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上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并检阅受阅部队。西安交大师生以多种形式观看大会,共同见证这一庄严历史时刻,共同缅怀先烈,感受伟大抗战精神的磅礴力量。同时结合自身工作学习实际热烈讨论,畅谈学习体会。

西安交大党委书记卢建军、校长张立群,校领导柴渭、孙早、严俊杰,党委常委成进,校长助理单文华、黄忠德,以及相关部门负责同志集中观看。

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单智伟,机械工程学院教授梅雪松,第二附属医院党委书记刘昌,党委教师工作部部长刘莹以及“同心圆”民族团结工作室成员托合提·艾海提现场观礼。


学校在各校区集中设点组织师生收看实况转播。
校党委书记卢建军: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既着眼历史、又连接未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势不可挡,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必将胜利,作为高等教育工作者,深受鼓舞,倍感振奋。我们将坚定不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统筹部署,坚持国际视野看交大、国家战略看交大、跳出交大看交大,坚持校企地一体联动、产学研深度融合,依托创新港深入实施“6352”工程、汇聚全球创新资源、聚焦国家发展战略、对接地方产业需求、引入各类金融资本、培育良好创新生态、培养卓越创新人才,探索完善“一中心、一孵化、两围绕、一共享”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新模式,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效能。我们将以全球发展行动计划为引领,建好丝路联盟永久秘书处、上合组织大学中方校办、上合组织高教中心,布局建设海外创新中心,持续推动香港研究院内涵建设,链接国际创新链。我们将在强基础、促融入、深改革、扩开放中探索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新路径、新机制,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贡献交大智慧和力量。
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张立群: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深刻阐明了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的重大意义,号召我们从伟大抗战精神中汲取奋进力量,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和决心。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既是对历史的回顾,更是对当下和未来的庄严宣示。西安交通大学将始终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持续推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改革。聚焦国家战略需求,主动承担国家重大任务,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加强引才聚才平台建设,全面培养引进用好各类人才。坚持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汇聚全球优质教育资源,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全面提升国际化办学水平。激励培养更多具有家国情怀、全球视野、勇于创新的新时代青年,把伟大的抗战精神、“听党指挥跟党走”的西迁精神转化为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的不竭动力,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交大人的新贡献。
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单智伟:站在观礼台上,当新型主战坦克方阵驶过长安街,我的目光聚焦在阳光下泛着特殊金属光泽的装甲板上。作为一名从事轻质高强材料研究的科研人员,我深知这背后凝聚的材料学突破——它意味着更轻的重量、更高的强度和更强的防护。空中梯队呼啸而至,战机的剪影划破长空。我清楚地知道,每一架战鹰的矫健身姿,都离不开航空材料的革命性进步。从涡轮叶片的高温合金到机身的复合材料,重量每减少一克,性能每提升一分,都承载着材料人数十年的艰辛攻关。昔日材料人在实验室反复测试的数据,如今在祖国的蓝天上化作翱翔的钢铁雄鹰,这种跨越时空的共鸣,让我心潮澎湃。作为一名归国材料学者,我深切感受到肩上的责任。阅兵式展示的不仅是国防现代化成就,更是向所有科研工作者发出的动员令。我们将以材料之坚,铸国防之盾;以科研之精,固强国之基。我将继续致力于轻质高强材料的创新研发,让中国材料的智慧结晶,成为托举民族复兴和守护世界和平的坚强力量。
机械工程学院教授、智能机器人创新研究院院长,陕西省智能机器人重点实验室主任梅雪松:有幸现场参加纪念大会和阅兵观礼活动,我深感自豪,倍感震撼。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鲜明表达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铭记历史、开创未来的坚定决心。阅兵式展现了我国强大的国力和军力,鼓舞了党心军心民心,让我们更加坚信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让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抗战的伟大胜利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革命先烈崇高的精神永远值得学习和传承。作为新时代的科教工作者,我将坚定不移听党指挥跟党走,坚定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为教育强国和科技强国建设,培养更多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攻克更多高端制造装备领域“卡脖子”技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第二附属医院党委书记,白求恩奖章获得者刘昌:现场参加纪念大会和阅兵观礼活动,面对威武之师、胜利之师无比地自豪和骄傲,更深感祖国强盛和国家使命。最强烈的视觉冲击是受阅官兵坚毅的眼神、整齐划一的步伐和大国重器磅礴的气势共同构成的钢铁洪流。这种力量,带来的心理触动远超寻常,是心底满溢的踏实安全感,是与有荣焉的强烈自豪感,更是直击灵魂的深刻震撼感。今年也是西安交大二附院建院88周年。回首医院抗战岁月,其发展历程与国家民族命运紧密相连,在烽火岁月中为民族大义内迁重建,保存和延续了中国现代医学教育的火种,弘扬了“大医大义、为生命之光”的医者本色。二附院将继续秉承“医者仁心”的初心使命,为守护人民健康、助力健康中国建设贡献更大力量。
