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1日下午,人文学院2016级新生开学典礼在中二1200教室隆重举行。崇实书院及人文学院领导、教授代表、系所主任、班主任、新入职青年教师、学院行政教辅人员以及2016级273名本硕博新生参加会议。会议由人文学院副院长杨建科主持。
首先,由主持人现场介绍与会嘉宾,并且从学院发展历史、学院领导师资情况、系所与学科发展现状以及国际化特色建设等几大方面介绍了人文学院的最新概况。

伴随着庄严的国歌,开学典礼正式拉开序幕。开学典礼第一项由李黎明副院长宣读边燕杰院长给2016级新生的寄语。尽管边院长现在远在大洋彼岸不能到现场亲自与同学们交流,但他仍然牵挂着他的学子们,写下对新生们的期待与建议。“学院的今天和明天,我们将一如既往,团结协作,群策群力,努力拼搏,使学院成为人才辈出、名师荟萃、教学相长、师生奋进的学术家园。”

会上,陕西省教学名师、哲学系教授韩鹏杰作为教师代表发言。韩鹏杰教授看着台下新鲜的面庞将自己对大家的期许娓娓道来,他送给新同学们三个字,分别是“上”、“融”、“光”,期待同学们在新的人生阶段如鲲鹏般迎难而上,融入社会、融入集体,以及最后的追求光明、为世界之光。随后,陈奇同学作为一名即将毕业的博士和大家分享了自己的所感所获,他特别强调学弟学妹要牢记自己的学生身份,尤其是即将读研的师弟师妹。比起外面多重的诱惑和考验,校园里需要的更多是持之以恒的耐心与厚积薄发的魄力。他希望师弟师妹们能够调整心态、克服焦虑、积攒实力,最终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2016级文科试验班的葛灵涵同学则代表新生,表达了能进入西安交大人文学院学习的欣喜与感慨,并就如何树立目标、找准定位、规划未来的大学生活进行了自己深入的思考。

各系所主任也从系所概况、师资队伍、专业发展、毕业生去向等几个方面向新生介绍了各个专业的情况。哲学系的张帆教授从学科的历史沿革强调了哲学学科体系和人才培养体系的完备性;社会学系的张顺教授则用详实的数据介绍了社会学系的师资队伍情况、学生就业及最新的科研成果现状;中文系张勇副教授从基本概况、师资力量、培养目标以及社会影响力四个方面向大家展示了选择学习中文的魅力及其重要意义;传播学系黄蓉副教授为大家介绍传播学系的特色时说道:“首先我要说三个关键词‘年轻’、‘活力’与‘包容’。”通过对三个关键词的梳理,大家对传播学系有了全新的认识;艺术系的张伏虎教授介绍了艺术系的发展以及艺术系毕业生们大好的就业、创业现状和前景,希望同学们能在艺术系学有所获、学有所成;书法系薛养贤教授极具个人风格,他饱含激情地向大家展示了书法专业的魅力,他希望新生们一方面既可以遵守秩序,另一方面又能够突破定式思维,勇于创新。
最后,人文学院党委书记马晓彬给加入人文学院大家庭的新成员提出四点建议和希望。一是珍惜机遇。本科生高考成功、研究生考研成功、新教师求职成功都是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和付出,能获得今天的求学深造和工作的机会是非常难得的,希望同学们珍惜和把握好来之不易的机会,不忘初心;二是博学善思。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技术的更新周期越来越短,学习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人文学院学科的多样性、哲学社会科学本身的包容性为大家搭建了观点碰撞、思想交融、学科交叉的平台,大家应该广泛涉猎,厚积薄发,主动培养知识分子独具的批判性思维,不断进步、不断提升自我、不断地去尝试、不断地深入思考。三是持之以恒。我们在学习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怎样去克服困难?就需要我们长期的坚守与挑战。四是团结协作。独木不成林,只有团队力量才能让你得到最好的成长,才能得到共赢。马书记强调,人文学院的发展离不开一届届新生的加入,希望2016级新生能在这里开启自己的梦想之旅,瞄准“双一流”,当从自己做起,清晰规划成长,勇于挑战自我,师生共创未来。争取每个人都能给自己的求学生涯画上圆满的句号。

“宇土茫茫,山高水长,为世界之光,为世界之光!”在师生合唱的校歌声中,人文学院2016级新生开学典礼落下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