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梁家河的参观学习中我感受到了习总书记当年艰苦朴素、自强不息的精神,也让我知道了青年人必须能担当、肯吃苦、敢作为、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祖立坤在延安梁家河村参观完习总书记的知青旧居后,由衷的发出了感慨。
祖立坤是新疆大学机械学院学生,今年7月,他和来自新疆大学的其他8名同学以及西安交大的9名同学一起完成了以“学青年榜样,走正确道路,喜迎十九大”为主题的暑期联合社会实践活动(以下简称联合社会实践)。
鉴于社会实践在高校立德树人中的重要作用,以及支援高校和受援高校所处区域独有的自然和文化特色资源,自2011年开始,由西安交大对口支援办公室发起,由西安交大与新疆大学有关单位协商筹备,主要由两校团委负责以联合方式组织双方学生共同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旨在加深不同民族的中华认同,促进文化交流与交融,提高社会实践活动的教育实效。
![](/_mediafile/newss/2017/08/13/15kn1tw637.jpg)
7年来,在两校主管领导的关心指导下,对口支援办宏观组织协调并给予重点支持,两校团委认真准备、精心实施,每年明确活动主题并组织1~2个实践团队(两校学生混编,新疆大学在陕实践学生主要以少数民族学生为主),分别在陕西和新疆两地开展传统文化寻访、爱国主义教育、国情社情调研和学生文化交流等具体实践活动。作为全国对口支援学校间首家实施的学生联合社会实践项目,2015年,联合社会实践正式纳入教育部高校工作组(10+2高校)对口支援新疆大学2015~2016年度工作协议,成为团队支援各成员单位的基本工作内容。
认真筹划、精心组织、积极实施,奠定良好基础
2011年7月,西安交大与新疆大学学生联合社会实践项目如期举行。11名来自新疆大学的少数民族学生来到西安参加社会实践。西安交大围绕交大校史、传统文化、红色记忆等内容,精心策划安排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在西迁纪念馆门前,时任新疆大学团委副书记彭亮老师说,“西安交大的历史太厚重了,是一所让人尊敬的大学”。
几天后,西安交大10名师生赴新疆乌鲁木齐与新疆大学师生们一起开展了主题为“了解西域历史文化,感受边疆经济社会发展”的社会实践活动。“从情感上来说,新疆是独特的。特别是对我们这些没有接触过新疆的学生来说,这片占据中国疆域面积六分之一的土地有着太多的神秘。”电气学院研究生冯大伟在去往新疆的火车上对实践活动充满期待。在接下来的实践活动中,同学们分别参观了吐哈石油和特高压变电等企业,对新疆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成就由衷地感叹。
第一次联合社会实践开展得非常顺利,两校学生在具体实践活动中有了更多的接触。次年暑期,实践活动继续深入,与民众生活更为贴近的民俗文化和大学生校园文化更好的融入了实践活动。
信仰源于认同
“踏寻延安十三年红色足迹,领略陕北三十年改革成就”是2013年的实践主题。活动包括红色教育和社会观察两条主线。
2014年7月,两校师生以“勤学修德服务祖国建设,明辨笃实践行延安精神”为主题开展了实践活动,延安之行成为两校联合实践的传统活动内容。
![](/_mediafile/newss/2017/08/13/3kiid0b637.jpg)
2015年,在“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两校积极策划组织以“丝路沿线农村信息化建设及群众满意度调研”为主题的专项调研活动,两校学生考察了乌鲁木齐的水西沟镇、安宁区镇及羊毛工镇,撰写了详实的调研报告。报告对比了丝路沿线主要城市周围城镇的信息化建设现状和居民信息接触情况,对乌鲁木齐信息化建设提出了针对性建议
2016年,联合社会实践团队对“一带一路”沿线居民社会热点认知进行了调研,从信息化产品的拥有和使用、水质状况认知、义务教育认知、“一带一路”认知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调研,对几个调研要素进行分析,为当地政府决策提供一定依据。
学青年榜样,走正确道路,团结一致,喜迎十九大
“各民族要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这是习总书记在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7年7月下旬至8月上旬,来自西安交通大学和新疆大学的20名同学联合进行了社会实践。团队成员的民族有汉族、维吾尔族、回族、满族等,在十多天的社会实践中他们相亲相爱、互帮互助,以极高的热情、极大的配合度、极强的信念完成了此次社会实践,并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_mediafile/newss/2017/08/13/1g7nqjc638.jpg)
十多天的行程中,同学们先后在陕西照金革命根据地和乌鲁木齐烈士陵园对革命先烈进行了祭拜、到吐鲁番市鄯善县进行了调研、聆听了“一带一路”专题讲座、共同在西安宣传大美新疆……而让同学们印象最深的则是延安市梁家河村之行。
7月下旬,联合实践队抵达圣地延安,参观了位于梁家河村委会旧址的梁家河村史馆,了解了新中国成立之后梁家河村的发展历程,感受了习总书记在梁家河村插队时走过的激情岁月。随后,实践团徒步参观了知青旧居,真实感受到了梁家河村当年艰苦的生活环境——住的是最简陋的陕北窑洞,睡的是大通铺式一体式土炕,通过了解习总书记在梁家河村7年多的时间里过跳蚤关、饮食关、生活关、劳动关、思想关的故事,同学们切实体会四十多年前习总书记在梁家河插队时自强不息、勇于创新的精神,也感悟到了一个城市青年到农村插队的思想转变和意志磨练过程。其中习总书记对“生存与毁灭”的思考,最终立下为祖国为人民奉献自己的思想历程深深触动了每一位队员。
![](/_mediafile/newss/2017/08/13/2f0y65q638.jpg)
在这里,同学们遇到了78岁的石玉新老人,他是与习总书记同一批入党的老党员,见到老人的时候老人带着党徽。同学们与他亲切交谈,聆听他所理解的忠诚。石玉新同志嘱托同学们一定要把共产党的优良作风发扬光大,无论干什么都要争当先进,奉献青春。队员们一一与他拥抱合影,并表示一定把这优良传统从梁家河带出去走向世界发扬光大。同时,同学们也表示,今年下半年将召开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他们将把学习习总书记讲话精神的心得,内化为促进自己不断向上、为祖国做贡献的动力,用实际行动来迎接党的十九大的召开。
实践让改变发生
西安交大与新疆大学联合社会实践活动已历时7年,76位来自新疆大学的同学和西安交大的同学一起,从起初的浅层接触到后来的深入行动,从抽象的文化符号到具体的社会问题,两校同学们从中获得的除了具体经验,更多的是对于诸多社会的认识与思考、对国家的热爱与担当、对各民族深厚感情的感受与升华。
联合社会实践是双向的,使两校学生更早地融入社会、融入国家发展战略中,通过亲身经历和主动思考,来体会世情、国情、党情、社情和民情。通过联合社会实践,加强了两校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了解,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大学生与内地高校大学生之间的文化交流,有利于增进民族团结和加强少数民族学生对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感。对内地学生而言,体验了祖国的辽阔和丰富多彩,增强了自豪感和责任心,建立了与边疆的感情,为今后支持边疆、服务边疆和建设边疆打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