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网首页>主页新闻>正文
主页新闻

筑工科基础 强人文素养 建系统思维 育领军人才

【陕西日报整版】西安交通大学钱学森学院创新发展纪实

来源:陕西日报 日期:2018-12-03 11:03 浏览量: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会上讲话时指出:“未来总是属于年青人的。拥有一大批创新型青年人才,是国家创新活力之所在,也是科技发展希望之所在。‘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广大院士不仅要做科技创新的开拓者,更要做提携后学的领路人。希望广大院士肩负起培养青年科技人才的责任,甘为人梯,言传身教,慧眼识才,不断发现、培养、举荐人才,为拔尖创新人才脱颖而出铺路搭桥。广大青年科技人才要树立科学精神、培养创新思维、挖掘创新潜能、提高创新能力,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不断超越。”

交大梧桐道

“钱学森之问”是关于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一道艰深命题,为此,我们国家做出了不懈的努力。2009年,由教育部联合中组部、财政部启动实施了“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这项计划是国家为回应“钱学森之问”,培育21世纪杰出科学家而出台的一项顶尖人才培养计划,目的是在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和科研院所的优势基础学科建设一批国家青年英才培养基地,吸引最优秀的学生投身基础科学研究,努力使受计划支持的学生成长为相关基础学科领域的领军人才,并逐步跻身国际一流科学家队伍。教育部希望通过清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十余所试点高校的埋头苦干,切实开拓出我国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新途径。西安交通大学为深入探索杰出人才培养模式,开拓拔尖创新人才新途径,不断探索,勇于创新,多年来通过各类试验班培养出优秀毕业生近2000名,硕果累累桃李满园,为国家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杰出人才培养总结了成功经验和途径,提供了有力的实践证明。

2017年3月25日,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工作研讨会召开,来自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及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牛津大学等众多国内外高校的代表参会,以拔尖人才培养为主题开展了深入的研讨与交流。“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自实施以来,多所试点高校大胆改革、勇于创新,探索因材施教新模式,开拓人才培养新途径,形成了一套有效机制,为国家初步培养了一批拔尖创新人才,初步实现了“成才率”“成大才率”高的阶段性目标。西安交通大学作为“拔尖计划”试点高校之一,介绍了拔尖人才培养的已有经验和工作计划。

钱永刚视察“钱学森班”人文艺术课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在这个喜获丰收又播撒希望的季节,西安交通大学钱学森学院的教师们刚把一届钱学森班的学生们送往建设祖国报效祖国的各行各业各个领域,又迎来了新一届钱学森班的莘莘学子。“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这141位来自五湖四海的学生,或经历高考成绩优异,或进入交大后经过笔试面试层层选拔,或经历交大少年班预科学习名列前茅,相聚在一起,组成了2018级钱学森班,从此开启他们求学练技报效祖国的征程。

西安交通大学作为中国优秀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之一,发挥传统优势,追求学术卓越,始终坚持拔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重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致力于培养崇尚科学、追求创新、富有社会责任感的国家栋梁之材。1985年开始招收并培养第一届少年班学生;2007年开办钱学森实验班(2015年更名为工科试验班(钱学森班))和侯宗濂医学实验班;2009年首批入选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开办数学试验班和物理试验班;2016年,开办化学生物试验班和计算机与人工智能试验班,深入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西安交通大学钱学森学院成立于2016年12月,学院前身为原教务处拔尖人才培养办公室。学院以交通大学杰出校友钱学森学长名字命名,实施荣誉教育,集全校优势教学资源,探索和实践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发挥教学改革引领示范作用。学院遵循钱学森“大成智慧学”教育理念,秉承其大成智慧学中“量智与性智相结合、科学与艺术相结合、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相结合、微观认识与宏观认识相结合”的思想精髓,面向各类优秀大学生实施荣誉教育,破格选拔,因材施教,发掘潜能,注重创新,培养和造就基础知识宽厚,科学创新能力与综合人文素养俱佳的拔尖创新人才。

集大成得智慧 培养创新人才

“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1992年钱学森先生提出的“大成智慧学”是把人的思维、思维的结果,人的知识、智慧及各种资料和信息,用现代化的手段“集成”起来。为了探索杰出人才的培养模式,西安交通大学自2007年开始开办“钱学森实验班”。“钱学森班”遵循著名科学家、交大校友钱学森“大成智慧学”的教育理念,以钱学森提出的现代科学技术体系为指导,构建基础宽厚、学科交叉、文理互补、综合集成的知识体系和课程结构。

