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 日、29日,西安交大分别在兴庆校区丝路大讲堂和创新港新港报告厅举办了“琴韵草原之声音乐会——西安交大专场”。西安交大音乐教育中心教师团队携手国际知名马头琴演奏家朝鲁门、唐斯格,以蒙古族乐器马头琴为核心,融合中西方多种乐器,通过11首经典曲目及特色互动环节,为师生带来一场跨越时空的视听盛宴。


校党委副书记王欢,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统战部部长成进,敦煌研究院人文研究部部长、西安交大人文学院讲座教授杨富学,国声智库副主任、陕西省文化软实力研究会会长徐卫锋出席活动。音乐会由音乐教育中心党支部书记曹耿献主持。
在唐斯格婉转而激昂的马头琴独奏《我的祖国》中,音乐会拉开帷幕,苍劲的琴声瞬间点燃现场氛围,将真挚细腻又气势磅礴的爱国热情诠释得淋漓尽致。


音乐教育中心的教师团队与两位演奏家合奏的《赞歌》《蒙古人》《天边》《乌兰巴托的夜》《鸿雁》等经典曲目,通过马头琴、大提琴、萨克斯、钢琴、键盘、吉他、鼓等不同乐器的巧妙组合,将观众带到了辽阔神奇的草原,时而悠扬舒缓、流畅深情,时而豪迈豁达、自由奔放,既展现了浓郁的民族风情和蒙古族人民的豪放热情,又展现了风格各异的乐器所独有的特色。
音乐教育中心青年教师刘俊峰的萨克斯独奏《午夜萨克斯》、王斐尧独唱的音乐剧选曲《心脏》、曹耿献和李娟的合唱《如愿》、梁睿的古琴独奏《流水》等曲目展现了流行、经典、抒情、灵动等不同的音乐风格,让现场观众耳目一新,感受到了乐器与声乐的艺术魅力。

音乐会多民族乐器的合作、多种音乐风格的展示亮点纷呈。音乐会结束之际,在观众的强烈要求下,朝鲁门和唐斯格多次返场加演。加演曲目《万马奔腾》的双马头琴疾奏响起,琴弦如蹄声雷动,气势磅礴地再现千万匹骏马驰骋草原的壮阔场景,观众们被这催人奋进、动人心魄的演奏所折服震撼,纷纷起立鼓掌,欢呼声、喝彩声经久不息。两位演奏家再次加演草原歌曲《天堂》,悠扬深沉的马头琴、极具穿透力的嗓音、临时改编的歌词,表达了民族音乐家对西安交大热情观众的真挚谢意,以及对西安交大建校129周年暨迁校69周年校庆的深情祝贺。

音乐会还特别设置了“马头琴知识分享”环节。朝鲁门、唐斯格现场讲解马头琴的历史渊源、制作工艺与演奏技法,邀请观众近距离感受这一民族乐器的独特魅力。通过“演+讲”相结合的形式,使师生对民族音乐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演出结束后,师生们赞不绝口。人文学院副院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中心副主任王伟表示:“音乐是最美的语言,也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通过欣赏民族音乐了解不同民族的特点与文化,实现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与交融,是校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途径,也是加强审美教育、提升创新能力必不可少的方式。”
西安交大音乐教育中心的教师们一致表示,此次与马头琴艺术家的合作,是一次音乐教育与民族文化传承的创新实践,通过艺术的交融促进了不同民族音乐文化的交流与发展,对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和文化认同有着积极作用。未来将继续探索更多元的艺术形式,为校园文化建设和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贡献力量。
本次音乐会由教务处、研究生院、人文学院、艺术教育中心主办,由人文学院音乐教育中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中心、继续教育学院丝路新影工作室、草原之声工作室联合承办。人文学院、校工会、党委统战部、教务处、党委宣传部有关负责同志参加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