的女性榜样,形成强大的示范效应。构建包括创业导师网络、女性友好金融产品在内的支持体系,破解创业难题,营造激励创新的社会氛围。让每一位女性都能在数字时代不仅“参与”,更能“引领”,持续绽放光彩。

原文刊登于《中国妇女报》2025年9月29日第1版

报道链接:https://paper.cnwomen.com.cn/html/2025-09/29/content_1_10564.htm

文字:中国妇女报 全媒体记者
编辑:王恺悦

关闭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