特聘知名教授面对面指导学生

西安交通大学钱学森学院常务副院长杨森教授介绍说:“钱老提倡培养大成智慧学人才,具体讲就是:一、按照科学技术体系来构建知识体系,熟悉马克思主义哲学;二、理、工、文、艺结合,有智慧;三、具有系统思维能力,熟悉信息网络,善于用电子计算机处理知识。‘钱学森班’依托西安交通大学学科优势设置课程,加强基础,淡化专业,注重实践,大胆创新,培养能力,追求卓越的教育教学综合效果。同时,注重学生的人格养成教育以及综合素质和学习能力的培养,重点培养学生初步的系统集成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及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自我学习能力,使学生成为适应21世纪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各行业能起引领作用,知识面宽、基础扎实,有思想、有品位、守诚信,团结协作的优秀杰出创新人才。为此,学校和学院积极探索,不懈努力,逐渐摸索出一条符合我国教育体制,又能凸显我校办学特色及优势的拔尖人才培养途径。”

据了解,西安交通大学从2007年创办“钱学森班”以来,共培养出8届毕业生共294人,97%以上的毕业生进入国内外知名大学继续深造。其中33人被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哥伦比亚大学、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等国际一流大学录取,19人在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院等国内知名高校或科研院所继续深造攻读硕博学位,另有235人在交大继续深造。

第一届“钱学森班”毕业生,因成绩优异而被留校任教的刘金鑫提起在“钱学森班”四年的求学经历时,仍满怀激动与感恩。“在‘钱班’的学习经历是我人生最宝贵的财富,我感恩能有这样的一个机会,跟全国各地志同道合的,在我看来是优秀到‘自带光环’的同学组成这样一个拥有全校最优质的教学资源、最科学的培养方式、最优良的学习氛围和最自由的学术讨论空间的集体。‘大成智慧学’让我受益匪浅,在我的求学和任教历程中给了我很大的帮助和启发。如今我的同学们有的还在继续求学深造,有的已经工作,都在不同的岗位上为我们当初‘精勤求学、报效祖国’的理想而奋斗着。不忘初心,感谢交大和钱学森院对我们的培养,我们将继续精勤求学、报效祖国。”

新的“通才”教育观 培养通识人才

“量性双悟智,天人一贯才”。钱学森提出,科技为量智,文艺为性智,科学家应该学点艺术,艺术家也应该学点科学。在人才培养中不但要理工结合,还要理工和社会科学结合。钱学森的通才教育观认为,创新人才的培养,知识结构应该是专博相济、专深博广的统一,即“博的基础上的专和专的引导下的博,博与专要相互配合”。学科跨度越大,创新程度就越大,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能具备通才的基础和较强的综合能力,只有具备这样素质的通才,才能不局限于某个科学领域,在多学科、多领域有所创新,有所成就。西安交通大学钱学森班倡导钱学森的通才教育观,秉承钱学森先生对于科学的分类体系,按照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数学科学、系统科学、思维科学、人体科学、军事科学、行为科学、地理科学、建筑科学和文艺理论等11个科学大部类来设置课程,打开各门科学技术之间的界限,使学生逐步形成全新的观念,从而系统性创造性地解决各种复杂性问题。通俗地说,就是要求学生们成为既通晓天文地理,又擅长琴棋书画的全面型人才。

学生参加国际交流学习

“钱学森班”项目主任、国家级教学名师罗先觉教授认为,本科四年,时间有限,知识无限。钱学森班的成立是要解决几个问题的:首先,到底教给学生什么?即“通”到什么程度。这需要研究什么是最根本的基础,基础的内容包含哪些,这个基础将支撑多门学科的知识,掌握了它,就能起到触类旁通的作用,在课程设置中,这个基础就是核心知识。其次,如何通过教育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的能力?这需要仔细研究教学方法、学习方法、考核方法和教学效果评价,认真设计教学环节和教学方案等。最后,如何培养学生的身心健康?教书育人将贯穿整个教育教学过程始终,在传道授业的同时,开展一些陶冶学生情操的教学活动和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社团活动,让他们通过各种活动陶冶情操、强健体魄、身心愉悦、坚强自信。解决了这四个问题,才能真正培养出杰出的创新人才。

2008级“钱学森班”学生肖云鹏毕业后一直致力于高比例新能源背景下电力市场机制、策略及风险的研究,发表相关学术论文30余篇,并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了4篇累计影响因子超过28的顶级SCI论文,为我国当前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实验探索。谈及在“钱学森班”的学习过程,他说:“大学是追求热爱、走向独立的重要人生阶段,钱学森班‘大成智慧学’和‘通识教育观’的教育理念和丰富完善的课程体系,让我们能够自由探索工程世界的皓月繁星,享受艺术世界的清风明露,倾听内心精勤求学、报效祖国的声音。有幸在‘钱学森班’度过的求学时光,是我人生最好的起点,愿能不负‘精勤求学 敦笃励志 果毅力行 忠恕任事’之校训,学业有成,报效祖国。”

