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母校,面向未来,我们胸有成竹,我们意气风发。创业的种子已经发芽,创业的脚步已经出发,无论成功失败,不惧坎坷艰辛,青春无悔,梦想启航!

姓名:薛利荣
专业:数量经济与金融专业
毕业去向:保研(西安交大管理学院MPAcc专业) 创业(禾思众成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金禾21班毕业生薛利荣是“保研+创业”的典型。钱学森实验班“出身”的她,曾获得国家奖学金、2016年陕西省“挑战杯”金奖、2016中国(宁波)大学生创业大赛西北赛区金奖等多项大奖,现已被保送至管理学院MPAcc专业。与此同时,去年她和几个好友创立的禾思众成精密机械有限公司也已成为行业内的一颗新星,前不久开始了可移动柔式智能视觉机器人的研发工作。
回忆起大学生活,除了课业上的不懈努力外,最让她难忘的就是这段创业的经历,“创业”让薛利荣成长的同时也让她感到了学校的温暖:宫辉副书记一直以来对项目十分肯定,鼓励大家坚持;就业中心的老师们让团队入驻七楼创客汇,提升禾思的知名度;团委老师在各种大大小小的创业比赛中耐心指导,协助他们把最好的一面展现给评委;还有360CEO周鸿祎、喜马拉雅创始人余建军、西少爷肉夹馍联合创始人袁泽陆等校友给禾思提了许多建议。“这些支持让我在禾思坚持下去。”薛利荣说。
谈及成长,这个明媚的姑娘笑称最大的改变就是抗压能力增强,面对挫折学会更加淡定。“创业以来,每天的心情像坐过山车,最开始的时候还会为接到了大项目开心到好几天睡不着,因为某个项目推动不下而失声痛哭。后来就习惯了,明白了什么叫宠辱不惊。就像马云说的,我对未来充满自信,对明天充满恐惧。但年轻就要探索未知,发现自我,找到存在的意义。这一直是我的人生信念。”未来,薛利荣希望自己能在交大130周年校庆的时候,能够作为交大杰出校友企业家俱乐部JEC的会员,在主楼多功能报告厅与学弟学妹分享自己的创业感悟。

姓名:熊连松
专业:电气工程电力电子方向(博士)
毕业去向:创业(苏州牛顿眼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作为一名博士研究生,熊连松拥有5篇SCI、15篇EI,学术成绩出众。然而,马上毕业的他却没有去找一份“正经”的工作,而是选择了创业。现在,他是苏州牛顿眼网络技术有限公司的CEO。
熊连松说,自己心中一直有着强烈的创业愿望,因为热爱,所以选择。研究生期间,熊连松经常帮助中小微企业做项目。在这个过程中他发现,中小微企业的资源非常匮乏,技术人员极少,但他们对技术和资源的需求却非常迫切。熊连松想到,是否可以提供一个平台,像“人人网”那样,为用户提供主页服务使其充分展示其技术专长与优质资源,使用户之间能够方便快捷的进行资源交换,寻找最佳合作伙伴。带着这样的信念,2015年8月,熊连松开始创业,于是就有了现在的“牛顿眼”。之所以将公司取名“牛顿眼”,是因为熊连松希望,“牛顿眼”能够帮助更多中小微企业站在“巨人”的肩上,从而获得长足的发展。目前,“牛顿眼”已完成天使轮的融资,平台正在测试阶段,预计8-9月正式上线。
从本科到硕士再到博士,熊连松在交大度过了11年的青葱岁月。11年,他学会了选择和坚持,明白了理想和责任,也看到了交大的变革和创新。在这里,他遇到了传道授业解惑的老师,结识了志同道合的好友,也完成了从学生到创业者的跨越。“交大给我的就是那份熟悉感。”临近毕业,熊连松充满了不舍,因为母校是他永远的魂牵梦绕之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