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网首页>主页新闻>正文
主页新闻

2025年“攀登计划”研究生骨干研习营侧记

日期:2025-09-15 08:47 浏览量:

8月31日,西安交通大学2025年“攀登计划”研究生骨干研习营(以下简称“攀登班”)启动。作为面向研究生新生骨干的综合能力提升专项培训项目,本届“攀登班”共招收学员1005人,共17个班级,配备17名班主任全程带班,并由高年级学生骨干组长协同管理,传承“老带新、传帮带”的优良传统。本项目采用理论学习、专家报告、劳育实践、文艺展演、迎新志愿等形式,提升学员综合能力,引领研究生新生深入学习体悟西迁精神,在实践中锤炼过硬本领。学员们怀揣对研究生阶段的憧憬与热忱,踏上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这片充满希望的热土,以饱满昂扬的精神状态开启了一场青春奋发、逐梦前行的“攀登之旅”。

攀登·求索:西迁薪火照亮征程

本次研习营以传承西迁精神为核心,为学员们提供了思想引领的平台;以专题讲座为载体,为学员呈现了一场思想与学术交融的盛宴。

9月1日上午,开营仪式在庄严的国歌声中拉开帷幕。校团委书记李利波为班主任颁发聘书,并寄语学员应传承西迁精神,以笃学之心为指引,以实践之志助远航。电信学部辅导员孙玮辰作为班主任代表发言,鼓励学员勇于提出问题、善于解决问题,并在持续研究思考中不断攀登。学员代表王国任、李云琬分别结合西迁精神与支教经历,表达了勇担重任、接续奋斗的决心,以及将个人发展融入西部建设的坚定信念。仪式最后,与会领导为各班学员代表授旗,旗帜高扬,使命启航。

开营仪式结束后,西迁老教授胡奈赛以“从黄浦江畔到渭水之滨:我的西迁一生”为题,深情讲述了拓荒建校的艰辛历程,再现了交大人扎根西部、服务国家的赤诚担当。校史研究中心副研究馆员杨澜涛以西迁精神为主线,向学员们讲述我校办学定位、发展历程及新时代历史机遇,展望服务国家战略的蓝图。

在专题讲座环节,新闻与新媒体学院党委书记薛周利以“研究生教育与自我培养”为题,沿交大发展脉络,阐述研究生应具备的品德与科研精神。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徐峰以“AI赋能学科交叉创新与转化”为主题,深入分析跨学科研究的价值与策略,鼓励学员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勇于探索未知领域。法学院党委书记王保民以“研究生法律素养提升——成功研究生生涯的法治保障”为题,深入剖析了研究生在学术研究、网络使用与数据管理中常见的法律风险。

攀登·践履:知行合一淬真章

“攀登班”学员们以创新港为课堂,在参访、劳动与守护中串联起“学思践悟”的成长之路,让西迁精神在实践中落地生根。9月2日,学员们分批次走进创新港数字展厅、高等教育工程博物馆、IOC展厅、实验室安全体验馆等地参观,在泛黄的西迁史料前触摸“爱国奋斗”的初心,在产学研融合的成果展里明晰科研方向,在一幕幕安全事故的模拟场景中筑牢“严谨求实”的底线。

若说参观学习是“认知升级”,劳动教育便是“躬身践行”。研习期间,学员们参与了丰富多彩的劳动实践活动,青年骨干的培养融入了校园服务的各个环节。大家向专业师傅学习花木养护知识,熟悉修剪机具的使用方法,进一步强化了热爱劳动、保护校园环境的理念。在公寓,房间设施、楼宇卫生、园区环境检查过程中的每一处问题都详细登记在册,“校园主人翁”的责任意识逐渐树立;在教学楼,走廊地面、教室桌椅、门窗玻璃依次被精心清洁,学习环境焕然一新;在餐厅,文明就餐、“光盘行动”引导有序开展,服务作为“文明传递”的意义更加明晰。从“握笔杆”到“拿工具”,学员们多了份对劳动的敬畏。

当夜幕降临,“星航夜巡”行动陆续展开。数百名学员手持巡查记录本与手电筒,按预定路线分组巡查南区公寓、中区教学楼和科研巨构等关键区域,重点核查消火栓压力值、灭火器有效期、常闭防火门闭合状态,检查教室与实验室门窗闭锁情况及照明设备运行状况,对发现的应急灯接触不良等隐患,通过线上平台及时上报并跟进整改。夜巡中,学员们分工协作、相互配合,以务实行动为校园安全筑牢“青春防线”。

