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教育引导研究生赓续红色血脉、厚植家国情怀,争做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7月16日至17日,在研工部组织下,电气工程学院团工委书记梁人之带领50名学生骨干奔赴革命圣地延安,开展“走中国青年知识分子成长的正确道路”研究生骨干研修营主题教育活动。

研修营成员来到梁家河村,参观了知青井、梁家河大院、村史馆和知青旧址,聆听了延安市委党校王小丽副教授主讲的“习近平的知青岁月与他的群众观”,实地感受青年习近平在梁家河学习、生活、劳动的点点滴滴,深刻体会他过“五关”的艰难知青岁月,感悟学习他扎根陕北、深入群众、克服万难,实现自我蜕变的人生经历,以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实事求是的伟大精神。


硕1060班党支部书记李文清谈道:“来到梁家河,让我更加明白将自己的青春融入到基层工作的价值与意义。当代青年是党和国家的重要储备力量,承载着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希望,我们每位青年都应该深入基层、扎根基层,到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去,到服务百姓的最前沿去。”

7月17日,研修营成员来到延安革命纪念馆,在纪念馆前,梁人之带领全体成员重温入党誓词并庄严宣誓,进一步增强了广大党员骨干的党性修养,激发研究生骨干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决心。


随后,讲解员带领同学们学习了延安时期中国革命历史进程。从中共中央和红军长征的落脚点,到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政治指导中心、创建新民主主义的模范试验区、实施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实践地,再到最终确立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成为夺取全国胜利的出发点,伟大的延安精神跨越时空、历久弥新,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奋勇前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在杨家岭革命旧址和枣园革命旧址,研修营成员参观了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等老一辈革命家的旧居,曾在书本中的知识栩栩如生地呈现在眼前,“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这一著名论断便在这里提出。随着讲解员的步伐,大家又参观了毛主席曾经种过的菜园,以及革命旧居、中央大礼堂等革命旧址,一张张照片、一件件文物、一个个感人的故事,承载了老一辈革命家对建设新中国的殷切希望。窑洞的办公和休息空间虽然狭窄黑暗,却被中国共产党人内心的理想所点亮,也深深触动着每一个踏进这里的人。


硕1055班团支部书记李小玉表示:“此次延安研修之行,我感受到了强大的精神力量,更加深刻认识到红色政权是从哪里来的、新中国是怎么建立起来的,认识到其苦难辉煌背后无数中国共产党人的艰辛付出。作为一名交大青年,我将用自己全部的忠诚和热爱,勇于扛起时代的责任,将个人的人生追求和价值取向融入为人民服务的事业,为党和国家的事业发展奉献青春力量。

在为人民服务广场前,全体师生整齐列队,聆听张思德同志的事迹讲解,并集体诵读名篇《为人民服务》,追思张思德同志生前为人民服务的光辉事迹。张思德同志无论是在长征途中,或是在给毛主席当警卫员时,还是被调往炭窑烧木炭期间,都始终本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信念,以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用生命践行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

追寻红色足迹,传承革命精神,汲取奋进力量。为期两天的延安之行是一次跨越时空的对话,作为新时代青年知识分子的我们,更应以延安精神激励自己,以西迁精神打磨自己,滋养初心、淬炼灵魂,从中汲取信仰的力量,担负起时代重任,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注入新的青春活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接续新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