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网首页>主页新闻>正文
主页新闻

【捐赠故事】化作春泥更护花——记“钟兆琳奖学金”的设立

来源:交大新闻网 日期:2015-01-26 16:01 浏览量:

开栏语: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集腋成裘,积土成山,聚爱于心,助校于行。2015年伊始,学校推出“捐赠故事”系列报道,带您走进捐赠背后不为人知的感人故事,分享他们的感动与感悟。打开一扇窗口,留下一份启迪,让我们共同感受这份爱的情怀与慈善精神。

捐赠故事(一)            

化作春泥更护花——记“钟兆琳奖学金”的设立

1990322日,上海华东医院,一位老先生在弥留之际留下了这样的遗言:“本人自1923年投身教育已有60余年,一生为中华民族的教育、科技与人才培养以及工业化而努力……我愿将我工资积蓄的主要部分贡献出来,建立教育基金,奖励后学,促进我国教育事业,以遂我毕生所愿……祝祖国繁荣昌盛。”

这位老先生就是“中国电机之父”、中国电机工程专家、电机工程教育家、西安交通大学著名教授钟兆琳先生。钟兆琳教授倾其一生为中国电机事业、为交大教育事业鞠躬尽瘁,离世前,依然不忘奉献余热,将自己的积蓄献给学校。“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钟兆琳教授对学子、对交大、对祖国的赤诚之心,至死不渝。

钟兆琳教授逝世后,其子女遵嘱将他积蓄的2万元赠予学校,西安交通大学以此设立了“钟兆琳奖学金”。

一、教书育人,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琅书园,绿草如茵,鸟语花香,位于西安交通大学校园一隅。草地上静静地伫立着一尊雕像,老人慈眉善目,戴着眼镜,嘴角微微笑着。他满怀希冀,深情注视着来来往往的学子,正如他当年在三尺讲台,滔滔不绝地讲授着电机原理。这尊雕像就是西安交通大学电机系著名教授钟兆琳。

  

西安交大以钟兆琳教授的号命名的“琅书园”

 

钟兆琳教授雕像

琅书,是钟兆琳教授的号。这位生于浙江德清县的学者,带着中国传统知识分子温文儒雅的气质。也许这种气质和其家乡——“人家两岸柳阴边”的浙江德清县新市镇渊源颇深。德清县历史悠久,名人辈出,古有南朝沈约、唐代孟郊、清代俞樾等骚人墨客,近有红学家俞平伯、古船古桥专家朱惠勇等学问大家;新市镇乃江南七大古镇之一,民风质朴,文化滥觞。生于斯长于斯的钟兆琳教授浸染了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之气,养成了治学严谨、厚积薄发的品质。

年轻时的钟兆琳架一副眼镜,英俊帅气,目光炯炯。在课堂上讲课时,沉稳而又热情洋溢,使听课者无不为其风采而倾倒。当年钟兆琳教授响应祖国号召、放弃美国的优越条件回国前,他的导师、康奈尔大学电机研究生院卡拉比托夫教授曾写信说“You are a teacher by nature”。钟兆琳教授的确是一位天才的教师,他上课经常不用讲稿,因为教案他都能背下来。听过钟兆琳教授课的老校友均回忆道,钟先生教课不仅严格,而且系统、扎实,讲课时重物理概念,形象生动。他坚持好实践、恶空谈的精神,形成了自己独有的教学思想。

钟兆琳教授以其认真负责的精神,引人入胜的启发式教学方法赢得了学生的一致好评,正如他的学生们所说:钟先生属于天才型教授,讲起书来如天马行空,行云流水,使人目不暇接。他先把一个基本概念(特别是较难理解的概念)不厌其烦地详细而反复地讲清楚,当同学们确实理解后,他才提纲挈领地对书本上其他内容作简要的指导,随即布置大家去自学。令人信服的是,每当先弄清基本概念后再去消化书本上的知识,会发觉既清楚又易懂,而且领会深,记得牢

钟兆琳教授将教书育人视为自己的天职,他一生教过多少学生恐怕很难说出准确数字。不过,交大电机系每一届学生的电机课程他几乎都教过。他以其“天才教师”的魅力,引领着学生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道路上奔驰,把一届又一届的学生培养成祖国电机工程及信息工程领域的骨干和主力。其中,褚应璜、丁舜年、张煦、张钟俊、罗沛霖、吴祖垲、屠善澄、汪耕、朱英浩、唐任远等都成为了共和国的院士,田炳耕成为美国两院院士,王安成为美国王安电脑公司创始人,共和国有两位将军张良起和傅备篪出自他的门下,等等。

