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为优艾智合联合创始人,赵万秋与团队将校园里的机器人梦想转化为产业现实,铸就了如今在工业移动机器人领域的领军企业——优艾智合(YOUIBOT)。这家由西安交大团队创立的企业,自2017年成立以来始终深耕工业场景,聚焦半导体、能源电力、电子制造、新能源与汽车等众多行业,构建了以“一脑多态”为核心的工业具身智能系统,实现工业物流和巡检运维两大场景的大规模落地应用。业务覆盖第一、二、三代先进电子制造的衬底、外延、掩模、封测等细分领域的全生产环节,成为国内半导体领域复合移动机器人出货量最大的厂商。
在全球半导体产业智能化升级的浪潮中,优艾智合依托其自主研发的移动操作机器人解决方案与洁净室自动化物流解决方案,以领先的技术创新和高效交付能力,深度融入全球供应链。目前,该解决方案已实现规模化部署,业务遍及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服务台积电、中芯国际、华天科技等半导体龙头企业。公司获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并连续三年荣获恰佩克“技术创新奖”,展现出卓越的技术实力与市场竞争力。
梧桐初梦:母校滋养的创新沃土

站在优艾智合宽敞明亮的调试车间,看着川流不息的机器人,赵万秋的目光仿佛穿越回了西安交大工程坊的那些日夜。“工程坊的金工实训台,是我们真正将图纸变为实体的起点,”他回忆道,“无数个日夜,我们在那里反复调试、打磨,经历了无数次失败,才一点点把理论知识锻造成可触摸的现实。这段经历教会我们的,不仅仅是如何制作一个精密零件,更重要的是锻造了我们将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能力。”

赵万秋坦言,这份将理念转化为实体的能力,绝非一蹴而就。“从工程坊严谨的金工实训,到机械学院大车间里的反复锤炼;从120周年校庆时在梧桐道上展示‘大圣’机器人,到参加各类创新创业大赛——母校给予我们的扎实工科基础和强大动手能力,是优艾智合能够将前沿技术转化为符合严苛工业标准、性能稳定可靠的机器人产品的深厚底气。”
决胜毫厘之间:穿越半导体制造的“极限禁区”

优艾智合虽已布局3C、锂电等多类工业场景,但作为公司最先涉足的领域——半导体晶圆搬运,才是其技术深度与行业影响力的真正体现。
半导体晶圆制造堪称工业场景中的“极限挑战”。每一片晶圆都极为脆弱、价值昂贵,且制造环境对洁净度有着近乎严苛的要求。这意味着移动机器人不仅要实现零颗粒脱落、零静电干扰,还必须具备超精密的振动抑制能力,以保护高精度的生产设备不受丝毫影响。这无异于要求机器人从一片湖泊上掠过,却不留下一丝涟漪、一道静电或一粒微尘,是对移动机器人技术的极致考验。
这些涉及材料选择、机械结构设计与控制算法的系统性挑战,成为优艾智合在长期研发中持续攻坚的核心方向。就连机器人身上一个看似简单的轮胎,也处处体现着对这些极致标准的遵循。赵万秋在提到研发过程时说:“为了找到一个真正‘安静’又‘干净’的轮胎——不掉屑、无静电、还能有效抑振,我们下足了功夫。”团队筛选验证了几十种材料配方,最终才锁定一种材料,确保轮胎在连续摩擦中万无一失。

“更为困难的是移动机器人的机械臂与视觉感知系统之间的高精度协同控制,”赵万秋指出,“该系统对运行精度的要求极为苛刻。”为解决这一难题,团队开展了深入的算法研究,通过持续实验、动态实时补偿、高精度标定,并结合人工智能优化算法,最终实现了移动平台、机械臂与视觉系统在高速运行状态下的整体精密协同与稳定控制。这一技术突破不仅大幅提升了机器人在精密制造场景中的作业能力,也为国产工业机器人在国际高端市场中赢得竞争优势奠定了坚实基础。
理性深耕:技术为帆,产学研协同为舵
面对当前资本对具身智能领域的热捧,赵万秋保持着交大工科人的清醒:“行业的繁荣需要政策与资金的持续浇灌,而非阶段性的追风。正如我们在创业八年多来所经历的,国家支持与企业投入是长期且连贯的。资本的价值在于服务真实需求,助力技术落地,让创新的种子最终成长为参天大树。” 他进一步阐释道,科技企业在初创期尤其需要多元化的支持体系——包括广泛的资金投入、有力的政策引导以及深度的产学研协同。唯有如此,创新的种子方能获得坚实的土壤和持续的滋养,逐步从萌芽、孵化走向成长与成熟。“这一过程的核心在于为技术创新提供长期、稳定的资源保障,使其得以扎实地迭代、落地生根,而非追逐短期的市场热点,”赵万秋说,“回顾优艾智合的成长路径,正是这种持续投入的成果体现。”

2023年底,优艾智合与西安交大共建“具身智能机器人联合研究院”,为产学研协同写下新注脚。
谈及共建初衷,赵万秋表示:“学校提供尖端算法和人才支撑,企业则让技术落地生根——这正是校企协同最务实也最具活力的模式。”他进一步介绍,该研究院将聚焦具身智能机器人核心技术与场景化应用研究,持续深化“校企协同、开放创新”机制。“我们不仅希望将研究院打造成国内具身智能机器人领域的技术策源地和人才蓄水池,更期待以实际行动推动中国智能机器人实现从‘跟跑’到‘领跑’的跨越,”赵万秋说,“优艾智合愿以自主可控的核心技术,为中国产业链的韧性与安全持续贡献力量。”
携手母校:追光梧桐,寄语新征程
在西安交通大学130周年校庆即将到来之际,赵万秋代表优艾智合初创团队深情寄语母校:“130周年风雨兼程,母校培养了非常多像我们一样有理想有抱负的追光者。未来我们也会带着母校的嘱托,不忘初心,在这个科技发展的道路上继续前行下去。” 他表示,未来优艾智合将继续铭记母校教诲,坚守科技报国初心,在推动中国智能制造自主发展的道路上坚定前行。
当年梧桐道上的机器人,如今已化作中国智造闪耀世界舞台的星光。这支从西安交大走出的创新团队,正以其扎实的技术积累与持续的产业贡献,在世界科技舞台上展现出中国创新的高度与韧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