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9日,陕西省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研讨会在延安大学图书馆报告厅举办。此次研讨会由陕西省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委员会资源建设工作组主办,延安大学图书馆承办,图工委秘书处、西安数图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协办。我省本科高校图书馆领导及负责文献资源建设的骨干馆员70余人参加会议。本次研讨会旨在汇聚全省高校图书馆智慧,共同探讨文献资源建设的新思路、新方法,推动图书馆事业高质量发展。开幕式由延安大学图书馆馆长杨红霞主持。

延安大学王延峰副校长到会并致辞,他在致辞中对与会代表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对陕西省高校图工委资源建设研讨会在延安大学的召开表示感谢。他详细介绍了延安大学的办学历史与育人特色,强调延安作为革命圣地和民族精神发祥地的重要意义。王延峰副校长指出,本次研讨会的召开不仅是为了更好地继承和弘扬延安精神,更是成为推动我省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
陕西高校图工委副主任委员、西安理工大学图书馆馆长刘涵教授致辞。他深刻阐述了文献资源建设在高校图书馆工作中的核心地位,指出在信息爆炸的时代背景下,优化资源结构、提升利用效率、满足师生知识需求已成为当务之急,期待与会嘉宾能够深入交流、碰撞思想,共同为我省高校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出谋划策。

西安交大图书馆副馆长杨峰受邀作了题为《图书馆学五定律视角下资源服务一体化的实践探索》的专题报告。他从图书馆学五定律“书是为了用的”视角出发,分享了交大图书馆通过优化资源建设服务体系,加强馆藏资源建设,开展新生入馆教育,强化信息素养教育,有效提升了资源利用率和用户的信息检索能力。基于“每个读者有其书”的理念,图书馆注重个性化资源推荐,实施纸电融合策略,满足了用户的多元化阅读需求。遵循“每本书有其读者”,图书馆通过宣传推广活动、阅读推广举措以及学科服务深化,显著提升了资源的发现与利用效率,激发了用户的读书热情。为了践行“节省读者的时间”,图书馆升级智慧服务,完善资源组织揭示,提高了服务效率和信息获取效率的经验。最后,秉持“图书馆是一个生长着的有机体”的理念,图书馆应不断利用技术拓展服务,开展资源绩效评估,调整馆藏发展策略,并完善队伍建设顶层设计,为图书馆的持续创新与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这些实践成就不仅体现了交大图书馆对图书馆学五定律的深刻理解和有效应用,特别是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转型背景下,为图书馆资源建设及服务创新一体化推进提出了前瞻性思考和可借鉴经验,对我省高校图书馆高质量发展贡献了交大智慧。
西北工业大学图书馆副馆长郝保权围绕《构建多元资源保障体系,支撑高水平科研创新》的主题进行了分享。他重点介绍了西北工业大学图书馆在数字资源建设、利用及服务方面的成就、挑战与未来规划,体现了其在助力学校教学科研、学科建设等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及对未来发展转型的积极思考。
人民邮电出版社有限公司融合发展部副主任赖青带来题为《大模型时代知识重塑与数据库体系建设》的报告。他敏锐洞察大模型时代的知识传播新趋势,探讨了基于智能体的教育应用,为图书馆的知识服务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陕西师范大学图书馆特藏部主任胡明丽作了题为《推进特色文献转化利用 助力大学文化建设发展——陕西师范大学图书馆特藏资源建设及服务实践》的报告,详细介绍了陕师大图书馆在特藏资源建设及服务实践方面的探索与成果,展示了图书馆如何通过特色文献的转化利用,为大学文化建设提供有力支持。
延安大学图书馆原馆长贾翠玲结合延安大学的实际情况,作了题为《从“特色馆藏”到“知识赋能”——以延安大学图书馆为例》的报告。她深入剖析了延安大学图书馆在红色文献馆藏建设方面的独到经验,提出了从特色馆藏向知识赋能转变的新思路和新路径。
报告环节分别由延安大学图书馆副馆长尚建人、商洛学院图书馆馆长张国春主持。

陕西高校图工委资源建设组组长、陕西师范大学图书馆副馆长田向阳对本次研讨会进行全面总结。他用站位高、内容全、主题新、挖掘深四个词语高度评价了各位报告人的演讲内容,并对与会嘉宾的热情参与和积极贡献表示衷心感谢。

此次研讨会的成功召开不仅促进了陕西省高校图书馆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也为推动陕西省本科高校图书馆事业发展注入了新活力。与会嘉宾纷纷表示,将把研讨会成果转化为实际行动,不断提升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水平和服务质量,为高校师生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文献资源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