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疫情暴发以来,无数迎难而上的“白衣天使”便成为这个冬天最令人安心的存在。在交大校园里,有这样一群可亲可敬的医务工作者,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他们迅速转换身份,成为“战士”逆行而上,“迎战”校园疫情防控艰巨任务。
校医院医务科主任杨瑾成为了“战士”们的“最强大脑”,在接到院领导的部署后,需要在短时间内统筹好创新港、兴庆校园(两个点位)、教学二区、曲江校区和交大二村5个地点共6个点位的核酸检测人员安排、来往接送、信息传达等工作,并同时兼顾校医院门急诊值班,从一开始的千头万绪、人手紧缺,到后来逐步走上正轨、八方支援,支撑杨瑾奋战到底的,不仅是来自医护人员的职责所在,更是情系校园的坚守担当。
2021年12月16日晚9点,校医院接到通知次日一早创新港要进行约1.5万人次的全员核酸检测,杨瑾立刻按要求紧急排班,保障次日校医院正常运转的同时,抽调近20人至创新港。12月17日早10点,杨瑾再次接到当天需在兴庆校区安排全员核酸检测的紧急通知,她立刻开始排班,除怀孕和哺乳期的医生在门诊值班外,其他人全部分为两班上岗。很多医生接诊完病人,顾不上吃饭喝水,就立刻投入到核酸检测工作中。由于人手不够,杨瑾顶上第二班,一直干到凌晨一点才回到家。
西安本轮疫情形势严峻复杂,学校人员密集,防控压力大,后续可能仍需开展多轮次全员核酸检测。12月20日起,校医院紧急部署暂停日常门诊,仅保留急诊,剩余全部力量投入兴庆、雁塔、创新港的疫情防控工作中,截止目前共计完成736507人次的核酸检测工作中。全院医务人员努力克服天气寒冷、人手不足的困难,很多老同志每天重复完成近千次核酸检测动作,面屏起雾、腰酸背痛、手脚冰凉,队员们穿上防护服的时间有时长达7个小时。
12月23日零时起,西安全市小区(村)、单位实行封闭式管理。校医院继续承担多校区核酸检测工作的同时,增加了兴庆家属区二村采样点。同时,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在即,校园疫情防控和医疗保障压力空前。校医院一些队员由于生病、隔离、管控等原因无法到岗,压力大、人手少,在这极端困难的时刻,经学校研究,三所附属医院共计60名采样人员及时支援兴庆校区。医护人员、后勤保障、支援力量共同奋战,忙碌到深夜才完成所有准备工作。
在院领导的安排下,杨瑾和她的战友们夜以继日,做好兴庆、雁塔校区考生的疫情防控和医疗服务保障工作。25日是研考第一日,压力最大,做好研考保障的同时,校医院负责各个校区共8个集中采样点和2个管控区采样,完成了单日66893人次的单日最大核酸采样任务。杨瑾和她的31名战友,在时间紧、人员少的情况下,采用单人采样,在最短时间完成了创新港14823人的采样任务。连续作战的这些天,他们面临的挑战是前所未有、难以想象的:雨雪低温、准备时间紧张、人员匮乏、出入小区困难、户外紧急增设核酸采样点、多个封控区域需逐一上门核酸采样……下午班的医务人员从下午三点到凌晨两点,整整干了十几个小时,队员们的面屏结冰、手部因反复洗消已失去知觉,杨瑾一边心疼队员们,一边也为人手匮乏忧心不已。
情况从12月28日起有了好转。附属医院的相继支援、学校后勤保障的全力以赴,院领导也想尽办法为队员们办理工作证明、添置电暖气等,这一切都让杨瑾心里有了底。疫情防控就是在跟病毒赛跑,只有完成全员核酸检测并拿到结果后,才能确定次日的核酸检测安排。院领导和各个检测点位的负责人早已习惯凌晨两三点接到紧急通知、紧急部署,为了让队员们多休息一会儿,杨瑾总是在收到通知后先用微信和短信形式告知附属医院负责人、班车司机和采样群,早上六点再逐一电话核实。得知队员们进出小区存在现实困难,她与院办主任杜燕芷总是第一时间想尽办法沟通协调;看到居住在校园的外教因为孩子生病心急如焚,杨瑾积极开具证明让孩子顺利出校就医;面对留学生的求助,杨瑾想尽办法提供帮助……留在杨瑾这段抗疫的时光里的关键词有困难、无助、艰辛,更有坚守、温暖和感动。
在生活中,杨瑾跟大多数普通人一样,也是一位平凡的妻子和母亲。抗击疫情的过程中,爱人牺牲工作时间照顾家庭,孩子自觉完成作业和每日健康监测,都给了她莫大的安慰和支持。谈起这段难忘的经历,杨瑾疲惫的眼神中充满坚定:“这是医务人员应尽的职责,更是共产党员的信仰和担当。看到师生平安,就是对我们努力工作的最大慰藉”。
疫情暴发以来,杨瑾已经习惯了紧绷着神经,不是奋战在核酸检测一线,就是忙于协调统筹、发送通知、上传下达,没有睡过一个好觉,休息更成为一种奢侈。辛苦没有白费,付出总有收获,逆行的“白衣天使”多日来的连续奋战,换来的是更加高效有序的核酸采样过程、校园的平安稳定和战疫胜利的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