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网首页>今日交大>正文
今日交大

【中国青年网】从“应试”到“应用”

西安交大研究生英语学习“活”起来

日期:2019-12-19 15:46 浏览量:

今年的全国学术英语会议上,来自西安交通大学的硕士研究生孙天旭获得大会宣读一等奖。由开始时阅读英语学术文件的“小白”,到如今在全国学术英语会议上崭露头角,孙天旭认为“这得益于英语课堂上的充分锻炼”。

“双一流”建设对高校研究生的国际化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让研究生英语学习告别传统的应试教育?2018年6月,西安交大启动了研究生英语教育教学改革。

这一改革,遵循“学以致用、以用促学、能力为重、效率为先”原则,努力构建课内授课与小班实践、自主学习、第二课堂有机结合的教学模式和考核体系,以应用能力培养为导向,实现“以教师为中心到以学生为中心”“知识传授到能力养成”“单一课堂教学到多学科、多环境协同育人”的三个转向。

改革推进1年有余,成果初步显现。

“我们的英语课教师,有外语学院教师、外教,还有学院专业教师,三者讲授各有重点。”孙天旭告诉记者:外语学院教师讲通用论文写作框架;外教讲西方文化、地道的表达交流方式;学院专业课教师讲基于计算机学科特色的论文写作,及学术报告相关要点。

改革推行“32+16+16”学时构成模式,即32学时的外语学院英语教师课内授课、16学时的各学院专业老师授课、16学时的外教小班实践。其中,后两者共同构成小班实践环节。

变压器的温度变化规律、气候变化统计的算法优化……这些不是专业课学习内容,而是研究生英语课程的研究项目,学生们不仅要用英语查文献、写报告,还要进行课堂演示。“改革中,研究生英语教学不再单纯以词、句、段或表层的听、说、读、写等语言形式的教学为主,而是以培养语言为载体的综合学术素养为教学内容和目标。”授课教师吉乐表示。

为检测改革效果,课程考核方式也有了变化:传统的结果性考试,被分解为阶段性过程考核,“临阵磨枪”不再管用。

外语学院副院长王华教授告诉记者:英语课程考核有详细的打分量表,期末根据标准进行考核总评。学生还可以根据标准进行自评和互评,减少了教师主观评分的随机性,也避免了考试成绩的单一决定性。

自改革全面推行,西安交大已有4000余名研究生接受改革教育。未来,学校将大力推进语言实践中心建设,完善小班实践模块,尽快建成新媒体语境下的新型研究生英语教育教学模式。

文字:孙维茁 中青报 孙海华
编辑:腾飞工作室 邓茹菲

关闭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