党委教师工作部部长、高层次人才办公室主任刘莹:作为一名高校人才工作者,现场参会聆听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我深感震撼与自豪。阅兵式展现的国防现代化成就,体现了我国综合国力的全面提升,也体现了一流科技人才支撑国防建设的成果。高校作为人才聚集高地,必须担负起为国家培养、吸引、集聚优秀人才的历史使命。在后续工作中,我将把今天的感动转化为明天的行动,以“阅兵标准”对待自己的工作,发扬军人那种不服输的劲头,在自己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努力奋斗,一是聚焦国家战略需求,精准引进高层次人才;二是深化产教融合创新工程,着力实施青年人才反向揭榜挂帅、青年人才成长诊断,加大高层次人才培养力度;三是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完善基础研究长周期考核等体制机制,让各类人才在高校平台上尽展其才、实现价值,为强国建设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党委学工部思政教育办公室文员、“同心圆”民族团结工作室成员托合提·艾海提:作为2025年全国少数民族参观团团员,在现场参加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我深感荣幸与自豪。当我置身于天安门广场,聆听着青年们嘹亮的歌声,感受着礼炮声响彻天际,看着受阅官兵斗志昂扬、铁甲战车威风凛凛的壮观场面,内心受到了巨大的震撼和感动。作为高校学生教育工作者,我们肩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光荣使命。要讲好抗战故事,引导各民族青年学子弘扬伟大抗战精神,赓续红色血脉,立报国志。我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和平,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在未来工作中,立足本职岗位,积极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促进各民族师生交往交流交融,为教育强国建设、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管理学院党委书记马晓彬: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意义深远。讲话回望艰苦卓绝的抗战历史,致敬为胜利作出贡献的人们,同时阐明了中国守护和平、推动人类共同发展的坚定立场。字里行间饱含着对历史的敬畏、对先烈的缅怀,更充满了迈向未来的自信与担当,让人深切感受到历史赋予的厚重责任和民族复兴的磅礴力量。阅兵仪式盛大庄严,受阅部队的威武雄姿,令人澎湃振奋,不由得让我们深深缅怀革命先烈。他们在战火纷飞的年代,不畏强敌,英勇奋战,用热血和生命换来了今天的和平与安宁。我们定当铭记先烈遗志,传承红色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今天,我们唯有以先烈之精神为炬,以强军之信念为旗,在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之路上贡献力量,让英雄的故事永远传颂,让红色的血脉永远奔涌,让伟大的祖国永远屹立于世界东方!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教授徐峰:九三阅兵的每一幕,都让我深感振奋与责任,这不仅是对历史的铭记,更是对和平的坚守。我深刻感受到,作为高校教师,应将阅兵中展现的爱国精神、奋斗精神融入教育教学和科研工作,引导学生以史为鉴、奋勇争先,激励他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在新的征程中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在生物医学与健康工程领域不断探索创新,勇攀科技高峰,努力攻克关键核心技术,以昂扬的姿态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提升人民健康水平提供坚实支撑。
图书馆馆长,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马忠:今天观看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式,我心潮澎湃,倍感振奋,真切地感受到了团结奋斗的强大力量。回顾历史,中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团结一心,经过长期的奋斗,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如今,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我们对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前景更加充满信心。当年,交大师生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从上海内迁西安,孕育了西迁精神。多年来,西安交大在科技、教育、人才培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在新征程上,我们要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图书馆将始终致力于为师生提供优质、高效、智慧的学习资源,助力学校在新的征程上不断创造新的辉煌。
校工会常务副主席弋景峰:今天上午观看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我有三个方面心得体会:一是充分体现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伟大抗战精神在新时代赓续传承的重要体现;二是阅兵集中体现了我军科技强军,信息强军,人才强军的战略成果;三是对全国人民特别是青年学生,这是一次铭记历史,激发爱国热忱,凝聚奋进合力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我注意到由联合军乐团和首都40所高校3000人组成的广场合唱团,奏唱了暖场歌曲《松花江上》《在太行山上》《保卫黄河》等经典抗战歌曲,至今仍是中国人铭记历史、珍视和平的永恒回声。工会将持续组织开展以抗战精神为主题的教职工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活动,组织引导教职工听党指挥跟党走,为强国建设贡献工会组织的力量。
学生处副处长、武装部副部长问鸿滨:今天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作为军训旅的一员,集体观看纪念大会特别是阅兵式,深刻感受到了祖国的强大,充分认识到国家安全与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我们应弘扬西迁精神,主动融入国家的需要、学校的发展中,同时作为国防教育的老师,将不断加强学生的国家安全教育,凝心聚力,共同奋斗!
