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中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要求,西安交通大学充分发挥学科综合优势,在病毒快速检测、流行趋势预测、防护消杀手段、疫情监控预警等方面,迅速向社会提供系列成果,充分发挥高校科研成果在疫情防控中的积极作用。
在西安北郊的一家科技企业,由西安交大机械学院彭年才教授团队新开发的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设备和试剂正在抓紧生产。
西安交大机械学院彭年才教授团队成员、西安天隆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技术官苗保刚:“1月12号,拿到(基因)序列之后我们第一时间启动了研发工作。用的时候病人的待检测样本放在这个地方,检测的试剂盒放在这儿,只需要一键操作就可以完成整个(检测)过程。它可以在1个半小时就可以完成96个样本的检测,也符合这种大规模检测的需要。”
据介绍,由彭年才教授团队开发的检测设备和试剂,配套核酸检测和提取试剂已累计达到110多万份,并陆续检测出了陕西、云南、四川等多个省份的首例阳性确诊病例。自疫情发生以来,全国有500多家医院装备了彭教授团队研发的疫情防控设备。
在深圳,由西安交大机械学院梅雪松教授团队开发的用于疫情防控的机器人已经投产,该系列产品包括体温筛查巡检机器人、无人消杀巡检机器人等,适应于车站、机场、医院等各种环境,可极大降低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和暴露风险。
梅雪松:“就是把我们过去的工厂里面做物流和巡检机器人的技术嫁接到防疫情的上面来,比如说机器人上面带的紫外线灯,空气啊包括可以对周围的空气 包括表面物体进行消毒。尤其是在后面等我们疫情稍微稳定的时候,智能制造、无人化这个技术,完全可以对提高我们制造业,促进我们生产恢复有非常大的好处。”
根据疫情防控的需要,西安交大多个科研团队紧急展开科技攻关。数学学院肖燕妮教授和公卫学院张磊教授建立了传播动力学模型,预测全国疫情流行趋势,为有关部门制定政策提供理论支撑;管理学院刘跃文教授利用大数据技术,为云南省开发了新冠病毒感染风险的预测模型及系统,2月3日上线部署;数学学院医学人工智能团队开发出的在线咨询、问诊和新冠风险筛查系统,已在交大二附院投入使用,可满足百万用户在线咨询问诊的需求。
梅雪松:“我们在思考到底在哪些地方可以为国家做点事情,就是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首先应围绕我们国家的需求,来开展我们的科研工作,离开这一点所有的工作都没有用。所以我认为一个科技工作者,绝对应该把自己的核心技术,不计名利地用在我们国家重大的事业上。”
报道链接:http://toutiao.cnwest.com/data/sxtt/share/news/2020/02/13/content_12950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