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世铭(1925—)江苏无锡人,传热学家,1948年毕业于交通大学机械系。1953年获美国伊利诺理工大学博士学位。1956年至1959年任教于交通大学,1959年至1985年任教于西安交通大学。他是我国传热学教学的开拓者之一,编著了我国第一本《传热学》教材,该教材曾再版多次,至今仍是业界权威教科书。
年幼时的杨世铭对亡国奴的印象是深刻的。他12岁时跟随舅父背井离乡,逃亡到上海,小小年纪便深刻意识到有国才有家,救国是义不容辞的担当。1939年,受到当时进步思想的影响,在上海中学读高中的杨世铭参加了学校进步组织读书会,大部分时间里,他参与时事政治的讨论,学唱救亡歌曲,阅读大量进步报刊和书籍。1941年,他加入中国共产党并进入上海中学地下党组织。皖南事变后,面对着日军和国民党的双重压迫,杨世铭在党组织的领导下,负责发起了救助贫困学生的“助学金运动”,还积极创办了抗日据点“三一小学”。
1949年8月,杨世铭转到凯思理工大学研究院学习,随后转到美国伊利诺伊理工大学师从国际著名热传学家MaxJakob。1953年取得博士学位后,他应导师邀请担任了伊利诺伊理工大学副研究员。期间,他提高了传热理论科研能力,出版了相关著作,为以后回国从事传热学科研教学奠定了坚实基础。新中国建设正值用人之际,杨世铭作为当时知名的传热学专家毅然回到了祖国的怀抱。在陈毅市长的亲自关怀下,他于1956年调入交通大学热工教研组。1957年,再次响应国家教育西迁的号召,杨世铭成为第一批举家西迁的交大教授。
杨世铭教授(左)指导学生实验
杨世铭在教学科研中一直保持着独立自强的信念。1958年,结合在美国积累的先进理论知识,他编写出了中国第一本传热学教材,因比当时苏联的教材更贴合实际,受到广大师生的欢迎。西安交通大学热工教研室的研究和教学从一开始就在全国名列前茅,传热学的教学实验课程和实验设备最为齐全,其中一些实验设备就是他带领教研组教师研究设计的。杨教授曾提到他带领教师自制阴影仪的事例,并自豪地说:“许多事实证明,如果我们开动脑筋,挖掘潜力,我们可以做的工作,要比我们想象能做的工作多得多。”
20世纪60年代初,杨世铭与我国热工教学界的前辈陈大燮、王补宣等教授一起结合我国国情制定了传热学、工程热力学、热工学的教学大纲,审定出版了一批由我国学者自行编写的教材。20世纪80年代,杨世铭受命出任我国热工教材编审委员会副主任,与王补宣主任一起,主持制定课程基本要求,统筹规划教材出版,指导全国热工课程的教学改革,多次组织教学改革与经验交流会,对我国热工课程师资队伍的成长和热工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及能源动力类多个专业的发展起了奠基作用。
参考文献:1.《交大老教授》,主编:王宗光,2012年出版。
2.西安交通大学校刊,1960年1月25日,第3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