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网首页>今日交大>正文
今日交大

提升基础研究组织化程度,打造科技创新高质量供给

西安交大发布《关于进一步促进基础研究、交叉研究的行动方案》

日期:2025-07-24 15:55 浏览量:

7月23日,西安交通大学在创新港召开加强基础研究行动计划工作会议,发布《关于进一步促进基础研究、交叉研究的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

西安交通大学党委书记卢建军,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张立群,中国工程院院士邱爱慈、蒋庄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咨询委员会秘书长高瑞平,教育部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司一级巡视员张国辉,陕西省委科技工委书记、省科技厅厅长姜建春,西安交大党委常委、副校长柴渭、严俊杰、单智伟,党委常委陈腾、周远,校长助理单文华、黄忠德出席会议。学校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各学院(部、中心)负责人,教师代表近千人参加。会议第一环节由校党委常委、常务副校长别朝红主持。

卢建军表示,基础研究是整个科学体系的源头,是科技创新的根基和底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基础研究的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其发展规律,为高校开展基础研究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近年来,西安交大始终立足“四个面向”,聚焦“强基础、促融合、深改革、扩开放”,坚持基础研究和产教融合双轮驱动,致力于打通“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创新链条。下一步,学校将以《行动方案》为抓手,以培育原创性、颠覆性科技成果为目标,发挥高校基础研究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突破策源地作用,持续提升原始创新能力,积极加强应用牵引的基础研究,着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背后的基础科学问题,为建设科技强国提供高质量的源头供给和创新支撑。

张国辉在致辞中肯定了西安交大在基础研究工作中的贡献,并介绍了教育部在基础研究方面的布局。他表示,西安交大通过加强基础研究、深化产教融合、优化学科布局、创新评价体系等举措,在服务产业升级和区域经济发展方面成效显著。教育部将持续强化高校基础研究布局,重点支持青年人才成长,通过国家重大科研项目锻炼青年教师队伍。希望西安交大在相关政策指导下,进一步发挥特色优势,在基础研究和技术创新领域探索出一条独具特色的发展路径,为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姜建春表示,陕西正处于创新驱动发展的关键时期,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行动方案》的发布,充分彰显了西安交大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使命担当。省科技厅将重点在创新港平台建设、高水平人才梯队建设、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优化完善基础研究支持体系,着力打通“教育—科技—人才”和“科技—产业—金融”双循环通道,促进产学研协同创新,充分释放科技创新活力,为陕西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高瑞平以《面向科技自立自强的基础研究:战略、挑战与路径》为题,围绕科学发展史看基础研究和人才战略的重要性,全球科技革命下的基础研究形势与挑战,深化科学基金改革、推动基础研究高质量发展三个方面作主旨报告。她表示,必须进一步增强紧迫感,从资助生态、科研环境、人才培养、创新融合、科研底座五个方面,加快构建具有重大原创能力和创新策源能力的基础研究体系,解决制约基础研究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难题,激发创新活力,提升基础研究质量和水平,抢占科技竞争和未来发展制高点。

卢建军、张立群、邱爱慈、蒋庄德、高瑞平、张国辉、姜建春、别朝红、柴渭、严俊杰、单智伟共同发布《西安交通大学关于进一步促进基础研究、交叉研究的行动方案》。

《行动计划》旨在强化基础研究政策供给。一是聚力打造基础研究宽松环境。实施“基础研究青年拔尖人才计划”,探索“3+3+3n”和“5+5”长周期稳定支持;加大重点科研基地实体化建设,强化战略导向基础研究,建立科研基地选拔从事基础研究的青年人才担任主任、副主任的保障机制,支持青年人才担大任挑大梁;加强基础研究支持力度,释放异地研究院资源,设立原创性项目,试点支持非共识研究,对于在国家级项目评审中未获支持且属非共识项目的,由学校支持并可按国家级项目在职称晋级、聘期考核中等同使用。二是校企共同发力,支撑企业加大基础研究投入。学校进一步深化改革,向企业全面开放基础研究实验室、基础学科平台和基础研究人才,大力实施校招共用人才引培力度,加强推动目标导向与需求牵引的应用基础研究,持续实施基础研究成果反向揭榜挂帅,打通创新链,融合产业链。对于校企联合研究院公开设立的基础研究项目、领军企业与军工院所面向未来需求公开发布的基础类项目和企业委托的应用性基础研究项目,经工作量和研究属性评议,可按国家级基础研究项目等同使用。三是加大力度推动交叉研究,释放原始创新活力。建立以贡献为标准的交叉研究成果双认定办法,鼓励教师跨学院、跨平台开展交叉研究和学生培养,实施交叉研究“学术-产业”双伙伴计划,打造高能级交叉研究平台,推动交叉研究组织模式改革,产出引领性变革性颠覆性重大科技成果。

别朝红作《以产教融合赋能基础研究,推动学校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为题的报告,系统分析了当前基础研究的发展现状与瓶颈,深入阐述了学校通过“鼓励自由探索、强化企业投入、加强学科交叉”三大举措推动产教深度融合的创新路径,详细介绍了学校在基础研究领域的实践成果,并表示学校将以产教融合赋能基础研究,通过多元化激励措施提升科研质量与科技供给能力。严俊杰在《人才队伍建设支撑基础研究的探索与实践》报告中,重点解读了学校支持基础研究的人才政策体系,将为基础研究人才创造宽松环境,激发创新潜力,并呼吁校院两级协同发力,共同推动基础研究工作实现新突破。

会议第二环节由科研院常务副院长邵金友主持。

基础学科教师代表王昌河、工程学科教师代表吴朝新、医学学科教师代表郭卉分别结合自身科研工作实际,深入交流了对《行动方案》的体会与思考。大家一致表示,基础研究虽需长期坚守且充满未知,但每一次重大突破都对人类文明进步有深远影响。《行动方案》立足学科特色,构建了更加完善的科研生态,为不同领域的科研工作者提供了有力支撑,将有效激发创新活力、提升科研质量。未来,将积极落实方案要求,为推动学校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张立群在总结讲话中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强基础研究,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迫切要求,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必由之路。近年来,学校坚持强化基础、突破前沿,围绕基础研究领域关键问题,开展自由探索与创新研究,取得了一定成绩。随着国际科技竞争日益激烈并向基础前沿前移,基础研究对科技创新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凸显。作为学校推动科技创新的重要举措,《行动方案》需要各部门狠抓落实,在基础研究组织布局、队伍建设、机制改革、国际合作上持续用力,全面提升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能力。全校师生要胸怀“国之大者”,弘扬西迁精神,融入地方建设,全力以赴推进科技创新,为实现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贡献交大力量。

文字:党委宣传部 杨敏
图片:郭小龙
编辑:闻道

关闭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