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与陕西省医学会胸外科分会联合发起、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胸外科联合生物样本中心牵头编制的《中国肺移植生物样本库构建临床指南(2025年版)》(以下简称《指南》)在《器官移植》期刊正式发布。该指南是我国首部针对肺移植生物样本库建设的系统性临床指南,填补了该领域标准化建设的空白,为我国肺移植科研与临床实践提供了权威技术支撑。

肺移植是治疗终末期肺疾病的唯一有效手段,但术后并发症如原发性与慢性移植物功能障碍仍是影响患者长期生存的主要挑战。高质量的生物样本库是推动肺移植机制研究、并发症防治及个体化治疗的重要基础。然而,长期以来,国内外缺乏统一的肺移植样本库建设标准,制约了样本资源的科学价值与跨中心共享。
本指南由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胸外科张广健教授团队牵头,联合医院生物样本信息资源中心王亚文教授、无锡市人民医院陈静瑜教授,以及全国多家顶尖肺移植中心的多学科专家共同完成。指南系统阐述了肺移植生物样本库构建的伦理规范、样本采集前准备、组织与体液样本的标准化采集与储存方法、质量控制体系及样本利用机制等内容,并提出了具体推荐意见,涵盖从知情同意到样本出库的全流程管理。
《指南》强调,肺移植样本属于“稀有样本”,其采集、保存与利用必须严格遵循伦理与法律法规,确保知情同意的全面性与可追溯性。同时,指南明确了肺组织、血液、尿液、肺泡灌洗液等多种样本类型的标准化操作流程。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胸外科作为国家临床重点建设专科,多年来在肺移植临床与科研领域积累了丰富经验。本次牵头制定该指南,彰显了该院在肺移植领域的学术引领地位与多中心协作能力。
《指南》的发布将有力推动我国肺移植生物样本库的规范化、标准化建设,促进多中心协作与数据共享,为肺移植领域的精准医学研究提供坚实支撑,最终惠及广大终末期肺疾病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