独特课程体系与教学方法 培养拔尖人才

“常格不破,人才难得”。西安交通大学为“钱学森班”提供最优秀的师资和教学条件,并制定专门的培养计划,设置独特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逐渐探索出一条“以学习教育为中心”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途径,对学生因材施教。

“钱学森班”突破传统教育理念,建立研究型大学培养创新人才模式,生源由优秀的理科保送生、自主选拔优秀生和高考优异生三部分组成,实行分阶段培养模式,即2年大工科通识教育+2年专业基础教育+2年硕士教育,学生第一学年不分专业,第一学年未按照双向自主选择的原则进行专业选择。

“钱学森班”的培养特色有:一、单独编班,独立授课,以通识教育为主,选修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重点加强学生理性思维能力、数学建模能力、物理洞察能力等培养,接受现代科学技术体系知识的教育。二、科学设置课程体系。课程体系以数学科学、自然科学、系统科学、技术科学、工程技术为核心知识部分,以社会科学、人文艺术、军事科学为辅助性知识部分,以其他科学技术部门为常识性知识部分。由通识教育平台课程(包括公共课程、通识教育类核心课程、通识教育类特色选修课程)、大类平台课程(包括数学和基础科学类课程、技术科学类基础课程)、实践课程(包括工程训练、社会实践、专业实习、科研训练、毕业设计等)、专业学科课程(根据“钱学森班”覆盖的各工科专业,由各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即项目设计组成)四大部分组成,实现专博相济、深专广博的统一。三、实行导师制,按本硕连读进行培养。配备优秀教授团队,倡导并实践学术批判,人文包容,参照“钱学森班”个性化培养方案,制定指导性教学计划,帮助学生制定个人学习计划,实行个性化人才培养途径,因材施教。

“钱学森班”音乐汇报演出

钱学森学院《艺术欣赏与创作·音乐》课程教师曹耿献老师说:“有一句话说得很好,‘一切始于科学,艺术则引领我去发问以及思辨’。这与钱学森先生科学与艺术并重的教育理念相符,创新人才的培养必须要有音乐的介入。所以学院特别为‘钱学森班’设置了音乐课程,鼓励学生开拓艺术思维,将科学思维与艺术思维结合起来思考问题解决问题,鼓励学生进行各种形式的艺术创新与发挥,进行思维创新行为尝试,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综合能力,达到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目的。”

目前,西安交通大学各类教育教学改革试点班已经开办三十余年,人才培养硕果累累,取得了卓越的成绩。各类试验班累计招收学生3400余名,培养出1700余名优秀毕业生,许多毕业生都已在各条战线上为国家的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作出突出的贡献。西安交通大学“钱学森班”将继续传承钱学森先生的教育思想,不断探索杰出人才培养的思路、模式和途径,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肩负起培养青年科技人才的责任,甘为人梯,言传身教,慧眼识才,不断发现、培养、举荐人才,为拔尖创新人才脱颖而出铺路搭桥。

链接

去年从大洋彼岸传来喜讯,在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技术简报杂志举办的“创造未来”设计大赛中,2009级“钱学森班”毕业生曹祥坤作为项目第一完成人,带领其所在的美国康奈尔大学团队,从来自60多个国家、1100多个参赛团队中脱颖而出,凭借“HI-Light光热催化还原二氧化碳反应器设计”的课题,荣获大赛唯一特等奖,其另一课题“FeverPhone智能手机发烧疾病甄别诊断设备”,也荣获赛事“百大创新奖”。曹祥坤从西安交通大学“钱学森班”毕业后赴国外继续深造学习,现为美国纽约州科学院会员、美国物理学会会员、美国Sigma Xi科学荣誉学会会员、美国重力与空间研究学会会员及加拿大采矿、冶金与石油学会会员。

“钱学森学院”荣誉毕业生合影

沧海一粟。据不完全统计,“钱学森班”学生在校期间累计获得国际级、国家级、省级、西北赛区等各类奖项1200余人次。其中,获得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MCM/ICM)等国际级奖项23人次;获得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中国机器人大赛等国家级奖项129人次;获得TI杯模拟及模数混合电路应用设计竞赛、陕西省大学生高等数学竞赛等省级奖项128人次。在2018年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胡润宁等同学的作品“Sustainable Energy Assessment”获得了特等奖;杨海谦、吴宇飞、于铭瑞等三位同学的作品“Traveling Diary of HF Radio Waves”获得了特等奖提名。

原文刊载于2018年12月3日陕西日报10版整版

报道链接:http://esb.sxdaily.com.cn/sxrb/20181203/html/page_09_content_000.htm

文字:钱学森学院
编辑:腾飞工作室 吴愿晶

关闭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