校团委书记李利波:80年前,中国共产党作为夺取抗战胜利的主心骨和民族先锋,带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浴血奋战,捍卫民族独立、维护民族利益,反抗外来侵略,换来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伟大胜利。铭记历史为了更好地开创未来。共青团组织要借助此次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重要契机,弘扬伟大爱国主义精神、伟大抗战精神,以多种形式教育引导广大青年群体更加全面感受我国各项事业的发展,更加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珍惜当下来之不易的和平与发展机遇,争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挺膺担当。
医学部党委副书记陈晨:长安街铁流滚滚,与抗战烽火中西迁的医学火种精神同源。昔日交大医学部师生迁陕办学的壮举启示今人:医学育人需将家国情怀融入课堂讲授、临床实践与科研攻坚。当以战时先辈为镜,培育仁心仁术、精诚报国的医学信念,在医学前沿领域勇担健康中国使命,以实干传承抗战精神。
新闻与新媒体学院教授,国际传播系主任刘婵君:本次阅兵将中国军队的强大实力、高昂士气以及中国人民维护和平的坚定决心展现得淋漓尽致,不仅让国内民众感受到了国家的强大,也让世界看到了一个自信、开放、和平的中国。其次,阅兵仪式让我想起了新闻传播在抗战时期的重要作用。当时的媒体积极宣传抗战精神,凝聚民族力量,为抗战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我们要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让他们能够坚守真理,弘扬正能量,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贡献力量。我们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为推动中国与世界的交流与合作贡献自己的力量。
数学与统计学院教授,信息科学系副系主任,国家级青年人才魏志强: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气势恢宏的阅兵是国家给14亿人民的定心丸,更是向世界发出的和平宣言。没有强大的国防,就没有真正的和平。从当年小米加步枪,到如今东风61拱卫国土、歼20运20列阵长空、空间站北斗卫星翱翔天际,昔日的苦难中国,如今已在强国之林挺直脊梁。每一位钢铁战士是夜以继日练出来的!每一件装备是科研工作者呕心沥血干出来的!真正的家国情怀不是空谈,科研和教学工作务必务实。作为数学与统计学院的年轻教师,我们将继续秉持学院“聚焦前沿、强化交叉、顶天立地、服务国家”的科研理念,将国防教育融入课程思政,以理性思维服务国家战略,把论文写在祖国最需要的技术阵地上。
医学部公共卫生学院教授,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系主任吴少伟:今天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整齐庄严的阅兵式充分展示了我国人民军队的精神风貌和强大战斗力,首次亮相的新武器、新技术,充分彰显了我国日益增强的综合国力,向世界宣告了我国将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也将震慑任何妄图分裂国家的势力。作为高校教师,我们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和战略方向,矢志科研报国,潜心教书育人,铭记历史,继往开来,以关键突破性科研成果为美丽中国和健康中国建设和民族复兴贡献力量。
人工智能学院教授,国家级青年人才杨勐:观看完气势恢宏的九三阅兵,我的内心深受震撼与教育。这场阅兵不仅展现了我国强大的国防力量和科技实力,更彰显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全国人民团结一心的精神风貌,以及我们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坚定决心。作为一名人工智能专业的高校教师,我深刻地体会到铭记历史、开创未来的时代意义。我们要弘扬伟大抗战精神,传承“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将先辈们的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转化为前进的动力,把爱国精神融入人工智能专业人才培养和科研创新中,致力于人工智能关键技术研发,积极推动科研成果服务于国防现代化建设,培养更多具有家国情怀和创新精神的优秀人才,以实际行动为教育强国建设、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智慧与力量。
