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网首页>今日交大>正文
今日交大

“青春之我 微言中国”西安交大西迁精神学生微宣讲团

开启西安市中小学系列宣讲活动

日期:2018-05-16 09:43 浏览量: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在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专门谈到青年的使命担当。5月14日下午5点,西安交通大学西迁精神学生微宣讲团应邀在西安市第85中学学术报告厅为近300名高一学生举办宣讲会,由交大的青年学子向西安市第85中学的青年学生们讲述交大的校史故事和西迁精神,展开一场青年人之间的思想交流碰撞。

本次活动由西安市教育局与西安交通大学共同举办,西安市第85中学承办。本场西迁精神微宣讲活动由西安交通大学党委宣传部陈晨、研工部高健雪两位老师带队,6名微宣讲团成员参加。西安交通大学党委宣传部副部长李重、西安市教育局稳安办副主任费占科、西安市第85中学德育处副主任王华出席活动。活动由西安市第85中学高一年级组长欧晓斌主持。

活动伊始,欧晓斌向现场师生介绍了习近平总书记对交大“西迁精神”的重要指示、“青春之我 微言中国”学生微宣讲团队和本场宣讲活动的三位主讲人情况。

来自西安交通大学电气学院的博士生刘凡首先带领现场师生观看讲述交大西迁精神的视频短片《永远飘扬的旗帜》,短片放映后,现场掌声雷动。在西安市第85中学师生的热烈掌声中刘凡以“胸怀大局,一路向西”为主题,从南洋公学到交通大学再到如今的西安交通大学,将交大校史,尤其是西迁历史娓娓道来。讲到交大在20世纪50年代的西迁史,刘凡对“为什么要西迁?”“为什么要选择交大西迁?”一一向现场师生做出讲解。“交通大学迁校62年以来,累计培养25万名大学生,1/4以上工作在西部;培养出33位院士,有近一半在西部工作。”刘凡以数据向大家展示了交通大学西迁引领和带动整个西部地区教育科技事业蓬勃发展的力量。

来自西安交通大学电气学院的硕士生黄楚珉,结合自己从少年班开始在交大7年的学习经历,以“新时代青年学子践行西迁精神”为主题向现场的师生们分享了3个交大小故事。一是交大人的“扒窗传统”。前有交通大学1956级的学长们早起“扒窗”学习,今有数学建模课上,在校生们因为教室已满而“扒窗”听课。中二1200教室从1956年交通大学在西安开学至今六十多年来,一直处于使用之中,交大人求知若渴的学风传统亦未改变。二是交大学子的“学霸”笔记,前有蒋大宗教授的微积分方程的学习笔记,今有西安交大医学部同学的课堂笔记。三是交大人的“西部情怀”。前有“久愿风尘殉祖国,宁甘药饵送余生。”的赵祖康先生在西部修路救国,今有西安交大建筑学系师生在西部建起一座座“无止桥”。交大人一百二十多年来的建设西部、服务西部、扎根西部的“西部情怀”一直在。

最后一位宣讲人是来自西安交通大学人文学院的硕士生孙竞益,他以“弘扬传统勇担当,争做西迁新传人”为主题从个人感悟,历史行程的西迁以及交大校名的启示三个方面侃侃而谈。孙竞益从交大名吃“狮子头”的由来,讲述了交大西迁过程中厨师、理发师等后勤团队对西迁的支持。“西迁前辈们硬是把这片荒地变成了热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的成果。这种感召力也深深震撼了我。在这幅地图面前的思乡之情逐渐转换为扎根西北、报效祖国的豪情壮志。”孙竞益动情的讲述得到西安市85中师生热烈的掌声回应。孙竞益结合自己的研究方向,从道家哲学的角度分析交通大学校名的含义、交大西迁的意义,并倡导大家学习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宣讲的最后,孙竞益向现场师生们推荐《道德经》一书,希望大家感受中国古人的哲学智慧。

“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从今走向繁荣富强……”微宣讲活动在全场师生起立合唱《歌唱祖国》的歌声中渐入尾声。在活动最后的互动交流环节,西安市第85中学的学生们争先恐后向交大的三位宣讲人提问,发表自己的感言。高一1班的常志杰表示,自己最受触动的是“交大总能在国家最需要的时候站出来”,他认为西迁精神是“为大家、舍小家的胸怀大局”,自己要努力学习成为一个有文化、有知识、有能力的人,为国家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

西安市第85中德育处副主任王华称,“我们很需要这样一场充满正能量的讲座”,她表示自己听了宣讲深受感动,“胸怀大局,无私奉献,弘扬传统,艰苦创业”的西迁精神正是青少年们必须承担的历史使命与责任,西安交通大学学生们的宣讲活动对85中学生们树立理想,更好地为祖国、为家乡服务起到了很好的榜样和激励作用。

“青春之我,微言中国”系列微宣讲活动旨在鼓励青年人不忘初心,主动担当,牢记使命,勇于创新,争做西迁精神新传人。本场活动是西安市教育局联合西安交通大学在全市中小学中开展西迁精神微宣讲活动的第一场,后续活动将在西安市各中小学全面展开。

文字:筑梦社 王美霞
图片:筑梦社 李斌
编辑:星 火

关闭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