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网首页>新闻专题>报道专题>【乡村振兴 交大足迹】>正文
【乡村振兴 交大足迹】

【脱贫攻坚 交大足迹】

西安交大公卫人致力地方病防治研究 保障群众生命健康

来源:交大新闻网 日期:2021-06-04 10:47 浏览量:

5月29日,西安交大医学部公共卫生学院组织全体党员参观了位于陕西省麟游县内的大骨节病防治纪念馆并拜谒了殷培璞教授的墓地。作为我国重点防控的地方病,大骨节病、克山病曾在我省广泛流行,麟游县更是大骨节病高发的重病区。殷培璞是西安交大地方病研究所的老教授,曾深入病区多年,艰苦奋斗,为大骨节病的防控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在此次活动中,党员们细心听取了公卫学院地方病研究所教授郭雄讲述殷培璞教授的感人事迹,以及我国的地方病防治历史。

大骨节病曾给病区群众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是病区“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重要原因。据统计,陕西省曾有多达28个县(市)存在克山病流行区,62个县(市)存在大骨节病流行区,而全国的受累地区更是达12省378个县(市)。百万贫困人口长期忍受着这些病痛的折磨,更有上亿病区人口直面疾病的威胁。

如何彻底扭转病区的贫困现实,改善病区的生活环境,保障病区群众的生命健康,这是摆在共产党领导下的新中国的重大使命。1955年,中共中央发布文件,将“普遍存在而且危害较大的克山病和大骨节病”列入国家要求消灭的地方病规划之中。在这种历史使命的号召下,在西安交大有这样一批党员,他们毕其一生为这样伟大的理想付诸行动,并将手中的接力棒不断传递,在长达四代人的不懈努力下,终于在2020年,实现了消除了地方病危害的理想。

1958年,殷培璞来到麟游这片贫瘠的土地,被眼前的景象深深震撼。他抱定决心,一定要利用自己所学帮助病区群众摆脱疾病的侵扰。不论严寒酷暑,他总是挤出时间深入病区,与当地群众同吃同住,免费为病区群众开展诊疗。彼时大骨节病还没有规范的诊断与治疗方案,他便翻阅文献典籍,借鉴其它经验,从无到有、一点一点日积月累,最终建立了系统的大骨节病临床诊断与手术治疗方案,并在当地成立了崔木镇大骨节病治疗点。同时,他也积极推动大骨节病的基础研究,并推动成立大骨节病教研室并任第一任主任。

1979年,中共中央组织开展永寿大骨节病科学考察,殷培璞作为负责人之一参与其中。他总结研究成果并提出“吃杂、改水、讲卫生”的综合防治措施,并取得良好的防治效果。考虑到病区群众医疗卫生知识的匮乏,他还在当地成立了杨家堡村防病育才学校,给病区的孩童开展卫生防病知识课,开展防病育人工作。

左图为殷培璞为病区患者诊疗,右图为殷培璞与病区群众在一起

在殷培璞的带动下,一代又一代的交大“地病人”心系病区患病群众,不断向大骨节病、克山病发起科学攻关,将毕生年华奉献给地方病防治事业。20世纪70年代,莫东旭教授系统开展了大骨节病患者关节软骨的病理学研究,明确了大骨节病的典型病理改变,并致力研究了微量元素与大骨节病发病的关系,最终发现硒与大骨节病发病密切,这一研究成果获得国际学术界的认可,于1996年获得“克劳斯·施瓦茨奖”科学奖。毕华银、王治伦教授开展了“陕西病区粮食真菌及其毒素在克山病、大骨节病病因中的比较研究”,提出大骨节病“一补四改”综合防治措施,明显降低了大骨节病的患病率。如今,郭雄作为第三代研究团队的领军者,带领博硕士研究继续开展大骨节病的科学攻关。

医学部公共卫生学院地方病防治研究所承担了我国地方病防治的重要任务,郭雄作为现如今西安交大地方病学科带头人,为实现消除大骨节病的目标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自上世纪70年代起,郭雄便开始致力于大骨节病的防治研究。他将分子生物学技术最新研究成果引入地方病研究中,新发现大骨节病表现有软骨细胞“去分化”、细胞过度凋亡和线粒体功能障碍的特征。除了开展实验室工作,他还在在陕西、西藏、四川等多个病区十个病区县开展大骨节病的治疗研究,证实了透明质酸钠对患者膝关节功能的改善效果,利用该方法治疗病区患者大骨节病上千例,成果获得了陕西省科学技术奖,显著改善了大骨节病患者的膝关节功能障碍。他还提出了大骨节病关节功能障碍的判定标准,该成果于2011年经卫生部地方病防治标准委员会批准,被列为《大骨节病治疗效果判定》卫生行业标准。

在不懈的努力下,西安交大公共卫生学院地方病研究硕果累累。累计获得了陕西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获批专利2项;发表学术论文94篇,其中SCI收录70篇、中文核心期刊收录24篇;获批包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青年基金、国际合作和省部级项目多项。培养的地方病防治人才至今仍活跃在地方病防治的各个岗位。并多次为地方疾病防治单位开展地方病防治知识讲座,提高科学方病水平。

经过多年努力,大骨节病、克山病的防治工作取得显著成效。自上世纪90年代后,大骨节病发病呈下降趋势。2000年后,大骨节病儿童检出率始终保持在1%以下。2017年,已无新发儿童病例。陕西省已有近十年无克山病、大骨节病无新发病例,自2020年,全部病区县均达到国家控制和消除标准。如今的病区,孩子们终于不用再受病魔的威胁,他们在乡间的道路上肆意玩耍,尽情畅想美好的未来。

然而科学的道路任重道远,交大人致力于服务西部、心系群众的传统从未改变。地方病研究的接力棒传递至第四代地病人,他们仍在这个领域不断耕耘着,为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奉献青春。2018年,成立了“丝路区域地方病与健康促进协同创新中心”,瞄准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和“健康中国”的重大需求,致力于为地方病与健康促进事业提供技术支撑。2019年,与世界知名大学伦敦大学学院合作成立XJTU-UCL分子医学与地方病联合研究中心,拓展地方病研究的国际视野。

文字:公共卫生学院
图片:公共卫生学院
编辑:朱凡煜

关闭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