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网首页>今日交大>正文
今日交大

【陕西日报】西安交大创新改革实践亮相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

以创新引领发展 畅通教育科技人才良性循环

日期:2025-03-31 10:08 浏览量:

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上,西安交通大学党委书记卢建军,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学校长张立群代表学校出席了相关活动,并作主旨报告演讲。

3月30日,记者围绕西安交大在论坛上亮相的创新改革实践,对他们进行了专访。

记者:近年来,西安交大在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等诸多领域发展迅速。您二位在论坛上分享了哪些经验?

卢建军:我作了“以企业主导的产教深度融合为突破口、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发展、破解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难题”主题报告。

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就是将发展科技第一生产力、培养人才第一资源、增强创新第一动力更好结合起来,其最佳结合点和突破口就是产教深度融合。应加快推进企业主导的产教深度融合,发挥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各类创新主体的优势,破解产教深度融合的痛点、堵点、难点,从制度机制上破解制约协同创新的深层次矛盾,形成科技、人才、创新互相促进的系统效应。

张立群:我以学校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经验做法为例,提出要发挥高校原创技术策源地功能,持续提供高质量技术。

我介绍了西安交大创立的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创新联合体。在这个联合体中,大学拿出一部分土地把企业引入校园,双方共同“出题”、共同“答题”,建立一个互信互利模式,从而实现共同育人。由此一来,企业的研发人员更有动力,学生和高校教师也得到成长。

同时,西安交大构建面向未来的技术转移生态,设置了前沿科学技术学科交叉中心,并依托学科交叉中心在未来能源、先进电子、医工交叉、人工智能方面设置多项研究课题,支持基础科学研究。

记者:西安交大在产教深度融合方面取得了哪些新成效?

卢建军:近年来,西安交大牢记“向科学进军,建设大西北”的西迁初心和“扎根西部、服务国家、世界一流”的办学定位,依托创新港,实施“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创新工程,汇聚全球创新资源、聚焦国家发展战略、对接地方产业需求、引入各类金融资本、培育良好创新生态、培养卓越创新人才,建设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改革示范区,打造服务新时代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创新引擎。

截至目前,西安交大与227家龙头领军企业签署共建联合研究院(中心)协议,其中世界500强企业53家、中国500强企业70家,建立85个校企深度融合创新联合体,解决企业技术难题2500余项,聘请995名企业导师,培养2000余名工程硕士博士,建设一支71人的职业化技术经理人团队,引入204只种子天使基金、317家金融机构,转让许可专利1400余件,孵化科技型企业214家,引进“校招共用”高层次人才324人。

记者:这次参加中关村论坛年会,有什么令您印象深刻的事情?

张立群:在3月29日的第十四届“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颁奖典礼上,中国科学院院士、我校教授徐宗本荣获吴文俊人工智能科技成就奖。他是今年全国唯一获得该奖提名的人。

“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被誉为我国智能科学技术最高奖,是人工智能领域的最高荣誉象征。吴文俊人工智能科技成就奖是该技术奖中最有含金量的奖项。

西安交大在人工智能领域一直处于研究与应用的最前沿,获批人机混合增强智能全国重点实验室、大数据算法与分析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人工智能产教融合创新平台等多个国家级平台。学校将2025年定为“人工智能赋能年”,启动实施“人工智能先导计划”,开展AI+“专业、课程、教学、学习、评价、资源、平台”七大工程,全方位打造AI赋能教育的新生态。

希望西安交大全体师生以徐宗本院士为榜样,精勤求学、敦笃励志、果毅力行、忠恕任事,成为对国家、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原文刊登于2025年3月31日《陕西日报》3版

报道链接:

https://xzzsx.sxdaily.com.cn/app/template/displayTemplate/news/newsDetail/902469.html?isDigital=true&isShare=true


文字:陕西日报记者 郭诗梦
编辑:徐琛

关闭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