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4日上午,由西安交大学生微宣讲团(筑梦社)联合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讲师团、复旦大学博士生讲师团、南开大学爱国奋斗精神宣讲团、兰州大学“青马”宣讲团以及延安大学“圣地星火”学生宣讲团开展的“爱国奋斗跟党走——高校青年爱国奋斗故事汇”顺利举行。本次宣讲会由西安交大学生微宣讲团团长巩倩倩主持,近10000余名师生线上观看直播。


北京大学 郭源

来自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讲师团的郭源,以《忆往昔春风化雨,看今朝桃李芬芳——百年前的北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究会》为主题,讲述100年前李大钊、邓中夏、高君宇等有志青年,为学习、研究和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专门创办北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究会的故事。回望过去,铭记先辈遗志。他还以总书记写给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全体“90后”党员的回信,激励年轻一代争做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新时代青年,有一份光,发一份热,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熊熊烈火燃烧起来。
复旦大学 董树婷

来自复旦大学博士生讲师团的董树婷,以《传承红色基因,讲好红色故事》为主题,讲述复旦大学老校长陈望道翻译《共产党宣言》首个中文全译本的故事。“蘸着墨汁吃粽子、还说味道很甜”,老校长对党忠诚,爱国荣校,追求真理,改造社会的精神成为复旦人血液中一脉相承的红色基因。她讲道,“无论是陈望道还是一个个留在复旦校史中的鲜活名字,都是复旦师生救国、报国、强国、爱国精神的缩影。”这种渗透于每个复旦学子血液中的红色基因,成为复旦人奋斗的精神动力,激励时代青年砥砺前行,不断奋斗。
南开大学 阿斯哈尔·努尔太

来自南开大学爱国奋斗精神宣讲团的阿斯哈尔·努尔太,带来《携父志,筑理想书写不悔青春篇章》主题宣讲,讲述分别发生在父亲、自己以及南开人身上“三个选择”的故事。他讲了年仅29岁的父亲作为一名反恐警察,为抢救受伤的战友选择挺身而出,不幸倒在血泊中的英雄事迹。从一开始对父亲做出这种选择的不理解,到自己心中萌芽爱国种子,做出参军选择时,才真正明白父亲的伟大。“有国才有家”,无数南开学子前仆后继,艰苦奋斗,用自己的青春和热血为党和人民奉献着自己的力量,这就是南开学子的选择。
西安交通大学 李田甜

来自西安交通大学学生微宣讲团的李田甜,以《向西,向远方:一曲爱国奋斗的礼赞》为主题,带领大家重温西迁历史,感受西迁老前辈胸怀大局、心有大我的爱国精神,艰苦创业、玉汝于成的奋斗精神,扎根实际、勇攀高峰的创新精神以及公而忘私、埋头深耕的奉献精神。正如总书记所指出的,‘西迁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精髓是听党指挥跟党走,与党和国家、民族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一代又一代交大人在这种精神的指引下,始终秉承着爱党、爱国、爱人民的高尚情怀,将爱国情、强国志转化为报国行,为祖国和人民贡献自己的力量。
兰州大学 冯语凡

来自兰州大学青马宣讲团的冯语凡带来的宣讲主题是《以青年磅礴之力,铸坚守奋斗之魂》。青年的样子,就是中国的样子。101年前,一批爱国青年挺身而出,救亡图存,奏响浩气长存的爱国壮歌;101年后,一批青年主动请战,抗击疫情,谱写青春战“疫”的爱国故事。她以两位兰大校友郑国锠和刘铭庭为例,讲述兰大人为党和人民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爱国故事,并勉励新时代青年继续传承“五四精神”,不负青春,不负韶华,做爱国奋斗、勇挑重担的青年人!
延安大学 薛赟

来自延安大学圣地星火学生宣讲团的薛赟带来《弘扬延安精神,做新时代有为青年》宣讲。“陕西是根,延安是魂,延川是我的第二故乡。”总书记在梁家河的七年知青岁月,体现着信念坚定、求真务实、勇于担当、乐于奉献、善于创新的延安精神特质,是践行延安精神的生动典范。她还讲到以路遥为代表的延大校友、奔赴武汉支援的医护人员以及志愿参与疫情防控的延大青年学子,他们是践行延安精神的现实榜样。延安精神作为砥砺青年爱国奋进的精神补给站,激励广大青年学子胸怀远大理想,把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中,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练就本领,勇于担当。

