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网首页>主页新闻>正文
主页新闻

【优秀本科生导师】尚晓博:以心育才,以爱铸魂

日期:2025-10-11 08:22 浏览量:

尚晓博,西安交通大学材料学院特聘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入选陕西省高层次青年人才计划以及西安交通大学“青年拔尖人才”计划。先后主持和参与教学改革项目2项,参与英文教材编写一部,获评西安交通大学“优秀本科生导师”。国家心理咨询师的背景赋予其独特的育人视角,将心理科学与学业指导深度融合。他秉持“以心育材,以爱铸魂”的理念,坚信真诚的陪伴与理解是激发学生内驱力的关键,打造“学业-心理”双轨帮扶模式,用共情力点燃学生内驱力,被同学们亲切地称为“成长路上的心灵导师”。

心育筑基:以心灵温度点燃成长内驱力

尚晓博老师深知,卓越的学业指导始于真诚的心灵连接。他充分发挥国家心理咨询师的背景优势,将深度心理关怀融入导师工作核心,采取亦师亦友的相处模式,致力于成为学生信赖的“心灵摆渡人”。

他坚信“亲其师,信其道”,唯有真正走进学生内心,方能激发持久的学习动力。为此,他坚持高频次、高质量的“面对面、心贴心”交流,与学生进行一对一或小组谈心谈话。在交流中,他摒弃传统说教,以平等、共情、倾听为原则,敏锐捕捉学生的情绪变化和潜在压力点,无论是初入大学的迷茫、学业受挫的自卑,还是情感困扰的焦虑、独在异乡的孤独,都能及时得到有力消解。他尤其关注来自家庭困难或性格内向的学生,运用积极心理学方法,变“批评纠错”为“赞赏赋能”,努力发掘每个学生的闪光点,帮助他们建立自信。

其标志性的“炭雕激励法”便是这一理念的生动体现——他精心定制刻有“学习很苦,坚持很酷”“将来的你,定会感谢现在奋斗的你”等励志语句的炭雕摆件,赠予处于关键成长期或面临困境的学生。这些摆件成为学生书桌前的精神灯塔,在无数个想要放弃的瞬间,给予他们温暖而坚定的力量。

有一位同学是尚晓博老师入职后所带的首位本科生。刚接手时,他发现该同学21-22学年第一学期的成绩竟然全部不及格,最高仅50分,也正因如此,该同学延期毕业一年。在随后的两年里,尚晓博不断给予其帮助,让他重新找回了生活的热情与学习的兴趣,最终顺利毕业,目前已顺利入职某人社局。谈及尚晓博老师,该同学满怀深情地说道:“每当我遇到困难或者情绪低落的时候,尚晓博老师的鼓励都会让我积攒力量,去面对生活和学习中的种种艰难。在尚晓博老师的帮扶下,我从消极的心态逐步建立起自信,敢于直面人生。真的非常感谢尚晓博老师的鼓励与帮助。”

这种“以心换心,以爱育才”的方式,有效破除了师生隔阂,为精准有效的学业导航奠定了坚实的情感基础。

教学相长:双向赋能焕发课堂教学活力

尚晓博老师对待教学工作一丝不苟、极度负责。初登大学讲台的他,宛如一位谦逊的求学者,积极向经验丰富的前辈汲取教学经验,精心研磨每个知识点,力求细致入微。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尚晓博老师对互动式教学法情有独钟。他巧妙地引导同学们融入课程教学的各个细微之处,运用启发式教学激发同学们积极思考的热情。受传统文化的濡染,国内许多学生性格较为含蓄内敛,部分来自农村的学生甚至可能存在些许自卑情绪。尚晓博老师摒弃了传统的批评纠错式教育模式,通过运用鼓励和赞赏的方式引领学生树立自信收获成就感,促使他们以更加积极乐观的态度投入学习。

尚晓博老师每次上课都会提前半小时抵达教室,课后也会抽出时间解答同学们的疑问。课余时分,他还会主动与同学们交流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根据同学们的具体问题给予相应的解答与帮扶,让同学们真切地感受到一种亦师亦友的温暖氛围。2024年,尽管是尚晓博老师首次教授本科生的两门专业基础课程,但他始终与同学们携手共进。在评教环节中,他所教授的医用有机化学课程获得了99分以上的优异成绩。同学们对他的喜爱,源自尚晓博老师对教育事业的满腔热忱,源自他对同学们的诚挚关爱,也源自他对课程深入的钻研与探索。

江同学曾经是尚晓博老师的学生,他对尚晓博老师作出了如下评价:尚晓博老师对学生的情况十分上心,课前经常询问同学们近期的学习与生活情况,仔细聆听大家的困扰与疑问,并且耐心地予以解答和引导。尚晓博老师在教学方面讲解清晰透彻,擅长把抽象概念和知识点转化为具体事例,便于同学们理解和掌握。他重视对同学们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育,鼓励同学们积极提问并深入思考。来自巴基斯坦的Adbullah同学则认为尚晓博老师是一位非常难得的老师。

同学们的真挚反馈汇聚成尚晓博老师教学创新的源头活水。他深刻体悟到,课堂活力的本质正是师生能量的双向激荡:当抽象与复杂的内容被转化为生动的实例,当沉默的课堂被互动的火花点燃,当课后的人文关怀织就育人的绵密网络,教师收获的不只是评教的分数,而是更深沉更持久的职业幸福。

朋辈共育:创新机制激发群体成长动能

尚晓博深刻认识到,构建积极向上的学习共同体对本科生成长至关重要,他积极推动“朋辈引领、互助共进”的育人机制。一方面,他打通本研培养壁垒,积极吸纳本科生进入研究生课题组微信群,鼓励他们与优秀的学长交流学习科研心得、生活经验,感受浓厚的学术氛围和进取精神。研究生成为本科生身边的榜样和“小导师”,在科研入门、竞赛准备、考研经验分享等方面提供有效帮助。另一方面,他致力于精心培育学生自治小组。除了“晨光自律联盟”打卡群,他还根据学生兴趣和需求,组建了本科生科研拓展等小型学习社群。在这些社群里,学生分享资源、讨论难题、相互激励。尚晓博则扮演“总设计师”和“幕后推手”的角色,提供必要的资源支持、方向引导和氛围维护。这种帮扶有效激发了学生的自主性和责任感,将导师的单向输出转化为群体的多维互动与能量循环。

正如学生反馈:“在尚晓博老师的团队里,不仅能得到老师的指导,更能感受到来自优秀同伴的压力与动力,这种大家一起奋斗的感觉真好。”这种“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共育生态,成为尚晓博老师育人体系中最具活力和可持续性的组成部分,显著放大了育人成效。

育人育心:照亮青春航程的引路明灯

“获评优秀本科生导师,我深感责任之重。”尚晓博老师在感言中表示,“这份荣誉属于所有不轻言放弃、努力向上的同学们。作为一名西交大青年教师,传承西迁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是我的使命。我将继续饱含热情与激情照亮同学们前行的道路,用共情之心理解学生,用专业之力成就学生,因为每一位学子,都是亟待精心雕琢、未来可期的‘国之重材’!”。

文字:教务处
编辑:星火

关闭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