从参访悟使命、劳动践初心到夜巡担责任,“攀登班”以“知行合一”串联起学员们成长的脉络。这些在创新港的点滴行动,让学员们既做“追光的科研攀登者”,更做“发光的责任践行者”,将西迁精神化作砥砺前行的力量。

攀登・笃行:科研报国担使命

研途追光报家国,笃行逐梦攀高峰。研习营以“科研报国”为导向,通过标兵经验分享与主题读书研讨,夯实学员责任意识与思想根基。基础医学院博士研究生标兵张灿刚深入解析了其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Fosl2调控杀伤性CD4+T细胞抗肿瘤功能的机制研究”,从立项背景到成果转化层层展开,勉励学员们将科研与国家需求、民生福祉紧密结合。机械工程学院博士研究生标兵曹佳辉以“叶端定时助力中国航发”为题,阐述航空发动机叶片监测技术的研发应用历程,展现交大学子攻坚核心技术的担当,进一步激发了学员们的报国热情。当晚,“深学细悟新思想 科技报国青年行”主题读书班在涵英楼开展,以“领学—研讨—分享”形式深化认识,各小组纪律委员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论述和主题典型案例领学,学员们围绕芯片研发、乡村科技赋能等议题踊跃发言,碰撞思想火花,把标兵们的实践感悟升华为“科技报国、青年先行”的思想共识。

攀登·聚力:青春集结显担当

为进一步厚植爱国情怀、凝聚奋进力量,研习营接续开展集体观礼与合唱汇演活动。9月3日上午,“攀登班”全体师生齐聚创新港千人报告厅,集中观看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直播。礼炮声中,师生齐唱国歌、神情肃穆;国旗护卫队正步铿锵、各方队英姿勃发、先进装备震撼亮相,点燃现场爱国热情,让学员们在直观感受国家实力的过程中深化历史责任感。9月5日晚,“攀越山海、逐梦登峰”合唱汇演于创新港千人报告厅举行,近千名学员组成学院联队,演唱《我的祖国》《保卫黄河》《祖国不会忘记》等经典曲目。学员们合唱的歌曲兼具艺术感染力与思想深度,既以旋律回溯抗战岁月、致敬英雄精神,又以歌声传承西迁精神、抒发报国情怀,成为一堂生动的“思政艺术课”。学员吴畅感慨道:“当《黄河大合唱》的音符响起,所有人的呼吸都凝聚成同一节奏。这不仅是演唱,更是攀登精神高峰。未来我会更好融入集体,与团队共克难关、携手奋进”。

在强化理论学习与爱国教育的同时,研习营也注重提升学员们的实践与服务意识,通过团学工作介绍、星航志愿分享进一步凝聚共识,并以全员参与迎新志愿的实际行动,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落到实处。

校团委副书记孟浩和星航志愿服务团创新港校区副团长范海洋同学分别围绕交大共青团工作体系与志愿服务实践作了分享。孟浩从历史沿革、组织建设、品牌项目等方面介绍了学校团学工作的发展与成效,重点阐述了“星航”“攀登”“首雁”等品牌项目的育人实效与发展探索,鼓励学员们将个人成长融入国家发展。范海洋结合自身经历,分享了星航志愿服务的组织架构、工作内容与参与体验,号召大家积极投身志愿服务,共同营造温暖、有序、安全的校园环境。

9月4日至5日,“攀登班”学员们全体投入迎新志愿服务,在风帆广场、地铁出站口、宿舍楼前等各个迎新接待点位,热情周到地迎接每一位新生与家长,成为校园中一道亮眼的风景线。从搬运行李、指引路线,到答疑解惑、发放物资,志愿者们用笑容传递交大温度;从清晨天光微亮到傍晚暮色渐合,从人潮涌动的报到高峰到零星身影的喧嚣散尽,“攀登班”学员们始终坚守岗位,用真诚消除新生初来乍到的忐忑,用行动诠释交大学子的担当。

攀登不息,奋斗不止。五天的集训虽短,却为2025年“攀登班”学员们留下了深刻而宝贵的记忆。从理论学习到实践锻炼,从集体观礼到志愿服务,学员们不仅在活动中提升了综合能力,更在协作中结下了深厚友谊,在奉献中坚定了理想信念。新学期已开启,“攀登班”的学员们将继续秉持西迁精神,在日常学习、科研和生活中发挥骨干作用,积极参与“星航夜巡”等志愿服务与实践活动,努力成长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青年,为国家建设贡献交大青年的智慧与力量。

文字:研工部 团委 唐立娟 赵欣怡 张笑涵 熊旭晨 邹育秀
图片:研工部 团委 “攀登计划”研究生骨干研习营各班级
编辑:徐琛

关闭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