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同志明确指出,“马克思给我们留下的最有价值、最具影响力的精神财富,就是以他名字命名的科学理论——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就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全人类解放和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理论。马克思主义不仅深刻改变了世界,也深刻改变了中国、发展了中国、指引中国不断走向强大。在未来30年,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建设,需要进一步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围绕新时代、关注新实践、回答新课题,坚持和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新飞跃,不断开辟21世纪思想政治教育和当代思潮研究新境界,推进世界马克思主义研究取得新发展,让马克思主义焕发出更耀眼的真理光芒。
一、阐释好经典,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动摇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从《共产党宣言》发表到今天,170年过去了,人类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马克思主义所阐述的一般原理整个来说仍然是完全正确的”。我们要进一步阐释好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阐释好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阐释好马克思主义关于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自然性、历史性及其相关规律,关于人的解放和自由全面发展的规律,关于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等原理,阐释好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群众观、阶级观、发展观、矛盾观,真正把马克思主义这个看家本领学精悟透研究好。
在阐释经典方面,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素来就有深耕研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优良传统。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我们将进一步依托马克思主义原理和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二级学科,弘扬传统优势,聚焦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思想、人民立场的思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思想、人民民主的思想、文化建设的思想、社会建设的思想、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世界历史的思想、政党建设的思想,等等;开设好马克思主义经典导读方面的本硕博课程,出版《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解读》系列丛书,形成国际一流的马克思主义文本阐释和思想解读的高地。进一步展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实践性、人民性和发展性,展现其时代感、说服力和战斗力,筑牢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社会主义的信念,增强为实现伟大梦想团结奋斗的政治定力和战略定力。
二、聚焦新时代,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研究
我们党从诞生之日起,就始终锲而不舍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90多年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形成了富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习近平同志围绕“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重大课题,提出一系列具有原创性时代性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实际上,自中国共产党诞生后,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以及新时代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实现了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飞跃,是当代中国最鲜活的马克思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共产党指导理论的重大创新,是马克思主义同新时代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光辉典范,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光辉典范。
聚焦新时代,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将依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二级学科点,依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依托陕西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陕西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协同创新研究中心,做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要结合延安精神、梁家河精神、交大西迁精神等主题,进一步研究如何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如何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如何推动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如何落实“八个明确”的基本理论和“十四个坚持”的基本方略,如何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目标、总任务、主要矛盾、总体布局、战略布局和发展方向、发展方式、发展动力、战略步骤、外部条件、政治保证以及基本方略等基本问题。通过这些研究,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方向保障,提供道路保障。形成在全国具有重大影响力的延安精神研究、梁家河精神研究、西迁精神研究重镇,形成在国际上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高地。
三、直面新问题,不断开辟21世纪思想政治教育和当代思潮研究新境界
习近平同志指出,“要立足时代特点,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我们中国共产党人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从来都是为了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必须从理论上回答新时代提出的新问题,比如怎样认识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怎样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怎样理解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怎样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等等。同时,面对马克思主义过时论、社会主义失败论、民主社会主义思潮、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等的挑战,我们必须予以坚决批判和正面引导。正如习近平同志所强调的那样,“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生了深刻变革,置身这一历史巨变之中的中国人更有资格、更有能力揭示这其中蕴含的历史经验和发展规律,为发展马克思主义做出中国的原创性贡献”。
直面新问题,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将重点依托思想政治教育二级学科点、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二级学科点,依托中央编译局-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当代实践研究中心,依托陕西省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信息中心、陕西省高校德育研究中心、陕西省道德与文化研究会,以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沿问题为研究主题,以立德树人为核心任务,在研究方面围绕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社会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关注道德研究、文化研究、思潮研究;在工作方面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正确认识远大抱负和脚踏实地,珍惜韶华、脚踏实地,把远大抱负落实到实际行动中;让我们的教育和研究真正做到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不断开辟21世纪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境界,形成在国际上具有影响力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当代思潮研究的新高地。
四、放眼看世界,推进世界马克思主义新发展
习近平同志强调,“要更好运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解读时代、引领时代,真正搞懂面临的时代课题,深刻把握世界历史的脉络和走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立足中国实践、胸怀世界大局,科学回答了21世纪中国和世界面临的双重“世纪课题”。实际上,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不能排斥而是要关注、批判、借鉴和推动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新成果,正如习近平同志所说,“当代世界马克思主义思潮,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他们中很多人对资本主义结构性矛盾以及生产方式矛盾、阶级矛盾、社会矛盾进行了批判性揭示”。我们既要坚持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也要关注世界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动态,推动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从“中国化”拓展向“世界化”,把马克思主义的研究课题、研究视域指向更加宽广的世界视野。
放眼看世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将依托国外马克思主义二级学科、国际问题研究中心,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研判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发展走向,深入分析世界社会主义500年的历史演进,向全世界宣示社会主义的蓬勃生机活力;深入分析全球共同面临的生态问题、气候问题、发展问题、安全问题、互联网治理问题,向世界各国宣示中国的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深入分析人类前途命运问题,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与各国学者就共同推动建设一个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而展开合作与研究。通过我们自己的研究以及合作研究,奏响21世纪世界马克思主义思潮的最强音,推动世界马克思主义关注新实践、回答新问题、进入新阶段、走向新高峰。
学科负责人简介
燕连福,男,42岁,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担任教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陕西省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信息中心主任,2015年入选教育部全国中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杰出人才支持计划(思政杰青),2014年入选教育部全国中青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择优资助计划,2017年入选陕西省六个一批人才,2016年入选“西安交通大学青年拔尖人才”,2016年入选“西安交通大学最受学生欢迎的十位老师”。
个人邮箱
yanzi9807@mail.xjtu.edu.cn
马克思主义学院简介
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肇始于1952年成立的交通大学马列教研室,成立于2009年,2015年4月独立设置。2015年11月,与陕西省委宣传部签约共建马院。2017年3月,入选第二批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目前拥有马克思主义理论本科专业,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硕士点、博士点、博士后流动站。另设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二级学科硕士点。负责马克思主义理论专门人才培养和全校本硕博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和研究工作。
现有专职教师70多人,多名教师获得国家、教育部、陕西省以及学校各类荣誉称号。有中央马工程专家1人,教育部马工程专家1人,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教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人、委员2人。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影响力人物标兵1人、影响力人物2人、提名人物2人;全国思政课教学能手2人、择优资助3人、思政杰青1人。
学院有“陕西高校德育研究中心”和“陕西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信息中心”两个省级教学科研基地,拥有陕西省重点研究基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中心”,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协同创新中心”“中央编译局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当代实践研究基地”“大学生思想教育与实践研究中心”。还设有10个特色研究中心,具体组织开展相关领域学术研究、社会服务及政策咨询工作。与中央编译局、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国外数十家知名高校保持着良好的学术交流。
近五年,出版专著60多部,人均一本专著;在CSSCI期刊发表论文360多篇。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4项、一般项目15项,教育部重点项目2项、一般项目18项。有国家精品课1门,国家视频资源共享课1门,国家视频公开课3门,国家精品在线课3门;获陕西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成果奖2项,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14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