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思广议十四五,共谋发展百人谈”活动中,机关与直属单位的14名同志对理学院、数学学院和前沿院14位教授进行了访谈,围绕学校“十三五”规划完成情况、“十四五”规划编制畅所欲言,积极建言献策。现摘录要点与师生分享。
学校重视 发展迅速
“十三五”期间,学校非常重视基础学科的建设,访谈中基础学科的教授认为,在学校经费、人才政策的支持下,大家共同努力,数学、物理和化学等基础学科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引进了一批人才和具有发展潜力的年轻教师,形成老、中、青结合的研究团队;在基础学科的不同领域中,教师们取得了许多在国内外具有影响力的、突破性的、独创性的、特色的成果,发表多篇顶级期刊文章,产生了一批重要应用成果,获得了重大奖励,如孟德宇教授团队获得了陕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李换琴教授所在团队建设的5门国家级精品在线课程在2019年获得了陕西省教学成果特等奖。
对于“十三五”期间,学校基础学科建设取得的成绩,教授们认为,除了学校重视、经费支持和人才政策支持外,还有其他非常重要的经验:
一是学科带头人发挥重要引领作用。孙建永教授认为,学科带头人在学科建设上发挥着重要作用,他所在的学科徐宗本院士发挥着重要的引领作用;李换琴教授总结经验——传承+优秀团队+坚持,马知恩教授、王绵森教授、徐宗本教授等带领学校大学数学教学团队积极进取、不断创新,一直走在大学数学教学改革的最前端,并且非常重视对教师的培养和教学团队的建设,所以才取得国家级教学团队的荣誉。
二是跨学科和大科学装置对于科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张胜利教授认为,跨学科开展研究是一个可供参考的经验,比如发挥物理学科优势,拓宽研究领域,积极解决应用学科发展中遇到的基础理论问题,物理与生物医学、材料科学等方面的交叉研究成效比较突出,科研影响力也在不断提高。张胜利教授和杨生春教授都认为,大科学装置在科研成果的产出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是基础研究氛围和相应的体制机制保障。刘小川教授认为,取得的成绩得益于所在科研机构良好的基础研究氛围,以及一整套适合于基础研究的体制;孟德宇教授和邵永平教授都提出,基础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基础学科的研究者要沉下心来坚持做研究,不受名利干扰,不被外界炒作所惑,要拥有不断创新、不断坚持的勇气和决心,踏踏实实、静下心来做好手头的研究,瞄准未来十年、二十年甚至更远的研究目标所追求奋斗。
改革创新 融合发展
对于“十四五”学校重点建设的任务,基础学科的教授积极建言献策,从大学治理、队伍建设、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科学装置、创新港与平台建设、国际合作等方面出发,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孙建永教授提出,学校应改革管理体制机制,转变“家长式管理”模式,改革下发文件式的管理方式、服务理念,使管理方式、管理措施更高效、更人性化。
人才培养方面。李换琴教授提出,未来国家可能把在线教学和混合式教学也当成一个主要推进的方向,未来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将并存,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学习者的需求,当前我们应该做好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的改革。郑彦臻教授认为,学科交叉是一个长期性的工作,可以从学生入校就进行学科交叉式培养,既奠定扎实的、宽泛的基础知识,又能够突破固定思维,将学生培养成真正的“交叉大师”。刘小川教授和张讲社教授提出,要做好对基地班和普通班的分类培养工作,要培养面向新时代有情怀、有能力的大学生。
学科建设方面。教授们认为,要紧跟国家发展的步伐,比如新基建、新能源、信息化、高铁等,学校工科应紧跟这些步伐,理科可以服务工科。“十四五”期间,高科技是国家突飞猛进的关键点,而前沿高科技离不开基础学科。杨生春教授、栗建兴教授、孙建永教授、刘小川教授、何刚教授、邵永平教授提出,要尊重基础学科发展的规律,加大对基础学科的支持力度,合理配置资源,补上学校在基础学科的短板,实现基础科学研究和工科的技术应用研究相融合。张讲社教授、张胜利教授、李鹏飞教授和郑彦臻教授认为,应对学科进行整体规划布局、前瞻性布局,确定重点研究领域和重点发展学科,有选择地“重点培育”学科,并且要鼓励跨学科合作。于德梅教授认为,应发挥学校强势学科,打破学科和学院之间的壁垒,学科间多交叉、多合作,促使前沿学科或领域能够成长起来。
