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网首页>人物风采>正文
人物风采

徐通模:勤恳做事 甘为人梯

来源:交大新闻网 日期:2011-09-09 11:14 浏览量:

                              
                                       徐通模教授

    人物简介:徐通模,男,1939年11月出生,江苏如皋人。西安交通大学能动学院热能工程系教授、博导,已退休。1961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动力机械系锅炉制造专业。长期以来在热能动力工程领域燃烧与气固两相流学科从事教学和研究,开展了高温气固两相流的燃烧传热规律研究、燃煤污染与防治基础理论研究、湿法烟气脱硫及燃烧脱氮等方面的科学研究工作,主持并完成多项国家科研项目,将应用基础理论研究成果用于解决重大科学技术问题,取得多项创造性成果,以第一完成人获得国家发明三等奖2项,中国发明专利1项,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5项(其中3项为第一完成人),产生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为我国上述学科领域的工程技术发展做出突出贡献。已培养硕士33人、博士19人。

徐通模教授所在团队“清洁燃烧与气固两相流研究室”目前已经成为实力雄厚的研究型团队。在他的培养和带领下,赵钦新教授、谭厚章教授、周屈兰教授、胡红利教授、李娜博士分别进入研究团队,并取得了骄人的成绩。研究团队成功申请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高温气固两相流状态下传热规律研究”、“高钙煤的洁净燃烧与污染防治系统理论与方法”以及“液幕状气液两相流中传质过程的研究”、西安交大“行动计划”项目“高温清洁煤燃烧理论与技术研究”等高层次的研究课题,还成功组织了国债项目“液幕式石灰石-石膏法烟气脱硫的流动与化学反应动力学研究”等应用研究型课题,总研究经费达800万元以上。课题组还组织了“气液固多相流与化学反应的数值仿真”、“煤的洁净利用与污染防治”、“炉内喷钙脱硫”、“固体废弃物焚烧”、“纳米级二氧化钛催化脱硫脱硝”“基于纳米流体技术的新一代能量提取/吸收材料的基础研究”等富有前沿性的研究项目,使得课题组的研究方向由原来主要集中于“煤粉燃烧与气固两相流”迅速拓展到能源与环保的各个前沿领域。

近几年来,徐通模教授引进的人才已经成长为各研究方向的学术带头人、在学科建设方面做出重要贡献,并获得了国家、省部级、校级奖励若干。如徐通模教授、惠世恩教授、周屈兰教授获得了教育部提名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赵钦新教授获得了河南省人民政府颁发的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和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授予“纯低温余热双压利用成套工艺技术及装备”项目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特等奖;谭厚章教授获得山西省科学技术一等奖;周屈兰教授与哥伦比亚大学陈曦教授联合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海外及港澳学者合作研究基金“基于纳米流体技术的新一代能量提取/吸收材料的基础研究”,并与哥伦比亚大学签订了博士生联合培养协议,提升了研究团队的国际合作研究水平。

马之千里者,品德优先也。徐通模教授告诉记者,作为人才,首先必须具有高尚的品德才能充分发挥其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有才无德者,社会之害也。社会不欢迎也不需要这样的人。其次还要有过硬的业务能力、高端的研究水平,敏锐的思维、开拓的思路,这些在科研中显得尤为重要。第三要懂得感恩。

他还说,人是群体中的一分子,要在群体中生存,就要和大家融合在一起。正确看待自己和他人,平等待人,不倚老卖老。还要勤恳做事,踏实做人,善于发挥自己的才能。名利于我如浮云,要有宽阔的心胸支持他人成长。每个人不过是恒河沙数中的一粒,就如流星短暂而逝。但就算如此,我们也要努力发挥暂时的作用,更要一代一代传承下去,同样会留下光辉的巨著。

徐通模教授认为,建设好一个学校,不可忽视的有这样几股力量。作为教师,其职责不仅限于教书育人,更要不断完善自己,使自己成为德才兼备的人;作为学生,勤奋学习是本分,还要注意多方面发展,向人才的方向努力迈进;作为校友,在社会中要践行自己的理想,交给学校一份满意的答卷。同时优良的作风,浓厚的文化氛围都应该不遗余力的继承、发扬、再创新。这几股力量,团结迸发,我们的学校一定会有光明的未来。



文字:通讯社 孟菲
图片:王毓安
编辑:星火

关闭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