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网首页>新闻专题>报道专题>【嗷嗷叫的年轻人】>正文
【嗷嗷叫的年轻人】

【嗷嗷叫的年轻人】

以“生命”力量让创新港建设事业“燃”起来

来源:交大新闻网 日期:2020-08-05 09:05 浏览量:

“创新港为学院发展提供了更新、更高的平台,一定要建设好。”向着共同的目标,生命学院创新港建设工作小组以“干疯了”的劲头投入到建设中。小组由主管装修副院长张建保、办公室主任张瑞以及各研究所的装修负责人组成,每个人承担着本单位与学院、装修公司、研究所的对接和协调工作。他们倾注了青年的力量,让创新港建设事业“燃”起来。

魏晶于2016年入选校级青拔后加入生命分析化学与仪器研究所,对接生仪所的装修工作。“最重要的是装修方案的确定,每位老师实验需求不同,需要与施工方和老师们反复沟通。”从北四楼到教二北,再到创新港研究院,魏晶与研究所的老师们经过了很多次的现场讨论后,最终按照预期的想法制定了方案。目前研究平台的研究生工位已全部完成安装,4个平台已基本建设完成,准备搬迁。“最重要的事情还是思想认识的问题,我们开了很多次会议,为的就是统一思想,提高大家的思想认识。”魏晶如是说。作为一名教师,魏晶还要将科研、装修、学生指导等工作兼顾起来。“我每周有三天时间在创新港,有些材料打印出来在班车上看,和学生的交流安排在装修间隙或者是吃饭时间,很早已经和学生讨论了成型的实验计划,只要设备搬迁到位,一周之内就能开展部分实验,不能耽误学生的培养”。

王晶负责对接生物医学光子学与传感研究所具体的装修工作。从去年研究生工位的安装、走电开始,王晶就未曾停止奔波的脚步。“虽然很早就确定了方案,但从设计到施工还会出现一些调整,我们要和设计方、施工方以及所里的老师对接好,保证施工结果无误差。”6月,生物医学光子学与传感研究所启动了第一批搬迁工作,荧光光谱、紫外-可见-近红外吸收光谱、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Zeta电位粒度测试仪、展光仪、离心机都搬迁、安装到位。

“驻扎在创新港的半个月,每天走路都在两万步以上。”张蕾笑着说。她以生物医学影像与应用研究所走廊11个显示器的安装为例分享了她的工作。“每一台机器打孔、走电的位置都是我自己先测量好,然后再和工人商量确认尺寸和位置,避免出现差错。这些细枝末节的工作,虽然看着不起眼,但是很关键。”“驻扎”期间,她经常到兄弟研究院“走走串串”,学习其他研究院实验室的文化建设。如今,迈瑞超声实验室、敬之报告厅都已经投入使用,研究所文化建设也正在逐步推进。

“建设中最重要的是调动所有教师投入进来。梳理任务,明确分工,制定月计划、周计划,同时跟进计划进展,让每一项工作都能落到实处”,李菲负责生物力学所的装修,学院开完会后,生物力学所紧接着就召开会议讨论工作的落实。从年初疫情防控以来,各项事情都要倾注时间和精力,“只好压缩休息时间完成工作,今年还没有休过一个周末”,李菲说。

“生物信息与基因组学中心最初的设计方案与现在的施工完全一致,没有调整”,陈皓告诉记者,这源于最初的细致规划。中心面积虽然不大,但安排合理,空间得到了有效利用。“我都是自己开车去创新港,为的就是能够自己把握时间,不要因为时间限制影响了手头的工作”,陈皓说。

 

黄子罡主要负责健康与康复科学研究所的建设,为了推进工作,研究所时常召开会议讨论到夜晚十一二点。星光不问赶路人,时光不负有心人,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3T核磁共振设备率先安装完成,调试完成后即可投入使用,三维运动功能跟踪已安装到位可进行实验。线粒体生物医学研究所一批年轻人追赶接力,建成了研究院首个细胞房,并按照时间节点倒排工期,有序推进工作。

张建保主管创新港二次装修以来,带领工作小组攻克了装修中前期设计、通风、水电改造、污水处理等难关,带领这一批青年人每周组织召开工作推进会,现场解决装修中的难题,全心投入到了创新港建设的伟大事业当中,让这项事业展现蓬勃生机。

生命学院党委书记刘茹对工作小组点赞道:“这些青年人主动承担了建设任务,特别是今年疫情暴发以来,他们统筹规划,倾心付出,克服了多重困难推进研究院建设。渭水之畔孕育的创新港,正因为有了嗷嗷叫的年轻人,才让我们的事业充满希望”。

文字:生命学院
图片:生命学院
编辑:朱萍萍

关闭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