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西安交大仲英书院赴陕西省延安市等红色寻访团一行六人来到了西安市,走进了古城的红色基地。按照计划,我们来到了位于西安市建国路上的西安事变纪念馆。虽然与市中心相距不远,这里却没有沾染多少浮华,历史依然留在人民的心中。
进入纪念馆,左手边与右手边分别是警卫人员的居所、张学良将军居所以及中共代表人员的临时居所,分别是三座样式相似的三层小楼。中共代表人员周恩来等人的居所位于东部,第一层是陈列室,二层与三层是代表们的临时居所,居所内部是难以想象的简朴,除了必要的床与书桌,没有其他多余的家具,朴素如初。 张学良将军旧居位于中部,一楼已经改成了陈列室,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还我河山”几个字,当时东北地区已经被日军占领,东北出生的张将军对入侵的日军有着更深的仇恨,正是如此的家仇国恨让他选择了团结内部,一致对外,从而揭开了全国抗日救亡事业新的一页。

二楼陈列着张学良与周恩来曾经洽谈的地方,就是在这里,达成了抗日的共识,逐渐形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三楼是张学良与其夫人的起居室,以及张学良将军的办公室,与前面中共代表的居所相比略显豪华,但基本上都是日常用品。张学良将军一生为中国革命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到了晚年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回到大陆,回到那魂牵梦绕的故乡。

小队在西安事变纪念馆
离开西安事变纪念馆,没多久我们来到了位于北新街七贤庄的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这里比较完整地保存了抗战时期八路军在西安开展工作、学习生活的状况。在这里我们主要参观了旧址,旧址包括七贤庄第一、三、四、七号院。
一号院是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驻陕办事处主要办公地点。三号院是统战科旧址,办事处通过各种途径,采取各种方式,开展广泛的统战工作,为宣传抗日做出了巨大贡献。
在三号院的救亡室,我看到的是当时中国红色革命力量的坚韧与挺拔,在那个民族危机空前的时代,多少志士仁人不挠地追逐着梦想,多少有理想者为此抛头颅,洒热血。四号院是经理科旧址,经理科采办的物资涉及被服、卫生医疗器械、通讯器材、粮食、种子、机械、金属材料、化工原料及生活用品等,尽可能地满足了八路军和陕甘宁边区的需要。当时物资贫乏,不能生产的就要靠自己动手,没有条件就自己创造条件。反观现在,物资条件丰富,可不知多少人忘记了艰苦奋斗的精神,忘记了当初的信誓旦旦,忘记了曾经的凌云之志,我们是时候将革命者不朽的精神传承下去了。
七号院是联合招生委员会旧址,八路军驻陕办事处在七贤庄的7号院,组织抗日军政大学、陕北公学、安吴青训班等学校成立“联合招生委员会”,圆满完成了为中国共产党输送“新鲜血液”、壮大革命力量的艰巨任务。那艰苦奋斗的精神应该被历史铭记,更应该被代代相传。

小队在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
纪念馆所纪念的不仅仅是一些人或是一些事,更应该是这背后的精神,水滴不穿,绳锯不断的民族精神,热爱国家,艰苦奋斗。我们或许没有经历当时的危机,但我们应该有着居安思危的意识,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历史任务,当今的历史任务就是实现复兴中国梦,这需要千千万万华夏儿女尤其是年青一代,挺起民族的脊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