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期有序推进,同大一学子的丰富充实相比,大二学子的小学期更像是玲琅满目的“自选超市”,各学院开设创新前沿讲座、“高大上”的实验室向本科生开放科研训练、“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认识实习等等内容,任由学子按照自己的兴趣与爱好选择。
“大二的小学期是宽而不松,虽然没有太多硬性要求,但是自主选项更多了,都很有吸引力,觉得时间不够用。”能动学院大二学生张豪介绍,除了参加学院的创新讲座和认知实习外,自己还列出了一个涵盖文学、史学、哲学等人文书籍的书单,打算利用小学期的时间扎实提升文理兼修的综合素质。
按需汲养:创新课堂丰富多样
科技写作训练、噪声的作用、让机器人像人一样学习、人类起源解读、校友谈创业系列讲座。主题丰富、形式新颖的创新课堂向全校学子开放,不论是潜心科研的学术派,还是探寻本源的科幻派,亦或是励志成功的创业派,总能找到适合自己那一“款”。

“生命学院提供的是学术前沿讲座,都是国内外知名教授来讲授各自在研究领域的前沿成果,对于本专业的学生来说大大开拓了视野,让我们了解到目前国际上的研究趋势与热点。”医电41的顾铭纯同学介绍,他自己最近参加的讲座都是关于生物科学领域专业知识的,内容很新颖,也不像想象中那么艰深难懂,讲座的参与度非常高。与之相反,机械学院苏航同学没有选择本专业领域的讲座:“我选择都是校友主讲的讲座,他们并不介绍机械的原理知识和研究,而是跟专业有一定关联的行业应用现状,以及以后从业方向相关的内容,提高的不是专业素养,而是综合素质。”

能动学院张豪介绍,能动学院预计进行学科前沿讲座9次,要求大二学生至少参与5次,同学们可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有一个讲座是关于环保项目投标的,虽说与平常的理论学习关联度不高,但在将来工作中一定会接触到,这就是提前打好基础。”
小学期内全校开放基础通识类核心课和选修课程,供全体大二学生自行选修,同往年相比,今年更是加入了网络MOOC的课程类型。MOOC实现了课堂教学的大规模和学生学习自主化。人文学院黎荔副教授开设的MOOC课程《视觉素养导论》等,共有615名同学选课学习,她说:“小学期内学生的活动多样,实践丰富,采用慕课学习,同学们完全可以在主体时间内做其他事情,利用碎片化的时间进行网络学习。”
完善认知:走进企业 探索实验室
根据不同专业的情况,许多学院为大二学子的小学期准备了精彩纷呈的认知实习。大批学子走进陕鼓动力、铜川陕汽、比亚迪、法士特等企业进行以参观和调研为主的短期实践。

机械学院在14级学生小学期教学动员会上指出:“认知实习旨在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观点和工程实践意识,深化对于专业教育、教学目标和过程的理解,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多位参与认知实习的同学表示:“认知实习使我们接触到真实的行业运行,不仅为以后大三正式的实习实践提供参考,也为今后的理论学习找到与行业结合的落点。”

对于想走科研道路的大二学子来说,提前走进实验室进行科研训练,是一次与科研“亲密接触”的好机会。顾纯铭是一位典型的“学霸”,小学期期间,他在仿生工程与生物力学中心参与具体的科研项目训练。“本科生应该走进实验室,因为我们平常学习的都是导论知识,而在实验室里要解决具体问题,不是靠书本教条就可以完成的,更加考验创新性和操作能力。”此外,顾纯铭还报名参加了出国游学交流项目,赴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进行为期一个月的暑期学校学习。
自主规划:我的精彩我做主
除了基本的教育教学内容外,大二学子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兴趣爱好自由选择学校提供的各类型学习及活动平台中。

机械学院学子要集中1-2周到曲江校区机械学院实验室参与科研辅助工作,“提前感受研究生生活”。同时,还可参与工程坊CDIO(工程教育模式)项目,组建工程综合能力竞赛项目队,备战国家及各项赛事。苏航既要参加机械学院的各项训练项目,也积极报名参加了文治书院“送你一个长安”文化体验活动,到美术馆、博物馆等场馆进行文化学习。

与活跃在校内的学子们不同,化工42班的霍雨佳显得有点“特立独行”,他将小学期规划到更广阔的天地中。“小学期应该是社会实践的大好机会,我想充分去接触外面的世界。”纸上得来终觉浅的霍雨佳计划集中完成化工学院基本学习任务之后,到尼泊尔进行为期一月的义工工作,此外他还挤出了二十多天的时间参加暑期军事夏令营,“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小学期提供平台与资源,大二学子们循着特色鲜明的个性化轨迹,演绎着丰富多彩的暑期校园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