在观看宣讲的过程中,同学们积极热议,以弹幕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感想和看法。精彩的宣讲感染着参与听讲的同学们,他们纷纷抒发自己的心声,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
西安交通大学闫天怡同学说:“本次联合宣讲在五四青年节这样一个特殊的节日,令人感触颇深,感慨万千。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通过六位宣讲人的宣讲,我明白新时代青年人身上所担负的责任与光荣。正如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一般:让青春在党和人民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
西安交通大学赵歆可同学表示:“五四已经过去一百多年了,但五四精神依然飘扬在今天的神州大地上。这次联合宣讲,我又一次深刻感受到了五四精神所蕴含的磅礴力量。其中,田甜姐的讲述令我印象尤为深刻,交大西迁人的故事,奏响的是一曲爱国奋斗的礼赞之歌,听完这次联合宣讲后,爱国故事一定能激起我奋斗的共鸣,坚定我们砥砺前行的初心。”
西安交通大学石凯中同学听了联合宣讲,感慨颇多:“各高校都蕴含着红色基因,渗透着家国情怀。交通大学服务大局毅然西迁,向西再向西让人敬佩;北京大学欲救民族危亡,率先成立马克思主义学说研究会,积极传播马克思主义学说,探索救国之道让人振奋;复旦大学陈望道校长翻译《共产党宣言》为中国带来希望之火,敢为人先追求真理让人折服;兰州大学坚守西北,在艰苦的条件下潜心科研,获得许多重大科研成就让人感动;延安大学传承红色基因,在历史发展当中积极践行延安精神受人尊敬。当代中国青年,特别是接受高等教育的青年自当传承和践行这种红色精神,以国家发展为使命担当,与祖国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奋斗在国家发展和建设的一线,在国家和民族发展过程中留下自己的痕迹。”
西安交通大学帕孜丽亚·吾布力阿西木同学说:“疫情的雾霭消散,在阳光明媚的五月天我们迎来第101次五四青年节。从历史红色的共产主义革命到如今白衣天使之战“疫”,一代代青年用心血谱写新时代的凯歌。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比一代更强。我们新一代青年站在历史与未来的交界点,感恩前辈们的馈赠,会以爱国奋斗精神武装自己,时刻准备接受新时代的洗礼。作为一名西安交通大学学子,我将在西迁精神的引领下要求自己本领过硬、信仰坚定,为祖国的未来奉献我的青春!”
北京大学杨光同学表示:“百余年风雨历程,百余年追求探索。回首历史,我国革命建设历程中始终都有青年人奋斗不息的身影;立足当下,青年人将个人命运融入国家复兴的洪流中,以自身独特的方式展现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面向未来,青年更要把炽热的爱国热情转化为爱国强国的实际行动,传承五四精神,弘扬五四精神,用青春点亮人生。”
北京大学李艳同学说:“五四精神是五四运动留下来的宝贵财富,更是当代青年上下求索、砥砺前行的精神指引。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青年始终是社会进步和前行的重要推动力量。作为新时代青年,我辈更当秉承先辈遗志,勇立潮头,扎实理论基础,练就过硬本领,书写绚丽的青春篇章。”
复旦大学许雨婷同学说:“北大青年人创立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复旦老校长陈望道翻译《共产党宣言》,南开的青春之花、兰大的西北胡杨、延大的延安精神、交大的西迁精神,在历史与现实的交汇中,青年人的理想与信仰、朝气与活力跃然眼前。青年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青年强,则国强。我们青年人应当不惧风雨,勇担重任,坚定初心,爱国前行。让那些口口声声说‘一代不如一代’的人看到我们作为‘后浪’的力量与担当。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通过聆听这一个个爱国故事,我感到备受鼓舞。其中印象最深刻的是两个词:奋斗和担当。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一百多年前的青年前赴后继,用爱国行动挽救民族危亡;而现在,则是我们这代青年人展示青春活力与青年力量的时候。我们应该紧紧跟随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定信念、不忘初心,砥砺奋斗。
复旦大学詹磊同学表示:“青春由磨砺而出彩,人生因奋斗而升华。作为青年学子,我们要传承百年五四精神火炬,发扬艰苦奋斗光荣传统;始终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忠于人民忠于党;也要努力学习专业知识,用过硬本领服务祖国建设。作为一名积极入党的共青团员,我需要以高标准要求自己,提升政治素养、丰富自我羽翼、担负责任使命。不仅要利用在校的时间砥砺专业本领、锤炼心性与意志,也要在今后的工作实践中将自我奋斗与国家发展结合起来,将小我融入到大我之中。个人的命运离不开国家的命运,个人的发展同国家的发展紧紧相连,在个人理想实现的路途上要时时抱有心怀天下的家国情怀。”
