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语言文学学科包括外国语言研究、外国文学和比较文学研究,区域国别研究和翻译与跨文化研究等领域,其中外国语言研究分为外国语言本体研究和应用研究,我国学者多专注于后者,即二语习得、外语教学、语言政策、语言接触、话语批评等方向,在这些领域取得的成就也相对更突出。需要指出,在新时代语境下,翻译与跨文化研究、区域国别研究与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直接相关,具有为不断变化的国际环境下发展多边主义外交关系,开展经济、科技、文化等诸多领域的国际合作和交流,提供理论参照的社会功能。诚然,虽然从上世纪中后期以来,翻译研究领域引入了文化研究、哲学、伦理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理论视角,以及相关自然科学领域的实证研究方法和手段,但对翻译过程和翻译活动方法论等问题还缺少系统连贯的理论解释。区域国别研究关注全球与区域发展进程,侧重探究语言对象国家和区域的历史文化、政治经济、社会制度和中外关系,但是在倡导史学、哲学、人类学、社会学、政治学、法学、经济学等多学科渗透交叉的同时,其学科主体理论的构建成了该领域研究者面对的主要问题。
外国语学院设有外国语言研究中心、跨文化问题研究所、丝绸之路欧洲研究联合中心、医学英语研究所、翻译与数据挖掘研究所、国际舆情与文化安全战略研究所、日本学研究所。从学科结构布局来看,基于认知、心理实验和计算模拟的二语习得、外语教学、外语测试与诊断研究、国际舆情和跨文化研究、基于语料库的翻译文体和语言计量研究、日本学研究是外国语学院学科发展的主要增长点。自2014年以来,这几个领域招收“语言文化系统学”交叉学科的博士生,学科梯队发展较快。相对而言,以英、法、俄、德、西班牙语为目标语的文学研究,以及比较文学和世界文学研究是较为薄弱的方向,对外国文学史、外国文学思潮与流派、外国文学理论的研究欠缺,该领域的学科团队尚未发展成熟。需要指出,医学英语向来是外国语学院领跑国内其他高校的专业方向,目前在教材开发、专业标准制定、课程实施和评价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诚然,人才培养、专业发展需要以科学研究和学科发展为驱动,包括临床语音学、临床语用学在内的医学语言学研究,是外国语学院亟需发展的学科领域。有鉴于此,我们建议可从以下四个方面对外国语言文学学科进行布局:
一、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发展非洲研究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国别和区域研究。依托外国语学院与中国非洲研究院的合作平台,以及西安交大“一带一路”自由贸易试验区研究院,整合外国史、外国政治、国际关系、跨文化研究、国际舆情方向的研究力量,厘清学科发展路线图,在注重交叉学科研究范式和方法应用的同时,实现学科主体理论的构建。做好“区域通”人才培养工作,建立具有专业优势和重要影响的研究团队,攻克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的重大科研项目,实现“咨政服务”的学科宗旨。
二、专注于传统文化和当代中国话语的译介和传播研究。传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是大学的重要功能。如何在全球化语境下促进中国传统文化典籍和中国故事、中国话语的翻译与传播,是外国语言文学研究的当代使命。翻译研究、跨文化研究、比较文学和世界文学研究方向,需要专注于该课题的研究,一方面要加强研究的历史纵深,另一方面需注重研究的当代意义和现实价值。就翻译和跨文化研究而言,既要加强古代丝绸之路多语文化交流活动史的专题探究,又要深化当代中国话语的译介和国际传播研究,同时更要实现对翻译和跨文化交际活动方法论的理论构建。
三、凝炼学科个性、发展医学语言学学科方向。实现医学英语优势专业向医学语言学特色学科方向的演进和拓展,建设语音学、心理语言学、神经语言学和临床医学、电生理学等多学科协同创新的科研平台,创办具有国际学术声誉的医学语言学期刊,完成该学科方向人才梯队的建设和培养,凝炼体现学校个性的一流外国语言文学学科方向。
四、面向未来,实现自动翻译、语言认知、舆情研究的跨学科研究转向。打破以学科为界限的传统知识生产模式,实现与神经网络和深度学习、云计算与大数据等学科方向的深度交叉与融合,攻关语言认知、语义通讯、自动翻译、国际舆情等领域的重大项目,在科研实践中,逐步构建以问题为导向的超学科理论和研究方法论。
简言之,外国语言文学的发展需紧依国家战略,做好文化文章,构建特色方向,实现多学科的深度交叉。
作者简介:桑仲刚,西安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入选“西安交通大学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研究方向为翻译学、语用学。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理事、中国比较文学翻译研究会理事、中外语言文化比较学会文化翻译研究会理事、中国翻译协会专家会员、国家社科规划项目和中华学术外译项目评审专家。分别在Perspectives:Studies in Translatology、Pragmatics and Society、Social Semiotics、《外语教学与研究》《外国语》《中国外语》等期刊发表论文20多篇,主编和参编专著多部。目前主持国家社科项目“二十世纪敦煌汉文叙事文献西方英译活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