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网首页>新闻专题>报道专题>双甲子校庆>正文
双甲子校庆

【双甲子校庆】西安晚报:

从黄浦江畔一路向西 “阿拉”扎根西安60年

来源:交大新闻网 日期:2016-04-07 08:38 浏览量:

现在的西安交大校园风景如画

1960-1966年的西安交通大学校门

“向科学进军,支援大西北!”1956年,拥有60年建校历史的交通大学响应国家号召,奏响西迁的号角,从繁华的黄浦江畔大上海,一路向西,西迁至十三朝古都西安。

时光荏苒,转眼间交大西迁至西安已经60年。带着上海的风情,交大人在西安扎了根,从此与古老的西安融为一体,相伴相生。在西安市民眼里,交大也早已成了“自己人”,而“交大南门”也成了西安知名的“寻路地标”。

60年前交大西迁

“阿拉”奔跑着来到西安

“阿拉从上海出发,在唐朝皇帝观望兄弟的兴庆宫公园对面,在古城西安东南城墙脚下安了家。”作家夏坚德在她一篇文章里描述当时的情景:上海的风情,上海的精致,上海人的认真,点点滴滴,随着阿拉的来到,滋润着雄壮威武的古都,让粗犷豪放的长安人,领略南方,相闻海风。

2016年4月的交大校园,春雨绵绵,樱花如海。回顾交大西迁后的六十年历程,西安交大校史与大学文化研究中心主任贾箭鸣感慨万千。

“交大西迁得到各方支持。西安、上海两地党委和政府,包括各级负责人都为交大西迁付出巨大心血。上海先后调动了大量车皮,安排一趟趟专列运送西迁师生和物资。上海还动员服务业职工随校西迁,从点滴入手,解决师生员工生活上的难题。在西安,征地、规划、施工、安置一路绿灯,市里所有的大米、水产品首先供应给交大师生。与繁华的大上海相比,当时西安的条件确实要艰苦得多,加上初来乍到,处处陌生,生活不习惯,但西安人那种极为淳朴、发自肺腑的热情,温暖了所有的人。现在回忆起来,都是感动。”贾箭鸣表示,交大西迁,不仅为陕西送来了一座高等学府,更留下了“西迁精神”——胸怀大局、无私奉献、弘扬传统、艰苦创业。

现已85岁的交大教授万百五回忆,他是1956年9月8日动身前来西安,也是交大最后一批有组织迁校的教职工及家属。“到约好的日子大卡车直接开到我家来,把东西都拉走,其中还有大立柜,衣柜上还有大的穿衣镜,工人专门用草席、绳子等捆绑结实,然后再装上车。我们的两辆自行车,也被推了上去。我们随身携带了一些杂物,9月8日一家人上了火车。一个车厢都是交大的教职工和家属。那时到西安的火车要行走30多个小时,下午四五点钟上火车,要到第三天的凌晨3点多钟才到西安。”万百五说,到西安后教学用房、教研室用房都比较宽敞,生活方面安排得很好。在原来学生区的食堂附近,还设有豆腐房,学校可以自己做豆腐、豆芽,有酱菜厂可以做酱菜。在我们家属生活区,有洗衣房、裁缝店、小百货公司、菜场、邮局、银行、书店,还有理发店、澡堂子等。幼儿园(可以全托)、附小、附中也都有。

“上海阿拉”回忆

参与城市建设 在西安扎下根

“60年前,1956年夏天,一趟趟特殊的专列从上海一路向西,他们凭着手中一张粉红色的‘乘车证’一路来到西安,从此在西安一待就是一辈子。” 交大一位退休教职工表示,当时的西安在工业方面除了几个纺织厂外,几乎谈不上有现代化的工业基础,高等院校也只有四所。但随着各类建设力量的注入,在之后的十年里,西安发生了巨大变化。“可以说,我们也参与和见证了西安的发展。当时兴庆宫公园就是一片农田,交大师生参与了公园的建设。”

“那时校园内的道路还正在铺设,晴天‘扬灰路’,雨天‘水泥路’,同学们从宿舍生活区到教学区,上课往返都要走用竹竿和竹片搭成的‘浮桥’,走在上面一闪一闪的。尽管条件这么艰苦,但我们师生员工胸怀大局讲奉献,保持着高昂的热情,继承发扬交大‘爱国爱校,追求真理,勤奋踏实,艰苦朴素’的优良传统,毅然地从长期生活和工作条件较好的上海,奔赴大西北重新安家和创业,这是最为可贵和自豪的。”张玉璋说。

“迁到西安后,我们也时不时到城里去看看,记忆最深的是骡马市附近的东亚饭店,那里的菜品偏南方菜系,到了那里我们必点年糕汤、春卷,包子。” 交大退休职工宋声威回忆,西迁时来的年轻人多,当时学校工会还组织了多场联谊活动,邀请纺织厂的工人、附近高校联谊,跳交谊舞的年轻人借此就互相认识了,不少人还因此而组建了家庭。