化学学院教授,国家级青年人才党东锋:今天,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先进光学材料与技术师生联合党支部的同志们一起观看了大会。受阅官兵们迈着整齐划一、铿锵有力的步伐走过天安门广场,让人感受到了中国军队的强大凝聚力和战斗力,心中的自豪与敬佩之情油然而生。同时本次受阅武器装备中首次亮相的新型装备占比非常大,也让人看到了中国军队在科技发展浪潮中不断创新突破,为打赢未来战争和维护世界和平奠定了坚实基础。本次大会让我们更加坚定了维护和平的决心,也让我们对祖国的未来充满了信心。我们一定要铭记历史,缅怀先烈,弘扬抗战精神,同时也要珍惜当下的和平与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航天航空学院副教授潘周周: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振奋人心,强调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使我们更加坚定奋进新时代的信念。阅兵式上整齐的步伐、先进的装备和恢弘的气势,充分展现了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防实力的显著提升,极大鼓舞了党心军心民心,也让我倍感自豪与振奋。抗战胜利是在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下,中国人民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伟大胜利。我深切缅怀革命先烈,倍加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发展环境。作为青年工作者,我将立足航天领域,胸怀“国之大者”,不断提升科研能力,攻坚关键技术,努力为教育强国、科技强国和航空航天事业发展贡献力量,在新时代新征程上书写无愧于青年的奋斗篇章。
化工学院助理教授王子币:在收看纪念大会并聆听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后,我内心无比激动与自豪。深刻感受到伟大抗战精神所凝聚的民族力量,也通过阅兵式目睹了国家综合国力的飞速提升,让我深刻体会到,在国家迈向现代化新征程中,科技自强的重要性。作为一名青年科研人员,我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将个人科研追求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力争在高分子材料前沿基础研究领域取得突破,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马克思主义学院退休教师卢黎歌:回望一面面在抗战中传承下来的用鲜血染红的战旗,杨靖宇、左权、赵一曼……抗战中一位位中流砥柱和民族英烈的形象浮现在眼前。中国人民以巨大的民族牺牲,为保卫世界和平作出了重大贡献。二战的历史不容篡改。中国作为二战的战胜国,正在肩负起引导世界坚持正确二战史观、维护正义和平的历史责任。中国是爱好和平的国家,我们为维护世界和平发挥中国的力量,阻止非正义力量对和平的破坏。落后就要挨打,软弱就要被蹂躏和瓜分。这是历史、也是现实给我们血的教训。我们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就是要继承先烈遗志,完成先烈的救国、富国、强国之梦。
化学学院退休教师郑元锁:观看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令人感动振奋。受阅战士英姿飒爽,方队步伐整齐有力,彰显我军“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精神面貌;高科技装备方队空天地海全方位卫国,筑牢国家安全的钢铁长城。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千千万万革命英烈血洒战场,使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千千万万劳动人民用智慧和勤劳建设成就了和平富强的中国式现代化国家。我们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铭记伟大抗战历史,缅怀抗战英烈,发扬抗战精神,坚决捍卫抗战战果,保卫中国和世界和平。作为科教战线退休教师的一分子,强国有我,践行科教报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贡献。
人居学院研究生辅导员薛同宣:阅兵式上,整齐的方阵、先进的装备,充分展现了我国强大的国力军力,让党心军心民心为之一振。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作为一名高校辅导员,我要向革命先烈致敬,坚定弘扬伟大抗战精神,教育引导学生铭记历史。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铸魂育人,以实际行动为教育强国建设贡献力量,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培养更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电信学部研究生辅导员孙玮辰: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天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深刻阐述了伟大抗战精神的时代意义,鲜明表达了中国人民铭记历史、开创未来的坚定决心。在阅兵式上展示的国产现役主战装备和众多首次亮相的新型武器系统,充分展现了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防现代化的跨越式发展,令人倍感震撼和自豪。
南洋书院本科生辅导员石凯中:今年是抗战胜利80周年,作为一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这不仅仅是简单的视觉震撼,也是一种直击灵魂的精神共鸣。在阅兵式上,我看到了曾经的功勋连队旗帜和“一老一新”方队的传承,以及新一代作战装备从天安门前经过,我们的抗战精神在一代代传承,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口号响彻云霄,“钢少气多”到如今的“钢多气多”,装备在更新,人员在变化,不变仍然是那颗保家卫国赤诚的心和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人民军队的红色血脉在传承。
