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网首页>主页新闻>正文
主页新闻

张迈曾书记在“西迁精神”座谈会上的讲话

来源:交大新闻网 日期:2015-09-28 15:18 浏览量:

 

在“西迁精神”座谈会上的讲话

张迈曾

2015年9月25日


尊敬的梁桂部长、何东平总编辑,各位领导、西迁的各位老师、同志们,同学们:

1955年4月,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交通大学内迁西安的重大决定。1956年9月10日,交通大学55级部分学生、56级全体学生在西安人民大厦举行开学典礼,自此交通大学学生开始了西安的求学生涯。60年过去,回眸足迹,艰苦奋斗铸就了可歌可泣的“西迁精神”。

由省委宣传部、光明日报社和西安交通大学联合举办的“西迁精神”座谈会今天隆重举行,这是西安交大建校120周年暨迁校60周年“双甲子”校庆前夕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我代表学校,向出席会议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表示热烈欢迎,向西迁老领导、老同志致以崇高敬意和衷心感谢!

中日甲午战争,中国陷入了被列强肢解和瓜分的严重危机。为使积贫积弱的中国能够振兴和自强,一些有识之士提出学习西方开办新式学堂的设想。1895年、1896年,洋务运动重要代表人物盛宣怀秉持“自强首在储才,储才必先兴学”思想,接连在两大口岸天津和上海,创建了北洋大学堂和南洋公学,开中国高等教育之先河。通过南洋公学,首次在中国建立起包括大中小学、师范教育、编译出版事业在内的一整套近代化办学体系,为10年后我国废除八股取士的腐朽科举制度,做了重要的思想和舆论准备。南洋公学后来顺应时代需要,发展成为一所具有典范意义的高等工业学府。尤其在1921年定名为交通大学后,理工管三足鼎立而工文并重,“起点高,基础厚,要求严,重实践”,形成了严谨治学和精勤育人的优良传统,成为追求真理的民主堡垒,以杰出科学家和工程师的摇篮而享誉于世。

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为改变我国高等教育和文化发展严重不平衡的状况,在工业建设和科学教育事业迅速推进的大西北部署一所高水平的工业大学,党中央国务院决定交通大学由上海迁至西安。毛泽东主席等中央领导同志圈阅了有关文件,周恩来总理亲自领导了西迁。中宣部、高教部等中央部委、陕西上海两地以及社会各界对交大建设给予了无微不至的巨大支持。特别是三秦父老满腔热忱欢迎交大师生,千方百计扶持学校发展。

交大人听党的话,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艰苦奋斗、建功立业。交通大学的迁校不但迁得好,西安新址建得好,而且学校事业发展得更好,人才培养质量和科学研究水平都有了极大提升。正如当年教育部蒋南翔老部长所说,从迁校时的一所大学发展成两所全国重点建设的大学,这是质的飞跃,交大西迁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大发展和调整战略布局的成功范例。交大人想国家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为国家民族勇于担当和不懈奋斗,做出了无愧于时代、无愧于祖国、无愧于人民的重要贡献。

迁校60年来,西安交大始终坚持立德树人,以培养造就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一流人才为使命,成为我国重要的高层次高素质人才培养基地,良好的教育质量赢得了社会广泛赞誉。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作为以创建世界一流大学为目标的全国重点大学,西安交大在西部、在陕西发挥了独特作用,成为大西北首屈一指的人才高地。目前学校教师队伍中以院士等为代表的高层次人才占到了全省的1/3,历年毕业的学生中有40%扎根奋斗在西部。

迁校60年来,西安交大始终坚持自主创新,以服务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目标,积极瞄准国际学术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和国民经济主战场,在航空航天、能源动力、先进制造,电力装备、生物医药等领域产生了一大批重大科学研究成果,为推动相关领域的科学技术发展,促进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发挥了重要作用。学校作为第一完成单位获得的国家和省部级科技奖励始终名列陕西第一。交大人用智慧和坚韧实践着“顶天立地”的科研目标和科技强国的奋斗梦想。

江泽民学长在担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期间,三度莅临西安交大校园,亲切看望师生员工,勉励我们弘扬交大优良传统,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在今日的交大校园里出知识,出新的科学家,把学校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大学。