1954年,国务院决定交通大学内迁西安。钟兆琳教授积极赞成。1956年搬迁时,周恩来总理提出,钟兆琳先生年龄较大,身体不好,夫人又病卧在床,他可以留在上海,不去西安新校,但钟兆琳表示:上海经过许多年发展,西安无法和上海相比,正因为这样,我们要到西安办校扎根,献身于开发共和国的西部。共和国的西部像当年的美国西部一样需要开发,如果从交大本身讲,从个人生活条件讲,或者留在上海有某种好处。但从国家考虑,应当迁到西安,当初校务委员会开会表决,我是举手赞成了的,大学教师是高层的知识分子,决不能失信于人,失信于西北人民。因而,他踊跃报名,第一批到了西安。他的表率作用,鼓舞、激励了电机系及交大的许多教师、学生,为交大的成功西迁,作出了贡献。一些了解他的教师说:迁校时,许多上海教师对上海有感情,不愿离开上海,但看到解放前夕曾拒绝了美国和台湾而坚持留在上海的钟先生积极倡导响应党的号召到西安,并第一批别妻离子离开上海,我们也没得说了。

学校刚迁到西安之际,条件十分简陋,道路都是土路,下雨天泥泞不堪,生活条件极为不方便,与上海差距很大。钟兆琳夫人因病留上海,两个女儿随母亲留在上海,两个儿子一个在沈阳,一个下放到河北农村。他自己年近花甲又患多种慢性病,生活非常艰辛。但就在这种条件下,他第一个到教室给学生上课。那时的实验室还没有建好,西安也难找到一个像样的电机厂。钟兆琳教授事必躬亲,像老骥样伏身工作,一条条解决困难,终于使西安交大的电机系迅速走上了发展的轨道,又逐渐成为国内基础雄厚、条件较好、规模较大、专业最全、设备日臻完善的电机系。

 

西安交通大学以钟兆琳教授命名的电机工程实验室

 “文化大革命时,钟兆琳教授被打成反动学术权威受尽迫害,没有资格上讲台。但他并不计较这些,心里却仍然想着给学生传授知识,主动跑到工农兵学生中间,给大家辅导功课。他讲得有条有理,想办法让每一位学员都能听得懂,并给学生们介绍好的学习方法。每当他拄着拐杖,走进学生宿舍时,大家都非常激动。那时学生经常下工厂,钟兆琳教授也跟着去。1971年冬,有一部分同学到离学校20里的坝桥热电厂实习,钟兆琳也和学生一起住在厂里,每周六回家拿点东西,周日就赶回班级。一个星期天,下了大雪,同学们想钟老师来不了啦,但大家正说着,却见他身穿破大衣,满身泥雪,跌跌撞撞地扑进了门。看着他上气不接下气的样子,同学们不敢想这一段路他是怎么走过来的,都纷纷上去搀住了这位当年已年过70的老辅导教师

1973年钟兆琳教授因胃出血在上海动了手术,胃大部分切除,并发现了癌症,留在上海治疗。在1978年他平反后,因工作需要,他又毅然返回了西安。他很重视提高同学们的英语水平,主张选一两门课用英语教学,认为这是教育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必要措施。80年代,他觉得毕业留校的青年教师英语程度不够,为了提高他们在专业方面的听、讲能力,他亲自在家中辅导青年教师,这时他已是82岁高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可以说,他把一生献给了祖国的教育事业。

1990322日,在生命的最后阶段,钟兆琳教授立下遗嘱,将几乎全部积蓄捐给西安交通大学,设立奖学金,勉励优秀学子奋发图强。真可谓“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99044日,钟兆琳教授走完了他的生命旅程,在华东医院逝世。

 

2011年4月2日,西安交大纪念钟兆琳先生诞辰110周年,校党委常务副书记王小力(右)向钟兆琳先生雕像献花

二、奖励后学,一片冰心在玉壶

钟先生无烟酒之好,艰苦朴素,勤俭节约,淡泊人生,堪为模范。他家里,只有1台小型黑白电视机,没有什么新家具。他穿戴简朴,几十年一贯制,身穿藏青色的人民装,头戴蓝灰色的干部帽,足蹬黑平布小圆口布鞋,破旧衣服自己缝补,乍看像一位老农。他经常出入教工食堂,买菜提饭,与青年教工同桌吃饭,谈笑自如,安贫乐道。钟兆琳教授对子女的要求也很严格,经常教育他们:“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以事业为重,当志在四方。”其子女、子女的配偶现在都已年届花甲,没有一个染烟酒习惯,而且都热爱劳动,勤俭节约。

钟兆琳教授在生活上对自己克勤克俭,但对于公益事业,却慷慨解囊。一生心系学生,心系交大。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如蜜蜂酿蜜,不是为自己,而是在为别人酿造最甜的生活。