励志书院本科生辅导员田亮:历史长河,奔腾不息。伟大旗帜,高高飘扬。今天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80年前的今天,是每一个中国人民必须铭记的日子,无数英雄儿女十四年浴血奋战,以中国军民伤亡3500万人的惨重代价,换来这如今盛世中华。山河已无恙,吾辈当自强!对历史最好的铭记,就是开创更好的历史,作为一名高校辅导员,一定会将满腔热血转化为工作动力,大力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引导同学们厚植爱国情怀,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贡献。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博2507班博士研究生赵艺:烽火岁月铸就民族脊梁,盛世阅兵彰显大国风采。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让我深感铭记历史,开创未来的责任之重。在党的领导下,抗日战争时期,无数英勇先烈用生命和鲜血取得抗战胜利,铸就不朽的精神丰碑;改革开放时期,无数科研人员的智慧和汗水凝聚成我国科研成果的迅猛发展。阅兵场上,铁甲奔腾,战鹰翱翔,尽显我国国防之强盛,这是科技强军的生动实践。生命科学同样关乎国家未来、民族兴衰,作为一名博士研究生,我将以科研实践为教育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添砖加瓦。
管理学院博2411班博士研究生呼兆新: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不仅是中国人民的荣光,也是世界各国正义人民的荣光。阅兵方队中,大量与人工智能新技术相关的无人作战方队,揭示了技术创新带来的巨大潜力,而我们在工作中也应该保持开放态度,将创新技术纳入我们的研究中。在强大国防力量提供的保障下,拥护党的领导,积极贡献自己的才华,通过自身的学习和科研工作,在自己的战场,打好属于我们的战斗!
外国语学院硕4122班硕士研究生聂骁驰:观看阅兵盛典后,我为祖国国力的强盛与民族的团结感到无比自豪。在纪念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深刻启示我,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中国的崛起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力量。阅兵式上展示的国防科技现代化成就,是国家综合实力和历史积淀的集中体现,让我倍感振奋,也深感今日盛世来之不易。作为青年党员,我将牢记历史使命,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将个人发展与国家发展相结合。我将更刻苦地锤炼专业本领,致力于用精准的翻译传递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在国际交流的舞台上,为增进世界对中国的理解、展现一个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经济与金融学院硕5187班硕士研究生王琦皓:铿锵的脚步声是历史的回响,昂首的军容是今日中国的底气,天安门广场上“和平必胜”的标语与呼啸而过的国产尖端装备,让我深刻体会到:历史从未远去,强国复兴的使命正落在我们这一代人的肩头。屏幕中的新式战机、智能装备展现国家尖端科技实力,这背后是无数科研工作者筚路蓝缕的攻坚成果。作为交大学子,我联想到钱学森学长在烽火中求学、归国铸剑的传奇,更懂得“科技强则国防强”的深意。而今站在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我们既要用论文书写创新,更需以实干回应时代。我将以西迁精神为炬,以科技报国之志守护山河无恙、盛世中国!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钱学森书院智能钱2201班本科生凌宇韬: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的胜利举办是对峥嵘抗日与反法西斯历史岁月的回望,也是对奋斗新征程上的中国人民、中华民族的鼓舞,更是对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启迪。雄壮的军乐奏出了中国军人的骁勇善战,齐聚一堂的各国领导人道出了和平共处、和谐发展的共同愿望,群众组成的人海讲述了中国人民踔厉奋发、勇毅前行的奋斗史。作为一名学生党员,我将继续胸怀大局、无私奉献,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医学部、宗濂厚德书院临床类2506班本科生穆雯婷:当指针指向上午9点,我和同学们、教官们一同凝视屏幕,天安门广场上三军列阵、铁甲生辉,80年的历史荣光在此刻凝聚成一场震撼人心的阅兵盛典。战鹰呼啸掠过苍穹,新型装备如钢铁洪流般驶过长安街,战士们的步伐踏出时代的强音。这是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的首次阅兵,更是人民军队向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庄严宣誓。80年前,先辈用鲜血换来和平;80年后,我们以奋斗续写梦想。坐在教室里的我们,因同一份自豪而心跳同频——青春与强军梦相遇,历史与未来在此刻交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