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网首页>人物风采>正文
人物风采

认认真真教书 老老实实做学问

来源:交大新闻网 日期:2011-09-09 15:32 浏览量:


    他是西安交大第6位国家教学名师奖获得者。

得知这一喜讯,他并无过多兴奋,只是很欣慰自己没有辜负学校的厚望。时隔5年,西安交大终于再次赢得国家授予高等教育战线优秀教师的最高荣誉。

今年他已迈入教师生涯的第21个年头。与做科研相比,他说自己更热衷教学。因为教学做得好,才能使更多人受益,能培养更多的人。

他是西安交大电气学院罗先觉教授,一个谈起工作滔滔不绝,说起学院便涌动着无限情感,聊到自己却总说“没啥”、“没啥”的人。

承传统重教学

罗先觉教授开门见山地说,其实近些年来做教学工作并不容易。如今,考核一名教师、评价一所高校的指标已经从教学转向科研,科研在教师工作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不少教师都不愿将更大的精力投入到教学中,与人才培养相比,科研工作见成效显然更快。

本科“电路”课程,罗先觉教授先后带了17年,累计970余课时,授课人数2100余人。同时,他还承担“电网络理论”、“有源网络”、“电路的计算机辅助分析”、“电路理论及计算”等研究生专业课和公共课。

对于一直坚守教学第一线,他归功于学院的优良传统和老一辈奠定的好基础。

“电气学院的电工电子教学实验中心是一个基础课教学单位,历来十分重视教学,在全国的影响力很大,教学水平始终处于全国领先。”

罗教授谈到,交大电工原理教研室老一辈教授邱关源、冯慈璋等,都对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过去30多年里,他们编写的《电路》、《电磁场》等课程教材一直是全国使用范围最广的教材。

“我们一定要将那些好的教学传统发扬光大,不能让老一辈辛苦劳动的成果在我们这一代丢掉。”正是这样的责任感,推动着罗先觉教授一步一步走到现在。

   传统授课方式与多媒体电子教案授课相结合,注重启发式的课堂讨论和互动式教学,把工程背景和科技发展史引入教学,密切联系工程实际,是罗先觉教授最显著的授课特点,当然,他的严格也是出了名的,在他的课堂上决不允许随意旷课、迟到。

抓教材推教改

本世纪初,电气学院开始实行“课程负责人制度”,作为邱关源老先生的首批博士生,又是电路课程组唯一的教授,电路课程组负责人的责任毫无疑问地落在他的身上。

“我们抓住了两个机遇,一是‘十五’教材规划,二是精品课程建设。”

2006年修订出版的“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电路(第五版)》,截至2010年12月,已印刷12次,59万册,被240余所高等学校采用。从2003年始,他组织研发了“电路课程”的电子教案和网路课件。我校“电路课程”获得2004年度国家级精品课程。“精品课程+主教材”的模式,使得“电路课程”在全国的影响更大了。

“老一辈教师们在讲台上的风采,时常浮现在脑海,令人回味。我们能做的是继承和创新,与时俱进,特别是在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方面,我们有责任做出积极探索,走到全国高校前列。”

其实,教改工作罗先觉教授一直参与其中。1996年至今,他累计主持和参加国家级、省部级教改项目10余个。2009年,其“电工基础课程教学团队”成功入选“国家级教学团队”。他主持的“电气工程与自动化”特色专业建设和电气工程类创新型工程技术人才培养实验区建设两个教改项目,对人才培养起到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

此外,他组织实施了一系列改革:推行“电子教案优化”项目,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举办了“工程师进校”系列讲座,每年抽取30-50位毕业生中抽取到企业做毕业设计,增强了学生联系工程实际的意识。

罗先觉教授团队还为高等教育出版社“电工电子教学服务系统”的开发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并于2009年10月在教育部“网络师资培训中心”,对全国高校电路课程140余位教师进行了培训。

长期致力于教学改革和教材建设,罗先觉教授获得了多个教学奖:2001年和2005年参与的两个教改项目均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其主持的教改项目先后获得2009年陕西省教学成果特等奖、2009年陕西省优秀教材一等奖、1999年陕西省教学成果二等奖,等等。其本人于2007年荣获“第三届陕西普通高等学校教学名师”,获得“宝钢教育奖优秀教师奖”,2010获陕西省师德先进个人。

树榜样永坚守

“这次能够获奖,不是我一个人的成绩,是大家的成绩,每一件事情都不是我一个人能够做得好的。”

罗先觉教授说,要感谢专业的老前辈,是他们打下的好基础,流传下来的好传统,影响和激励自己不断前行。要感谢课程组老师,给自己许多帮助和启发。最后要感谢学校和学院领导的关注与支持。

教师是学生的榜样,要求真务实,来不得半点虚假。他这样告诉每一位学生,自己更是身体力行。“认认真真教书,老老实实做学问”一直是他的座右铭。

人一生不能没有远大志向,他时常告诉同学们要立大志、做大事,不要让眼前利益,阻挡自己攀登科学高峰的脚步。他自己同样是这样做的,尽管人才培养需要十几年甚至更久才看得出成效,但他始终坚守。

罗先觉教授更愿意把“国家教学名师”看作是对过去20年教学工作的肯定,未来他还将坚定地走下去,在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内容体系改革、加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和实践能力培养、课程建设和教材建设等方面继续努力探索。

 



文字:纪梦然
编辑:吉康敏

关闭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