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网首页>今日交大>正文
今日交大

【实践在路上】分级诊疗调研小组研成果初展

日期:2016-07-15 08:29 浏览量:

作者:建立分级诊疗制度,是合理配置医疗资源、促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的重要举措。然而,网上搜索到的信息显示出的有关分级诊疗的实施现状和普及程度缺失不容乐观。由于信息模糊,抱着“实践出真知”的态度,启德书院分级诊疗调研小组于7月3日正式展开了调研。

社区医院—身边的医疗服务体系

按照从低级到高级,从分散到集中的调查理念,调研小组前往永松路和电子城二十所社区卫生服务站,从患者和医疗工作人员两个方面,按分发填写问卷、攀谈询问、总结分析数据三个步骤,借以问卷音频视频等多重媒体方式就分级诊疗相关问题进行了调研。

在社区医务工作人员及患者的热心帮助下调查顺利的展开,在对两家不同地段的社区医院进行调查后,我们对分级诊疗在社区医院的实施和普及情况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首先,从患者的角度。可以看到,虽然来社区诊所就医的患者并没有太过于迷信大医院,愿意“小病社区”,但患者对社区诊所的就医环境和医疗水平仍抱有怀疑。同时,绝大多数患者并不清楚何为分级诊疗以及分级诊疗的普及对于患者就医的好处。因此,在条件允许且机会适合的情况下,我们希望能开展相关宣讲或发放相关科普传单,让更多的人了解分级诊疗。

其次是医生。通过相关医务人员对问卷的填写以及我们和其的交流,我们发现收入低,权限小(很多药品社区医生没有资格开),病患少及发展前景不好是许多医生不满社区医院就职的主要原因。

社区医院虽然相对简陋,但却一定程度上为相应社区群众看小病提供了便利。

 

县级医院—乡县必不可少的医疗体系

伴着熙熙攘攘的人群,听着火车的轰鸣声,我们一行人一路向西来到了三原县医院,展开了分级诊疗调查第二步---县级医院的调研

虽然在县级医院患者数量有保证,可患者调研这一环节也恰巧是调查时的问题所在。与社区医院就诊的患者不同(更为详细的区别还会在后文叙述),来县级医院就诊的患者多是本县的或是周围县乡的农民。相对较低的文化水平导致了他们对一些问卷的问题难以理解。针对这一问题,调研小组没有抱怨而是即使调整了问卷调查的形式即变“患者自读自填”为“调研小组成员边解释患者边填”。比如,对于许多患者尤其是上了年纪的老人,“分级诊疗”这一名词显得过于抽象,因此我们便将其解释为“小病小医院,大病大医院”。以简单却不失精髓的话语讲解,既从一定意义上起到了宣传科普分级诊疗的作用,有推进了调查的进行。

值得一提的是,对于县级医院医生的调研有了很大的进展。在了解了我们是临床规培的学生后,或许是出于对后辈的照顾之心,许多医生为我们分享了他们在基层工作的经历。这其中有平平淡淡的叙述,有对乡里乡亲的热情也有对生活的抱怨和对工作和就业前景的心酸。

资料掌握了不少,同学们理应高兴,但在听了医生对于基层医疗的现状的叙述后,调查小组成员并不开心,同时也第一次产生了分歧。有人认为基层医生收入低,群众满意度不高发展前景不好等问题是医生水平所限不能一味埋怨制度和社会,有人则认为即便如此也应保障医生的收入,毕竟若是连最基本的生活收入都无法保障,基层医疗和分级诊疗结合的推行会更难。从某种程度上说基层医生的确应当提升自己的医疗水平,但同时社会各界也不应当仅仅把分级诊疗的重点放在利民上,也应关注分级诊疗的另一参与者即小医院的医生的利益。

县级医院是周围乡县必不可少的医疗体系,也是分级诊疗实施的重中之重,具有不可忽视的地位。

比较中见真知— 社区医院与县级医院的异与同

单一的看社区医院或是县级医院的意义不大,但是若是将二者比较而观之则能有许多新的发现。

首先是二者的相同点。不论是县级医院还是社区医院,作为基层医疗其医疗水平、药品的种类齐全程度及医疗环境必定不如三甲医院,而这也正是许多患者迷信大医院以及对基层医院信任度不高的一个重要原因。而且在做调研时我们发现,分级诊疗的普及度并不高,不仅是患者有些在基层工作的医疗工作者甚至都对分级诊疗不甚清楚。虽然待遇及医疗环境这些问题是仅仅作为学生的我们无法改变的,我们也无法在短时期内让政府颁布什么政策,但是我们相信通过我们的调查和宣传可以让更多的患者能够更好识分级诊疗,正确地看待医疗水平低下等问题中存在的客观因素,而非一味抱怨。

其次是二者的不同点。从调查对象来看,社区医院和县级医院的患者有着较大的差别。县级医院的患者一般来自周边县乡且以农民为主,其知识水平较低且多并未享有医疗保险;社区医院的患者多是对应社区的家属,知识水平相对较高,享有医疗保险,其看病就医也相对容易,选择性也将为广泛。就就医环境而言县级医院承担范围广,运作时间久,其人流量大,就医环境也普遍好于新起步的社区医院。

通过初期的调研,可以看到分级诊疗还有很远的路要走,需要政府,基层医疗,大医院,医患等多方共同努力。接下来的调研启德分级诊疗调研小组希望也将努力深入我们的调研,进一步深挖问题,剖析原因,并走访三甲医院及其医联体医院,和相关负责人员交谈,多角度了解宣传分级诊疗。

行知结合,思与做,以己之力推进分级诊疗,从调研出发,实践在路上!

文字:张瀚昭
编辑:董 喆

关闭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