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网首页>新闻专题>报道专题>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正文
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机械学院:“一五三”新模式培育机械工程领军潜质人才

来源:交大新闻网 日期:2019-02-27 10:20 浏览量:

工程领军人才究竟如何培养?这个问题同钱学森“拔尖人才培养之问”一样振聋发聩。随着工业4.0、中国制造2025等战略规划的提出,工程教育在世界范围内正面临巨大机遇与挑战。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自2007年以来,持续探索、实践并形成了机械工程领军潜质人才培养“一五三”新模式,培养出一批具有“一等品行”和很强的工程社会观、工程系统观、工程创新能力与国际视野的现代工程“领军潜质”人才。在2018年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评审中,教学改革研究成果“深化内涵、创新路径、多方协同:机械工程领军潜质人才培养‘一五三’新模式”荣获二等奖。

构建多维能力导向下的教学体系

机械工程学院通过对“领军潜质”人才特征要素的国内外深入调研,率先提出和系统论证了现代工程领军潜质人才培养的多维度目标内涵,构建了相应的教学体系。

首先改变传统教学设计的目标定位,辩证做好课程设置的“加减法”,强化课程的系统性和对培养目标的支撑度。学院重构课程体系,整合了16门专业核心及综合实践课程,毕业总学分由180压至158,为学生自主实践提供空间。同时以项目团队模式,以“工程-社会”情境建构为核心,融队伍建设与资源配置为一体,把现代工程活动的创新过程和人格价值塑造、科学原理运用、科学规律探究有机融合,渗透于教学过程。

“五节点”递进过程链强化培养工程领军潜质人才核心能力

“一五三”模式聚焦工程领军潜质人才关键能力要素,把握工程领军人才典型成长规律,首次构建了“工程素养熏陶——工程过程训练——工程能力提升——工程科研创新——工程系统实践”五节点递进过程链。在以多维度、综合性能力培养为导向的人才培养体系的总体框架下,“加筋钉骨”进一步强化关键节点、关键环节的设计实施,探索形成了与之适应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为领军潜质工程科技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明晰的逻辑链、过程链、成果链,构建了具有研究型大学特色的递进式项目实践体系。

“三主体”协同育人机制构建国际化育人环境

该模式通过具有成果孵化、双创教育功能的第三方实体,建立了学校、企业、第三方关联体的“三主体”工程教育共同体,为领军潜质人才成长提供真实工程环境与国际创新氛围:依托由11家高校和制造企业构成的2011高端制造装备协同创新中心,实施“装备制造领军人才”培养计划;依托校企共同发起的国家增材制造创新中心,以国际菁英班形式,联合美国创新中心,培养3D打印领军人才;依托碑林环大学创新产业带,发起丝绸之路创新设计产业联盟,成立国际米兰设计学院,培养创新设计领军人才;依托松山湖国际机器人产业基地,联合培养机器人领域的“学院派”创新创业人才。

通过“一五三”模式的实施,机械工程学院人才培养成效显著。一是毕业生培养质量不断提升。全球四大排名机构之一QS集团对机械学科排名情况分析显示:西安交大毕业生全球雇主声誉自2013年以来“持续上升”,在MIT、密歇根及清华等五家高校中“涨幅最大”;在2018年2月上海软科发布的最新机械学科排名中,西安交大在人才培养方面位列国内第一。二是在校生工程及创新实践能力不断增强。近五年来,100%学生参加大创基金项目,超过70%的学生参加学科竞赛,获国家级一等奖以上奖励45项。在2016年“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2017 年“全国大学生机械产品数字化设计大赛”中,一等奖与获奖总数均为全国第一;2017年获“VEX 机器人世界锦标赛”唯一全能总冠军。三是学质量效应显现。新增省部级以上教学成果奖6项,建成国家级精品课程3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3门、首批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门(年选课2万余人)。

2011年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获美国ABET认证委员会副主席Mary,时任教育部机械类专业教指委主任、现场考查专家组组长李培根院士高度评价;2017年,在中国“入华”之后进行的国际实质等效的第二次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中,再次获6年认证有效期,现场考查专家组组长、中国工程教育认证协会学术委员会主席顾佩华教授认为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站位高、有担当”“值得兄弟院校学习和借鉴”。

文字:机械学院
编辑:星 火

关闭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