“从西迁到融入,再到参与城市建设,我们在西安扎下根,西安就是我们的家。”采访中,上述这位退休老职工向记者提供了他当时的照片,当初照片里20出头的年轻人现已白发苍苍。他告诉记者,看着学生一批批毕业离开校园,其中很多人都留在了西安,为这座城市的建设发展贡献力量,他们觉得很欣慰。

文化学者点赞

交大与这座城相互滋养

“西安交大所有的宏大叙事我都了然于心,它让我充满豪情。”著名文化学者肖云儒回忆当年在交大教室里写作的情形时说,“晚间的交大教室,那是从事思考性劳动很理想的地方。谁也不认识你,不打扰你,每个人都沉浸在对知识的专注之中,无暇顾及周围。”后来,交大人文学院开始请他先是给本科生、研究生讲文学,后来讲文化。“我与交大的缘分越发深厚,而交大对于作家来说,也是一座富矿,值得挖掘。”

“60年来,交大与陕西是互融互补的。”谈起60年来交大在西安的发展,肖云儒表示,交大西迁的背后不仅是百年名校精神的移植和升华,也是精神的一种更新,交大西迁60年来,不仅为西部开发储备了人才,参与了西部大开发,它也将为今后以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为标志的西部大开放提供了智力支撑。

“陕西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为交大的成长提供了精神养分,这其中有我们陕西人沉稳、踏实埋头苦干的精神,还有西安这座城市开放、创造的精神。”肖云儒表示,交大西迁本身也是在践行延安精神。延安精神中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随着西迁本身融入到了知识分子当中,在学术领域、现代科学领域和高端人才领域发扬光大。此外,陕西带给交大的还有西部精神和丝路的机遇,新的历史时期,交大这棵大树扎根西安,汲取了丰沛的养分,面向西部,面对着巨大的丝路机遇,会有更好更大的国际发展空间。“反之,交大也带给陕西,带给西安很多养分。”肖云儒表示,随着一大批上海师生,带来了交大面向海洋面向世界的眼光和胸怀,也将“上海精神”的精致、精细、追求卓越、海纳百川带到了陕西,成为一种精神滋养。此外,交大从文化领域为陕西带来了现代科学精神,培养了大批高端人才,其科研成果也反哺着陕西。

“交大带给西安一座高等学府,培养了许多高等人才,西安也用包容的胸怀和热情接纳了交大,西安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和交大的学术之光碰撞融合,相互滋养,交大的根深深扎在西安的这片醇厚的土地上,汲取文化的养分,更加从容地向更远的目标攀升。”肖云儒说。

市民的“后花园”

西安交大融入市民生活

“听我父亲说,当时兴庆宫公园的建设,西安交大很多师生都参加了。”市民张女士家住交大附近,而交大教职工生活区的商业街,则是她儿时最喜欢逛的地方。“上世纪90年代初期,春节我们家人要吃春卷,听说交大新村的市场上有卖春卷皮的,我就跑到那里去买。”张女士说,“上海裁缝、上海理发师,对当时的我来说都是新鲜事物。现在我还记得上海理发师傅一口上海话,很时髦。”

如今的西安交大不仅仅是一流学府,也成了西安人眼里的风景线。每年4月,交大校园樱花如海,落樱成雨,吸引了众多市民和外地游客前来一睹交大风采。记者此前采访时就不时遇到在交大校园里拍摄婚纱照的情侣,还有前来赏花的游客。

市民李女士是一位摄影爱好者,每年4月,她都在交大校园里捕捉一个个美的瞬间。“交大的春天是四季中最美的时节,从迎春到洁白无瑕的玉兰,从优美茂盛的含笑到花团锦簇的樱花,从婀娜多姿的柳条到钱学森图书馆前的一池碧水,这些都是那么让人陶醉。”李女士一边调整拍摄角度,一边对记者说,交大早已成为西安市民心中的一道风景。这座学府开放、包容,用它独特的学术气质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人。闲暇时,到校园里来看看学子们的校园活动,也是一件很享受的事情。

西安交大一位教师回忆,交大刚由上海迁至西安之时,那时的校园几乎没有什么绿植。学校特意从上海购置了大龙柏与雪松,用火车不远千里运至古都,植于校内。“在东西花园内依然能一睹铭刻着西迁印记的古树风采,雪松尤为壮观,高大挺拔,长势实属罕见。”这位教师说,如今的交大校园内,绿化自成格局,花草相映成趣,更有东西花园曲径通幽。仲春时节樱花怒放,花朵锦簇压枝低,暮春牡丹雍容华贵自有度,秋有桂花,冬有蜡梅,阵阵暗香沁人心脾。

附原文链接:http://epaper.xiancn.com/xawb/html/2016-04/07/content_420045.htm#thumb

文字:西安晚报记者 任 娜
编辑:力 行

关闭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