时任国务委员的陈至立在为《交通大学西迁回忆录》一书所作的序言中说:“这其中蕴藏着西安交大人的‘西迁精神’,这就是老一代交大人服从大局、追求真理、勤奋踏实、乐于牺牲、勇挑重担、无私奉献、艰苦奋斗、开拓创业、无怨无悔的精神,……它不仅是西安交大,也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时任教育部部长的周济同志在西安交大建校110周年暨西迁50周年座谈会上指出:“‘西迁精神’不仅是西安交大的精神财富,更是全国教育战线的精神财富。这种‘西迁精神’永远不会过时,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不能丢。”

“胸怀大局、无私奉献、弘扬传统、艰苦创业”是西安交大永远的财富。

文化是连接历史、现实和未来的桥梁,是大学建设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发展的快慢、品质的高下,与文化建设息息相关。作为先进文化的传播者、创新者和弘扬者,大学的发展必须服务于国家的整体利益,服务于民族复兴和社会进步。交大人用实际行动为中国大学作出了表率。交大西迁是老一辈交大人秉承国家利益至上,坚持服务国家、建设国家的责任担当;是老一辈交大人抛弃局部利益、家庭利益、个人利益,责无旁贷、义无返顾建设大西北的生动实践。

随着时代的变迁,2000年合校后,西安医科大学、陕西财经学院的历史又为“西迁精神”丰富了新的内涵,与时代精神结合,成为共同推动学校发展,引领学校文化的强大精神动力。

一、“西迁精神”是奉献报国的使命文化

1956年的交通大学已经是一所具有60年办学历史的海内外著名学府。为了国家建设和发展的目标而举校西迁,史无前例,且上海西安两地经济发展悬殊,文化环境迥异,工作和生活条件差距巨大,迁校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超乎想象。彭康校长带领交大党组织和全校师生员工,衷心拥护西迁重大部署,怀着对祖国、对人民的无限忠诚精心组织,教授带头,师生响应,毅然放弃大都市繁华安逸的优越条件,奔向条件十分艰苦的大西北,以上火线的英勇气概和拓荒者的开创精神,投身到改变祖国落后面貌的建设大潮中。从1955年5月选择新校址,到1956年9月新生报到,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在一片广阔的麦田中,奇迹般地建起一所规模宏大的现代化高等学府。这些在今天看来,都是不可思议的创举。更难能可贵的是,如今的西安交大已经建成一所水平高、实力强、后劲足,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社会主义一流大学,实现了黄土地上的伟大创业。迁校60年来走出学校的22万多名毕业生,怀着从学校学到的知识和铸就的人生理想,在四面八方为祖国发展服务,既是满天群星,更是筑路基石。

二、“西迁精神”是严谨精致的卓越文化

交通大学老校长唐文治曾要求莘莘学子:“求一等学问,成一等事业,做一等人才,塑一等品行”。长期的办学实践,使得严谨精致的卓越文化成为交大人干事创业的基本准则,成为交大人矢志奋斗的精神追求。当年迁校师生员工那种艰苦创业、只争朝夕,开辟新校园、兴办新专业、发展新事业、开拓新领域的冲天干劲,不仅带来学校60年持续向上的发展,也带来高等教育领域一马当先、万马奔腾的大好局面。在“西迁精神”的引领下,交大每年获得的教学科研奖励始终位居全国高校前列,这些重要的教学科研成果为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也为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承和创新发挥了巨大作用。同时,交大先进的办学理念和较高的学科水平,对于陕西完善学科结构,提升学科层次也发挥了重要的引领带动作用。

三、“西迁精神”是开拓进取的创新文化

交大西迁时,每位师生员工都持有一张学校特制的“乘车证”。这张“乘车证”的正面,是一列疾驶西行的火车图案,上面醒目地印着“向科学进军,建设大西北!”的字样,它集中浓缩了交大西迁所要担负的神圣使命。交大人始终忠实地履行着这一承诺。1959年,西安交大参与了中国第一台大型通用计算机的设计和制造工作,为民族工业发展做出了创新性贡献。1965年,周惠久院士创立的“多次冲击抗力理论”被誉为中国高校科研成果的“五朵金花之一”。2010年,孙军教授研究团队完成的“微纳尺度材料形变特性及其尺寸效应”发表在英国《自然》杂志上,并首次入选中国高等学校年度十大科技进展。2015年,卢秉恒院士应邀就“先进制造与3D打印”给国务院总理作专题报告。1978年至今,西安交大荣获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达158项。今年,西安交大深入贯彻中央创新驱动战略,启动实施了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建设,将为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发挥重要引领作用。