南开大学蔚晨阳同学说道:“时代在变,旋律在变,青春的真谛也在变,然而有些东西却是不变的。奋斗,拼搏,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新时代,青春是把个人理想与强国建设紧密结合的强大精神支柱,亦是把个人奋斗和民族复兴紧紧联系、创造中国美好未来的巨大精神动力。作为当代军人、作为南开学子,我始终牢记习主席在视察南开大学期间对南开师生的寄语:‘我们要把学习的具体目标同民族复兴的宏大目标结合起来,为之而奋斗。只有把小我融入大我,才会有海一样的胸怀、山一样的崇高。希望你们脚踏实地,在新的起点做出你们这一代人的历史贡献,成为南开大学新的骄傲。’青年朋友们,爱国不是空谈,实干才能兴邦,我们这一代的青年人要把实现自身价值同强国使命结合起来,不懈奋斗。牢记领袖嘱托,建功新时代,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接过新时代的接力棒,拥抱新时代,奋进新时代,创造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光辉业绩。”
南开大学木拉丁同学说:“从五四运动发端的年代到国家危亡、敌寇入侵的年代,再到在改革开放,创业创新的现在,五四精神的传承和延续正是一代又一代中国新青年的奋斗史。从林觉民做《与妻书》时的决绝,到“男儿何不带吴钩”“誓扫胡尘不顾身”,到远渡重洋千里迢迢回国效力的南洋机工,以弱击强血洒长空终不悔的空战英豪,再到携笔从戎戍守边疆的大学生士兵,缉毒犯捣窝点的缉毒警察。从新青年们为德先生与赛先生秉笔直书时的风骨,到铁军战士高喊“打倒列强除军阀”屹立武昌城头的英姿,再到中国制造扬名域外、青年志愿者的援手、揭穿黑幕的记者手中之笔。从爱国学生在天安门前的怒吼,到救亡图存、保家卫国,再到运动健儿赛场扬名。无数默默无闻建设祖国建设家乡的好青年们和一代又一代中国青年们无处不在挥洒青春汗水。”
兰州大学温鑫同学说:“五四运动以来的青年运动史,是中国青年一代又一代持续奋斗、凯歌前行的101年,是中国青年用青春之我创造青春之中国、青春之民族的101年。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汇聚中华民族穿越风雨、走向复兴的不竭动力,谱写一曲曲感天动地的青春乐章。站在历史新的时间节点之上,我们青年一代更要不辜负时代赋予的使命,奋力向前奔涌,凝聚起属于青年一代的磅礴力量,绽放装点祖国大好河山的青春之花!”
兰州大学周永竹同学深情地说:“站在2020年的新起点上,北京大学的郭源同学带我们回望1920年马克思学说在中国的萌芽,拥有新思想的先进青年就此觉醒。‘亢慕义斋’作大厦以蔽天下寒士,沙滩红楼的教室成为中国爱国青年研究共产主义的摇篮。传承红色基因,复旦大学陈望道先生秉持‘活着一天,就要为党工作一天’的坚持,潜心译制《共产党宣言》,‘茅屋里求学,战火中教书’。杨西光先生、夏征农先生坚定推崇‘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为青年人指明方向。南开大学兵哥哥动情讲述自己的故事,从父亲的壮烈牺牲,到子辈坚定为人民服务,中间不乏误解与埋怨,但国事当前,一切只为祖国,这就是一代代人的选择与坚守。提起青年与奋斗,西迁的故事绝不会缺席。从上海到西安,一路上西安交大留下无数为民族而生、勇挺大西北的“西迁精神”。胡奈塞提出‘爱国不是选择项,奋斗永远进行时’。无数兰大人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热爱祖国是我们每一位青年人的责任’‘我们年轻,我们上’,以青年蓬勃之力,筑坚守奋斗之魂。延安大学宣讲团还带我们回到革命圣地,再现习主席的第二故乡和他艰苦奋斗的七年知青岁月,再奏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爱国奋进的时代强音。”
延安大学邓楠钊同学说:“谈起延安,激荡的延河水,巍峨的宝塔山,雄壮肃穆的黄帝陵,无一不给我们深刻的记忆与回想。而此次,通过薛赟同学的宣讲,我们又得以看到一个非比寻常的延安。总书记在梁家河的七年知青岁月,用他的青春年华为我们展现继承和发扬延安精神的现实榜样,信念坚定、求真务实、勇于担当、乐于奉献、善于创新,这是总书记身上的特质,也是延安精神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体现,给我们以模范,引领我们学习。100位为改革开放作出杰出贡献的改革先锋,从我校知名校友何载与路遥前辈,到如今我们身边的亲密同学刘宇豪和李飞宏,用他们的不懈奋斗,催我们前进,鼓励我们开拓进取。我们如何在延安精神中汲取精神养料,做一个爱国奋进的好青年?胸怀远大理想、坚定为民信仰、勇于挑起担当,我相信,心怀爱国情怀焕发青春光彩,中国的康庄大道必然前程似锦,青年的未来定将一片光明!”
延安大学蔡文茜同学表示:“今天的我们是‘后浪’,是被‘前浪’注视着的‘后浪’。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路,每一代人的责任都是具体的时代赋予的。今天的我们要学习,学习‘前浪’中流击水的勇气,学习‘前浪’跟党走、为人民的抱负。站在‘前浪’激起的时代洪流中,我们是这个国家最好的风景。对于我来说,立身为公,弘扬延安精神,扎根社会与人民。作为小小的‘后浪’,在又一年对‘前浪’的崇敬中,我也想要在今后更加拥抱世界,激流勇进!”
青春由磨砺而出彩,人生因奋斗而升华。总书记寄语新时代青年,“要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坚定理想信念,站稳人民立场,练就过硬本领,投身强国伟业,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前进姿态,同亿万人民一道,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长征路上奋勇搏击。”希望广大青年以总书记寄语为指导,从此次“爱国奋斗故事汇”中汲取精神力量,在新的历史征程中奏响属于我们的青年战歌。
以此次宣讲为起点,西交大学生微宣讲团将继续携手更多兄弟高校宣讲团、讲师团开展“爱国奋斗跟党走”系列相关活动。聚青年之火,燃时代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