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网首页>新闻专题>报道专题>【思源时评】>正文
【思源时评】

【思源时评】始终捧着一颗为师生服务的心

来源:交大新闻网 日期:2021-05-20 09:03 浏览量:

校医院口腔科“大变身”,服务内容和水平上台阶,还贴心设立了午间门诊、假期门诊;保卫处在部分道沿周围加装缓降台阶,推进“畅行交大”智慧交通服务平台建设;档案馆实行电子签章及远程档案查阅,上线“学籍档案查阅”,优化远程查档服务流程,为师生提供更多便利;电气学院推出“楼顶阳光学术论坛”系列活动,促进学科交叉与青年学者成长;出版社推出“三进入,四服务”活动,主动上门服务好教学科研工作……

自学校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我为师生办实事”的氛围越来越热烈:学校已经梳理了17条“我为师生办实事”重点项目,涵盖管理服务工作质效提升、教学科研与学科建设、民生工作三个方面,涉及到的13家主责单位均已明确任务书、时间表、路线图和责任人;35家分党委一共报送了563条台账任务,其中机关218条。一件件琐碎但又关系师生切身利益的“小事”,都是学校高度重视的“大事”,更是牵动着学校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石。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们要坚持把人民群众的小事当作自己的大事,从人民群众关心的事情做起,从让人民群众满意的事情做起,带领人民不断创造美好生活!”小与大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小中有大,小中见大。因此,习近平总书记会那么在意群众生活中的一件件“小事”,他把群众生活中的“小事”都当成“大事”。是的,这就是做好工作的辩证法。群众的一桩桩‘小事’,是构成国家、集体‘大事’的‘细胞’,小的‘细胞’健康,大的‘肌体’才会充满生机与活力。群众身边无小事,小事尽显大担当,一枝一叶总关情。

“群众利益无小事”。任何组织的存在,都有特定的价值和目的。对于一所大学而言,它的使命和目标就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等。马克思认为,人的发展既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源泉,又是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归根到底,大学的最终目标是服务和促进师生的全面发展。以师生为本,是大学办学治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大学改革创新注入不竭动力,是促进大学和谐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学校的发展红利要惠及广大师生,要聚焦并解决师生所关切的问题难题,才能赢得师生的真心拥护,激发广大师生的主体意识和聪明才智,为学校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回溯交通大学125年、西迁65年的办学历程,每一项重大成绩的取得,每一份重大荣誉的收获,每一个发展阶段的开启,都离不开全体交大人的广泛参与和辛劳付出。学校建设发展的“大事”都是由师生无数件“小事”组成或者发生“化学变化”而生成的,只有把师生的一件件小事扎实做好,学校的“大事”才有了保障和支撑。因此,以师生为本,既回答了大学为什么发展、发展“为了谁”的问题,也回答了大学怎样发展、发展“依靠谁”的问题。只有以师生为本,才能抓住大学发展的“牛鼻子”,把握办学正确政治方向,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和使命。

“细微之处见精神”。小事小节是学校治理能力和水平的检测仪,更是学校党员干部的一面镜子。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要求党员干部对待师生的“小事”要有大作为,要下一番“绣花功夫”,切实把服务工作做到师生的“心坎上”。早在1930年,毛泽东同志就在《反对本本主义》中提出了“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著名论断。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调查研究工作,而且身体力行,率先垂范,经常深入基层调研。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这就要求党员干部去官气、少傲气,走基层、接地气,拿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到院系去,多与师生面对面。调查研究既要“身入”又要“心入”,要聚焦师生的热点难点痛点,能解决的即时办结,一时难以解决的耐心解释,确保师生问题件件有“回音”。

与此同时,服务好师生,要有等不起的紧迫感。营造一个安定和谐的生活学习环境事关学校的发展大局,每位党员干部都应置身其中,持续增强责任意识,坚守使命思维,树立长远眼光,确保学校实现高质量发展。服务好师生,要有坐不住的责任感。优化校园环境,不是个别单位的“独角戏”,而是所有部门、所有党员干部的“大合唱”。党员干部要自觉充分发挥“领头雁”作用,成为破解难题的“排头兵”,只要拥有一颗“公心”,任何困难都能克服。服务好师生,要有敢于担当的使命感。当前学校建设发展的时间紧迫、任务重大,绝不允许我们在问题面前停下来、等下去,要像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保护学校的整体利益。我们的党员干部要多做为师生服务的“小事”,多多益善。

“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我们党作为一个在中国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对作风问题任何时候都不能掉以轻心。”要干事创业就要有好的作风,特别是党员干部作风要过硬,解决好精神状态问题。实际上,办实办好师生的“小事”就是良好作风原则的体现,更折射出的是一个党员干部的党性、原则、人格。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构全球创新版图,我国发展的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十四五”时期我国将进入新发展阶段,面临一系列新机遇新挑战。方此“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之时,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近在咫尺,亟待我们进一步整肃纲纪、锤炼作风,激扬广大党员干部担当作为的精气神,把心思集中在“想干事”上,把本领体现在“能干事”上,把目标锁定在“干成事”上,以更加自信、更加开放的姿态勇攀世界科学高峰,为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汇聚强大动能。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再美好的蓝图勾勒千百次,不落地,只能是空中楼阁。广大党员干部要时刻把师生利益放在第一位,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笃行“钉钉子”精神,迈开步子深入基层、低下身子深入师生、甩开膀子深入一线,以好作风为群众办好实事,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保驾护航,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

文字:焦仲平
编辑:朱萍萍

关闭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