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网首页>今日交大>正文
今日交大

【实践在路上】建立医生与患者沟通信任的桥梁

日期:2016-08-05 21:51 浏览量:

七月中旬以来,暑期实践分级诊疗落实情况调查团走访了一系列大医院及社区医院,听群众心声,深深体会到医患间信任的重要性。

从群众出发,是分级诊疗制度落实情况调查团的宗旨。所以,作为中期实践的第一步,七月中旬,我们暑期实践小组首先调查分级诊疗制度的公众知晓率,利用周末时间以问卷调查的形式对群众进行采访,主要采访地点有交大一附院,交大二附院,口腔医院,汉唐书城以及省图书馆。

在为时六天的接触中,听到最多的声音就是群众对于基层医院的不信任。

7月16日早上八九点钟,在一附院骨科等候区采访时,一位叔叔脸上担忧的神情最令组员们印象深刻。他讲到:我们很多人对基层医院不信任,害怕小医院看不好,耽误病情,甚至误诊。这种情况我也亲眼见过,我们那里的一个小诊所就出现过医生误诊,最后导致病人死亡,真是令人不寒而栗啊!此时很多人都表示认同,大家三三两两的交谈起来,大致的观点就是觉得基层医院水平就是有限,不如这些大医院,并且地方医院的医生、护士服务态度不好。

临近吃饭时间,人渐渐少了起来,一位老爷爷在等候区看着书,我们组员打趣说:“走,去采访学富五车,才高八斗,满腹经纶的爷爷!”走到老人身边,他立即放下书亲切地与我们交谈。“现在百姓对民营医院越来越不信任,一方面是那些医院医生、设施都不好,还有就是这些医院为了赚钱,医生过度诊疗、过分开药,百姓看清后都渐渐不愿意去这些医院了。其实大医院和小医院看病价格出不多,在大医院能看好,心里踏实!”

群众的不信任,在我们看来可能就是制约分级诊疗制度推行的最大因素了。我们也非常想知道医护工作者对此事的看法,于是,中期的第二步就是走访医院。借着去医院走访的机会,我们向许多医生反映了这个问题并寻求他们的看法态度。

团队在一附院

七月底,天空分外的蓝,暑期实践分级诊疗制度落实情况调查团来到小寨社区卫生中心,继续我们的暑期实践之路。

出乎我们意料的是,他(多年在小寨社区医院一直默默奉献的一位医生)并没有因此而气馁或者抱怨,他所坚信的是:“信任是一点点建立起来的,群众现在不信任我们,还是我们的技术水平不够,我们需要做好的就是每天的一点一滴,治好小病,做好诊断,这样病人们不至于手足无措,遇到大病去大医院不知道该怎么做!”

他对于行医,对于病人有着一颗赤子之心,默默奉献,无怨无悔。

“在这里工作了这么多年,我哪里也不想去。”在谈到问卷中关于是否愿意在基层医院工作这一问题时,他坚定地说道,脸上洋溢着自豪与喜悦,我仿佛看到了他稀疏的发脚里隐藏着的知识与青春。

大多数基层医护工作者都持相同的看法,即现在他们实际遇到的很大问题,就是群众对于基层医院的不信任。而对于分级诊疗制度,大家都抱有很大信心:大医院治大病,小医院治小病,未来基层病人增加,这是一种社会总体趋势。相信在政府,医院,群众的共同努力中,一定能实现“小病不出村,常见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县,急、危、重症和疑难杂症不出省”这一目标,为人民带去福利!

暑期实践在七月艳阳天,骄阳似火,体感气温达35摄氏度以上,每个队员都汗流浃背,但没有一个人抱怨,调研过程中也遇到种种困难,但我们不怕,因为我们心中有力量,脚下有阳光!正如第一次见面时有位成员说:“我们都是有野心的人”,是的我们有信心,有恒心,有诚心,有野心。支持我们野心的,便是一次次实践后的收获与提高。此后,我们还去了很多医院,大医院如省肿瘤医院,人民医院等;小医院如文艺路建筑科大社区医院,等等,无论是医生还是患者,都非常热心的给予我们支持,讲述了很多自己的看法与建议,让我们组员收获满满,激励我们一路向前!在暑期实践之路上一路向前,在漫漫人生路上更是坚定坚定勇毅。

在这里,我们还想呼吁大家对于基层医务工作者多一些信任。多一点信任的目光,脚踏一方信任的净土,就可浇灌出人生最美丽的花朵,就造起人生坚不可摧的铜墙铁壁。

他们在选择医生这个职业时,一定也是怀着莫大的赤子之心吧;他们在挑灯夜读的夜晚,一定也是一遍遍默念医学生誓言吧;他们在选择安然工作于社区医院时,也是含泪折起了自己高飞的翅膀吧……那不妨多给他们一些信任,信任别人的善良是自己善良的明证。

文字:医学院 谭伟娟
编辑:董 喆

关闭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