三、言传身教,润物细无声

钟兆琳教授对于子女、学生,言传重于身教。在父亲的影响下,钟家人都投身到教育和科研事业中,一门仨教授,长子钟万劢先生执教于西安交通大学电气学院,勤勤恳恳为交大教育事业奉献一生;次子钟万勰院士是我国计算力学专家,长期从事工程力学研究与应用。

钟兆琳教授一直很重视百年交大的“饮水思源”传统。1982年夏,当美洲校友子女到西安交通大学学习汉语时,钟兆琳教授亲自接待他们,并为他们讲解“饮水思源”4个字的深远涵义。

钟兆琳教授逝世后,他的子女、学生不断为“钟兆琳奖学金”添砖加瓦,一为先生的人品、学识所感染,二为遵先生遗愿,促进教育事业发展。如今,“钟兆琳奖学金”账户上已有20多万元基金。

其长子钟万劢先生,今年已85岁,耄耋之年仍每年不断为钟兆琳奖学金添砖加瓦,用勤俭节省下的退休金捐给西安交大。据不完全统计,自2005年以来共捐赠8次,总额19500元(2005年以前数据尚未统计)。并不断奔走呼号,广泛联络海内外校友,希望更多人为“钟兆琳奖学金”捐赠,以奖励后学,助力交大学子成长成才。 

 

钟万劢先生与其夫人

自古以来,有德行的老师对学生的影响如春风化雨,细而无声;而学生敬师爱师之情如敬焚一炷心香,清烟袅袅。钟兆琳教授桃李满天下,他培养的学生不断为奖学金增力。耄耋老人,很多行动不便,有的为疾病所困扰,甚至有的瘫痪在床,但依然将勤俭节省下的生活费捐献出来,为基金不断贡献力量。

李占昌先生,1928年生,是钟兆琳教授的学生,一生感念恩师教诲,并通过自己的行动回报恩师,回报母校。2005-2011年,李占昌先生共向钟兆琳奖学金捐赠8400元(另捐给校友部100元)。当时他的退休金仅为每月1300元,但他每月从生活费中勤俭节省下100元,每年向钟兆琳奖学金捐赠1200元,坚持七年。老人孤身一人,自己生活尚且艰难,却每年拿出相当于一个月的工资捐给母校,如果要用一个词来形容,我想,这就是“伟大”。平凡人的七年坚持,抵得过气壮山河,抵得过功名盖世,抵得过任何事业上的伟大成就。我并没有见过这位老人,听别人叙述他的故事时,不禁在想,是什么让他坚持七年向老师亲设的奖学金不断捐赠?“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也许正是钟兆琳教授“润物细无声”的影响吧。

张洪森校友,今年已85岁,是钟兆琳奖学金成立时第一位私人捐赠者,于19906月为钟兆琳奖学金捐款500元,这在当时是一笔不小的数目。他在回忆钟兆琳老师的文章里写道“我们永远不会忘记老师所传授的知识和谆谆教导”。

黄孝诚校友,近年来至少捐过7次,共捐赠12900元。

周耐德校友2013年为钟兆琳奖学金捐了5000元。

钱慰宗校友2014年为钟兆琳奖学金捐了3000元。

周俊松校友2014年为钟兆琳奖学金捐了2000元。2006-2011年还分别为学校捐了3次款。

还有很多校友为钟兆琳奖学金不断添砖加瓦,其中很多是年届八九十的老人,他们以一颗尊师爱校之心,用省吃俭用的钱,默默地贡献着自己的力量,不断给交大人传递昂扬的斗志,蓬勃向上的力量。

 

钟兆琳教授的学生在钟兆琳塑像旁合影(从左到右 周耐德、钟万劢、张洪森、周俊松、黄孝诚、钱慰宗)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钟兆琳教授的精神已内化为交大学子、校友的一种精神,每年有无数校友为交大捐赠。其中有一位邢建胜校友,自2011年交大115周年起,每年不断捐款。2011年为交大捐款200元,2012年和2013年共捐400元。他捐款时留言道:“是交大培养了我,虽然我还不富裕,但是仍然希望能够尽绵薄之力,希望交大更好、希望交大的学子生活条件更好一些,能够把更多的时间投入到学习中去……希望能够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带动、影响更多的校友培养为母校捐款的意识。” 这种“饮水思源”的回报精神,如火焰一样熠熠生辉,激励着交大人奋进。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钟兆琳教授已长眠二十余年了,但他一生执著于教育事业、不计个人得失、无私奉献的精神,永彰于美丽的交大校园;他身上体现出来的老一代知识分子的治学严谨、诲人不倦、淡泊人生、艰苦朴素的优良作风,深深地感染着我们每一个人,是我们学习的楷模与典范。

漫步于苍松翠柏、鸟语花香的琅书园,我们仿佛看到钟兆琳教授站在三尺讲台,勾画着祖国的美好未来。

 

文字:教育基金会
编辑:星 火

关闭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