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3月25日晚七点,仲英书院第63期蒲公英讲堂在主楼C106拉开了序幕。本次讲堂由西安交通大学DJI俱乐部的同学们担任主讲,他们分别从社团比赛、机械设计、人工智能等方面与同学们进行了分享。
王骏逸同学向大家介绍了社团的组成与建设,他提到了初期建设时的种种苦难。一群有兴趣的人聚在一起,面临着没有场地和资金的困难,由一个地盘,一个发动机,再到一支机器人战队,他笑着谈起这些曾经的迷茫与困难。而后,他分享了许多去年比赛中的趣事,队员们如何与看门的老大爷斗智斗勇,深夜潜进比赛场地加练;比赛出现意外时,校友前辈们如何耐心地提点他们;当在全国赛中遭遇不公待遇,他们暗地里如何神伤落泪。“虽然去年全国赛成绩并不好,但来年我们会做得更好。”他充满信心地说。

仲英书院大四的杨雨霖同学从机械设计的角度向同学们解释了机器人的构造,“机械,源于希腊语,寓意‘奇妙的设计’”。从中国古代的诸葛连弩、地震仪、九连环,到队员们亲手打造的机器人的一系列工作原理,他娓娓道来。他笑称身为机械组的自己专干苦力活,“平均我们每个人都要拧一千多个螺丝呢”。同时,他表达了对新成员的期待,“如果你有想法且吃苦耐劳,我们机械组的大门时刻为你敞开。”
孟国涛,认为DJI这个科技类社团给了他实现自己想法的舞台,非常感激。同时,他从走棋网络(policy network)、快速走子(fast rollout)、估值网络(value network)、蒙特卡罗树搜索(monte carol tree search,MCTS)等方面解析了这段时间大热的“人机大战”。他也向在场的同学们介绍了他的学习方法——“Coursera”。通过这个在线平台,他接触到了许多关于人工智能与无人机的最前沿的信息。而后他补充了一些无人机的工作原理和应用前景,他丰富的肢体语言也进一步点燃了现场气氛。
张振文同学,以一名大一新生的身份,破格成为正式队员。他表示,最初进入社团时,由于身边都是硕博的大牛,自己有点“心里发怵”。但在学长学姐的耐心引导下,从最初的“工图都没学完,要我去设计个车,根本不可能啊”,到沉下心来的“那我就学呗”,再到第一次用电脑软件画出一个零件图的感动,他的经历也赢得场下观众的阵阵掌声。
在讲座的最后的环节,观众参观了他们去年参赛的机器人,当它运行起来时,人群中爆发出阵阵惊叹。同时,同学们也表现出对机器人赛事的高度关注,与四名队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