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网首页>主页新闻>正文
主页新闻

【出彩90后】第十一届中国艺术节中的交大身影

日期:2016-10-24 14:53 浏览量:

2016年10月15日,第十一届中华人民共和国艺术节在陕西省隆重开幕。中国艺术节是经国务院批准,文化部主办的我国规格最高、规模最大、最具国际影响力的国家艺术节,汇集了全国最优秀的艺术成果和艺术人才,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值此文化饕餮之际,西安交通大学的学生志愿者们用实际行动践行了“果毅力行,忠恕任事”的交大校训。

西安交通大学共有100名志愿者,将从10月13日至31日开展长达18天的艺术节志愿服务工作,覆盖易俗大剧院、秦皇大剧院、西安人民剧院、陕西广大大剧院及索菲特人民大剧院五大场馆。他们主要分为接待组与服务组,负责嘉宾与评委老师的报到登记、住宿及用餐安排、外出送车和部分评审会议的会务与引导工作,以及各场馆的服务资讯及现场秩序维护。截至昨日,西安交大志愿者已服务秦腔《易俗社》歌舞剧《情暖天山》等八场演出活动。

“您好,请问需要什么帮助吗?让我来看一下您的票吧!”这句简单的话不知道被志愿者们询问了多少次。嘴巴干了,嗓子哑了,可服务的热情从未消退。从经过一个多小时的颠簸到达位于临潼区的秦皇大剧院,再到耐心学习会场知识,熟悉个人工作岗位及服务内容,从候场到演出结束,每位志愿者都坚守本位,保持良好体态,展现交大学子的良好风貌。

每天白天负责接待组志愿者工作,晚上回学校加班加点写论文,是90后硕士赖函最近的工作日常。“我主要服务评委专家们餐饮,所以我的主要服务时间是在老师们的吃饭时间,一天三次。有时来不及在老师就餐前吃饭,肚子也会咕噜咕噜的‘抗议’,脸部笑到僵硬,腰也站到疼,但看到评委老师对我们的一个微笑,一声感谢,一切疲劳都会烟消云散!”谈到对志愿者工作的感想,她这样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在志愿者的协助下,场馆接待工作井井有条,场馆带队老师李雪称赞道:“还好有你们,太棒了,交大学生就是不一样!”

“姑娘,你是哪个单位的?”

“老师您好,我是西安交通大学的学生志愿者!”

“这边志愿者真是安排周到,细心负责,颜值也都很高呢!”

这是交大中国艺术节志愿者刘露与文化部机关党委副书记何晓娟老师的对话。作为一对一服务的志愿者,刘露在接待之初可还是经历了一场小小的“提心吊胆”呢!“接机前一天晚上获取了客人的航班信息,随后我立马和接机司机对接好时间,但是等到询问接待人电话号码时却被告知没有联系方式。”回想到这儿,刘露承认当时自己是有些担心的。“等到了机场在出站口等待,原定于10点15分到达的飞机晚点至10点30分,可是直到11点30分仍没有接到客人。联系文化厅的对接老师,几经周转得知客人改签航班并获取到了手机号,在手机软件上查询得到新航班在12:55分到达机场。再给接待人发短信确认消息。”一圈忙碌,终于圆满的完成接机任务,“遇事从容不迫,快速寻找解决办法,正是交大教会我的事情啊。”当问及如何有序的处理那场小小的突发事件时,刘露笑着回答。

“将科研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礼宾接待组的博士研究生臧彦铭如是说:“能成为在西安举办的第十一届中国艺术节志愿者,自己深感荣幸。希望能够通过所有志愿者热情、优质与专业的服务展现交大学子的风采以及古都西安的风度,践行母校‘扎根西部、服务国家、世界一流’的使命与担当。”

提起参加第十一届中国艺术节的收获,礼宾接待组的尹誉坦言:“从物资准备、信息采集表格整理到签到接待,忙碌却充实。作为志愿者,自己展示的不仅仅是个人的形象,更是西安交大,乃至整个陕西的人文素养。每一次面对评委老师对我校志愿者的称赞,满足感与成就感都会油然而生。”同样来自礼宾接待的王豪杰也在深感志愿工作虽细微却责任重大,需要足够的耐心、细心与热情。“展现交大风采与陕西魅力,我们在行动!”王豪杰这样说道。

在接下来的一周里里,西安交大的学生志愿者们将继续满怀热情,坚守铸就第十一届中国艺术节中最靓丽的风景线!

文字:王新童
图片:第十一届中国艺术节交大志愿者
编辑:董 喆

关闭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