队伍建设方面。教授们认为,学校发展,人是第一位,在全国争取人才日益激烈的情况下,应创造性地建立更有吸引力的引人机制,全面提升学校干部、教师和员工水平,建立一支在世界上具有强竞争力的干部和师资队伍。刘小川教授提出,将管理重心下移,学校做好顶层设计和监督检查,实行“一院一策”,学院根据学科一般规律,制定专业教师招聘、考核制度,做好人才培养工作。于德梅教授认为,加强队伍建设,着重培养学科带头人和非常有影响力的教师,在“十四五”期间,应重视对70后、80后教师的培养和发展。张胜利教授、栗建兴教授、孙建永教授都认为,要与时俱进优化政策,继续引入高端人才,加大力度吸引优秀年轻教师,助力学校、学科影响力和知名度的提升;杨生春教授、邵永平教授提出,应根据学科强弱、特点,确定优先发展,实行同行评价,差异化引进人才、差异化考核、差异化配置经费。孟德宇教授认为,应尊重基础学科的特殊性,优化和完善考核机制,“求精不求量、求突破不求守旧”,培育滋养学者们“十年磨一剑”的土壤和环境。何刚教授提出,人才队伍建设需要注意从引才向育才转变,育才需要划分层次,重点培育,他建议对引进的人才进行更加细致的、分层分类进行支持,同时也要考虑学科差异,集中力量给予某些学科的青年人才重点培养和支持,避免目前资源平均分配的“撒胡椒面”做法。李换琴教授和何刚教授提出,注重营造关心人才、鼓励人才和认可人才的环境氛围,调动所有教师的积极性,让教师心情愉快,各尽所能,并帮助、引导教师们充分利用校内资源,加入大团队、参与重大项目的研究;鼓励组建大团队,形成多学科交叉的氛围。孟德宇教授提出,要引导教师长期扎根学校,重视热爱交大、不计名利、扎根西部的青年人才,将更多资源分配给对交大做长期贡献的学者。李鹏飞教授也认为“我们需要引进能够实实在在以交大作为土壤做出属于交大成果的人”。
科学研究方面。孟德宇教授认为,在国家的科研领域,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写文章、出文章、跟跑前沿的科研人员,更重要的是能够在国际科研领域前沿领跑、拥有开拓与创新精神、敢于突破传统思维的青年人才。李鹏飞认为,应鼓励原创,基础科学研究的核心竞争力就是原创,失去核心竞争力,表面的东西只是昙花一现,原创的才是有特色的、属于交大的,才是赖以生存、发展和显示学科、学校影响力的东西。孙建永教授提出,要鼓励创新,产出更多创新的研究成果,希望数学学科能够与企业需求结合,解决企业实际问题;何刚教授提出,需要跨学科组建团队,单打独斗很难拿到大项目,产出大成果。
创新港建设方面。教授们对创新港未来的发展充满了期待。杨生春教授非常赞成学校创新港建设,他说:“建创新港绝对是学校发展的百年大计,可能是一个腾飞的新纪元,我觉得创新港是历史的必然,也是学校在新时代传承发扬西迁精神所做的英明决定”;他认为创新港对学科发展、对学校发展都是一个重大机遇,新平台、新发展、新开始,学校在人才引进、学科发展上,有空间、有底气。张胜利教授、栗建兴教授、孟德宇教授都认为,以创新港建设为契机,可以争取建一些大的科学装置和工程平台,组建大团队,做出前沿的研究成果,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方面产出特色鲜明的标志性成果,带动学校各学科全面发展。刘小川教授认为,创新港为基础学科的研究人员提供了一个将“冷板凳”坐热的安静环境。丁书江教授则希望通过创新港的建设探索新的校企合作机制。同时,教授们对于创新港在定位和布局、学科整合和交叉、资源整合和利用等方面提出许多思考和建议。
此外,教授们对于学校国际合作与交流、资源配置和考核等工作提出思考和想法。孙建永教授认为,学校应进一步扩大国外知名度和影响力,与更多、更好的国际知名大学进行深入、实质性合作。于德梅教授、张讲社教授都认为,学校在“十四五”期间应积极拓展资源、盘活资源,开源节流,充分利用校友资源,并且注重资源配置的投入产出比。
传承使命 再创辉煌
展望“十四五”,教授们对于学校未来发展鼓足干劲,充满希望。教授们表示对未来“都很自信”。张胜利教授期望五年后学校能有长足发展,进入国际一流大学行列,国际排名进入前百名;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方面获得一批突出的标志性成果,国内国外具有良好的声誉。何刚教授认为五年后学校的优势学科的大平台以创新港为契机会保持高速发展,相对弱势学科也将会迎来快速发展,原有的年轻人挑起学科发展大梁,基础学科的发展会进一步促进机、动、电等优势学科发展。在李鹏飞教授心目中,五年后,西安交大应该是全校奋发、斗志昂扬,原创成果涌现,取得一批世界知名的、带有交大标签的成果,那也是属于中国标签的成果,这就是学校给国家的贡献,给人类的贡献。郑彦臻教授认为,虽然西部地区经济建设方面的发展相对不平衡一点,但是交大人有着深厚的底蕴和精神内涵,“我们确实很有信心,因为我们的学校肩负着伟大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