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网首页>要闻聚焦>正文
要闻聚焦

西安交大参加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日期:2025-07-28 12:28 浏览量:

7月26日,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级别会议在上海举办。西安交通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张立群,中国工程院院士、人机混合增强智能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郑南宁,中国科学院院士、数学与统计学院教授徐宗本等参加开幕式及相关活动。

张立群参加“AI未来发展论坛:超级智能,无界共创”主题论坛,并同上海交通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丁奎岭,哈尔滨工业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韩杰才,武汉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张平文,南京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谈哲敏,同济大学党委书记、中国工程院院士郑庆华等五所国内一流高校党委书记、校长等,围绕“人工智能对未来高校教育科研的变革性影响”展开前瞻对话,探索面向AGI时代的高等教育变革之路。

张立群分享了西安交大在人工智能赋能高等教育方面的实践与探索。他指出,学校创办了全国首批人工智能专业,获批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人工智能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形成了“1+1+X”的AI+课程体系,建设87个智课项目,训练12个专业领域垂直大模型,走在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教学的前列。学校将2025年定为“人工智能赋能年”,正持续构建人才自主培养的新体系、打造科技联合攻关的新高地、探索学校治理体系新形态、深化产教融合创新的新范式。近期承办教育部人工智能领域“101计划”建设成果发布会,发布12本人工智能领域“101计划”核心课程教材,努力培养更多兼具家国情怀与创新能力的新时代人才。未来希望与国内外高校同仁携手并进、相互交流,共同探索人工智能赋能高等教育的美好未来,为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贡献力量。

郑南宁在主论坛作了题为“智能的跃迁:从模型驱动到意图驱动”的主旨报告。报告中,他分析了模型驱动范式的结构性局限,概述了意图驱动智能(IDI)所依赖的关键技术要素,并以月球机器人为例,探讨了意图驱动智能实现的基本框架。他指出,大模型目前存在着困境,在模型能力不断扩展同时,其“幻觉”现象已成为制约其可靠性与实用性的关键问题之一。他强调,智能范式的跃迁将重塑我们社会运行结构,而意图智能的崛起与认知转型将使人类迎来更深刻的科技革命与社会再构。此外,郑南宁教授还应邀在主论坛担任SAIL卓越人工智能引领者奖颁奖嘉宾。

徐宗本参加“人工智能的数学边界与基础重构论坛”,提出“AI需以有限维技术破解无限维问题”,基于极限架构的存在性和极限架构行为来评价AI系统的理论方法,阐明了深度架构设计问题是函数空间上的算子簇公共不动点问题,进而提出了深度架构设计的方法:基于极小化序列的算子构造与算子修饰方法,其对大模型架构的数学解析,为上海算法创新研究院的技术突破提供了方向。

据悉,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由外交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部、科学技术部、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自2018年创办以来大会已成功举办七届。今年大会继续发挥“科技风向标、应用展示台、产业加速器、治理议事厅”的重要作用,打造“会议论坛、展览展示、评奖赛事、智能体验、创新孵化”五大核心内容,汇聚世界顶级科学家、企业家、政府官员、专家学者、国际组织、投资人、初创团队等,搭建世界级合作交流平台,向世界展示“中国智慧”“上海方案”,不断以中国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

文字:党、校办;人工智能学院;数学学院
编辑:刘蕾

关闭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