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1日,西安交大召开2020年人文社科科研工作会议,会议全面总结了2020年人文社科科研工作,部署了2021年重点工作,表彰了“十三五”人文社科科研工作先进单位及个人。校党委书记卢建军,校党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张定红,校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成进出席会议。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席光主持会议。
卢建军对“十三五”人文社科科研工作所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他表示,学校人文社科科研面向国家和区域发展重大需求取得有目共睹的成绩,在多个领域有所突破。他指出,人文社会科学发展在一流大学建设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学校党委将给予足够的重视。他强调,要准确定位人文社科在党和国家、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战略重要性,明确人文社会科学对学校整体发展的战略作用和未来发展方向,寻求跨越发展的战略路径,利用好创新港建设的良好机遇,实现“十四五”期间人文社科加速发展,为国家重大需求和部署提供理论研究与智库支撑。
卢建军从六个方面对人文社科科研发展提出要求。
一是把握好科研方向。要将“国之大者”铭于心践于行。在进入新时期、贯彻新理念、构建新格局的背景下,各学院及教师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内涵,关注国际国内新形势,坚持“四个面向”,着眼“十四五”,紧紧围绕党和国家重大战略部署、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和地方高质量发展目标等开展研究探索,与党和国家同呼吸、共命运,真正做到研究“顶天立地”,为国家社会经济发展,为陕西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追赶超越贡献交大力量。
二是坚持科学研究的“三个导向”,实现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各级单位要遵循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结果导向,明确研究领域、研究方向、研究课题并精准发力,科学利用数据支撑,实现以质量、成效、特色、贡献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要以建设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为契机,充分利用“六进创新港”“五种生态”建设等资源,积极推动智库和研究平台建设,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提升提供智库支撑,实现跨越发展。
三是聚焦科研工作6大要素,壮大人才队伍。要关注“领军、团队、平台、项目、成果、应用”六个核心要素,要挖掘好、利用好、滋养好科研人才队伍,积极探索政府企业买单、学校培养指导、回馈企业社会、助力学科发展的人才引入机制,发挥好应用价值,加快成果转化应用,以成效和贡献拓展为学校人文社科科研事业发展争取更多支持。
四是建立“三张清单”,明确有效提升的举措。各级单位、学院党委要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建立“难题清单、破解举措清单、落地清单”三张清单,明确发展中亟待破解的瓶颈问题、发展难点、改革堵点,以此作为各级党委破解党建和业务两张皮的重要抓手。
五是深入研究领会人文社科对学校未来发展的战略重要性。人文社科学院、学科和专业一定要坚持高质量和高水平的发展标准,坚持学科交叉融合,推动学科建设高质量发展。同时要统一认识,明确人文社科对学校“双一流”建设的重要性和战略意义,在促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提升学生人文素养、支撑人文校园建设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六是重视人文社会科学发展,做好“十四五”规划。学校党委将充分重视人文社会科学未来的发展,结合“十四五”规划制定,各相关单位要深度思考人文社科的战略地位、战略意义和未来发展方向,明确战略目标、发展路径和举措,用好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平台,依托“6352”工程建设,坚持一手抓高质量高水平,一手抓科研工作服务于国家使命,通过产教融合,实现国家战略所需的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
席光指出,今年是“十三五”收官、“十四五”开局之际,学校2020年人文社科科研工作各项指标均创历史新高,实现了教育部人文社科一等奖、千万项目、科研到款过亿等“零”的突破,“十三五”获得圆满收官。会议的召开对更深入地分析人文社会发展,构建更加科学合理的学科架构,更好地发挥人文社科特色具有重要意义。
学校对“十三五”科研工作先进单位、重大科研成果先进个人、重大科研项目先进个人、基地(智库)先进团队及负责人和科研服务先进个人进行表彰。卢建军、席光为先进单位颁发了荣誉奖牌。
管理学院院长冯耕中、经金学院院长孙早、法学院院长单文华从服务国家重大需求、学科创新发展、智库建设、有效科研组织等方面进行了经验交流。
各人文社科单位领导和相关职能部处负责人、受表彰人员、重点研究基地负责人、创新港人文社科研究院各研究所负责人、国家级重大项目负责人、学术骨干、青年教师代表等150余人通过主会场和11个网络分会场参加会议。
会议要求,会后各相关学院和单位需认真学习落实本次会议精神,持续推进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高质量发展,为西安交通大学“双一流”建设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