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大学素质教育研究分会2020年年会暨第九届大学素质教育高层论坛在洛阳市河南科技大学召开,西安交通大学“大中小幼学生素质教育衔接研究—基于西安交通大学体系的实践”课题组一行近20人在原副校长于德弘的带领下参加本次会议,其中西安交通大学附属小学校长雷玲、副校长张宏燕、科研室主任赵文安、教导处副主任徐剑作为附小课题组成员代表参会。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秘书长姜恩来在开幕式讲话中表示,大学教育不能唯分数论,要将素质教育落实到大学教育之中,大力推动素质教育实践探索和高素质人才培养,要深入研究传播中国素质教育思想和素质教育模式。

在本次大会上,由附小雷玲校长引领和主持的“大中小幼衔接问题的课程建设研究”课题成功立项。该立项课题研究的主要目标是构建适合中小幼素质教育衔接的融国家、地方、校本三级显性课程与学校隐形课程(学校文化品牌、养成教育、社团活动、研学活动等)为一体的深化素质教育的完整课程体系。

西安交通大学教务处通识教育中心樊芃在大会分论坛上分享了“大中小幼学生素质教育衔接研究——基于西安交通大学体系的实践”课题研究中创新人才通专融合培养的研究与思考。附小作为大中小幼衔接中承上启下的重要一环,结合西安交通大学教学改革研究专项项目和附小本次申报立项的中国高等教育协会“大中小幼衔接问题的课程建设研究”,从“养成教育”的衔接问题 、课堂教学内容和方式的衔接、课程建设的衔接、基于互联网 +的课程平台建设等方面进行了实践研究,研究阶段性成果为西安交通大学课题研究提供了丰富案例。

在分论坛中,北京大学原常务副校长王义遒,西安交大原副校长于德弘就大中小幼的衔接以及小学在素质教育中实践的现状和雷玲校长进行了深入探讨,两位学者对基础教育的发展与改革特别关注,对附小未来发展给予了指导和期待。与会代表对基础教育和大学素质教育衔接的难点和关键点关注度极高。分论坛上,雷玲校长从本课题研究中的难点和关键点的突破上,结合课题研究技术路线,从钱学森实验班培养模式、批判性思维培养、3D打印与小学课程融合、人工智能创新教育等在附小的实践情况进行了分享交流。


本次会议共有来自全国知名高校的500余位专家、教授在书记校长论坛、专家学者论坛、教务处长论坛以及六个平行专题分论坛中就新时代素质教育、通专融合培养模式、素质教育与大学生成长等话题进行分享交流,与会代表们在会议中头脑风暴,共话素质教育,让未来更美好。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近日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中再次重申“发展素质教育”,附小将结合“大中小幼衔接问题的课程建设研究”积极发展学生学习兴趣,为中小学养成教育的衔接、课堂教学内容和方式的衔接等方面提供丰富课程资源,助力素质教育深化,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