四、“西迁精神”是团结互助的团队文化

交大西迁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西安交大之所以能够成为西部大开发的先行者和排头兵,在党和政府的坚强领导和有力支持下,靠的是交大人的胸怀大局和团结互助。交大人在建设社会主义大西北的激情号召下,创造了令世人震惊的“交大速度”。基建、搬迁、教学同步展开,迁校工作如精确运行的钟表,按部就班、井然有序。1959年,上海交大、西安交大独立建校后,教育部要求,“西安交通大学在师资及高年级学生方面,应予上海交通大学适当的支援。”西安交大弘扬团结互助的“西迁精神”,认真履行了这一光荣任务,为发展中国高等教育作出了值得永载史册的历史性贡献。团结互助的文化不仅体现在迁校过程、支援建设,也体现在西安交大后期的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学校治理等方方面面,成为“西迁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西迁精神,薪火相传。当年的西迁教职员工,如今都已是耄耋老人,有的已长眠在为之奋斗的土地上。他们当中许多人曾有过各种各样的机会返回故乡,但他们始终没有离开这块热土,没有离开西安交大,不仅他们自身在奉献,而且是几代人在奉献。因为他们的事业在西安交大,他们的爱在西安交大。哪里有事业、哪里有爱哪里就是家,西安交大是他们永远的家。

心系过往,方能借鉴而后行之。而今,“西迁精神”已深刻熔铸在每一位交大人的精神血脉里,每年新生入学的第一堂课就是参观西迁历史纪念馆,当年轻学子沉浸在交大先贤足迹的历史画卷中时,他们光彩的眼睛里流转的是感动和自豪。在“西迁精神”的熏陶下,每年西安交大有一大批毕业生选择到祖国西部建功立业,近一半的研究生选择为陕西服务;每年西安交大都会有大批学生走进西部最基层的学校、医院、村镇从事志愿服务和支教工作,他们以实际行动传承和发扬了“西迁精神”。

今年9月11日,学校启动了“重跑交大西迁路”的校庆纪念活动,40位交大校友从交通大学徐汇校区火热开跑,日夜兼程,风雨无阻,用心灵重温那段岁月,用双脚丈量那片土地,一棒接一棒完成了1680公里的马拉松接力,这是广大校友对“西迁精神”、对老一辈西迁交大人崇高敬意的直接表达。

作为中国大学精神的重要体现,“西迁精神”是交大人奉献报国、开拓创新的永恒精神财富,是交大人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强大精神力量。在深入实施“一带一路”战略,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今天,大力弘扬“西迁精神”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此,我向广大师生提出五点希望:

一是弘扬“西迁精神”要与弘扬“延安精神”紧密结合

“延安精神”是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集中体现,是优良传统和作风的集中体现,是中国共产党人崇高品德和伟大情怀的集中体现,弘扬“延安精神”是全省人民义不容辞的政治责任。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的民族,是难以自立自强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的国家,是难以发展进步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的大学,是难以成为一流的。党和国家几代领导人一再告诫我们,国家越发展,越要抓艰苦创业,大学也不例外。“西迁精神”是西安交大继承和发扬爱国爱校、严谨治学的优良传统,汲取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所形成的独具特色的大学文化。弘扬“西迁精神”要与弘扬“延安精神”紧密结合,要把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不畏艰难、开拓创新的优秀品质内化为交大师生自强不息、奋勇前行的强大精神动力。

二是弘扬“西迁精神”要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紧密结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点。这是决定文化性质和方向的最深层次要素。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其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凝聚力、感召力。”“西迁精神”是我校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我校文化软实力的具体体现。要让“西迁精神”发挥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作用,就要以“西迁精神”不断夯实我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把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融入校风、教风、学风,师德、医德、职业道德建设中,成为师生的自觉行动。

三是弘扬“西迁精神”要与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紧密结合

“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是中央持续深入推进党的思想政治建设和作风建设的重要举措,是领导干部立身之本、为政之要、成事之基,要时时铭记、事事坚持、处处上心。弘扬“西迁精神”要与“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紧密结合,要把奋斗、奉献、创业的精神品格融入学校思想政治建设和干部作风建设当中。全校广大教师和党员干部要把爱国爱校、胸怀大局的革命精神传承下去,把无私奉献、勇挑重担的创业精神传承下去、把尽职敬业,艰苦奋斗的务实精神传承下去。教育和引导广大教师和党员干部坚守高尚的道德情操,坚定崇高的理想信念,用实干实现自身价值,助力学校发展,争做改革创新的拓荒牛、无私奉献的孺子牛、任劳任怨的老黄牛。

四是弘扬“西迁精神”要与建设“四有”教师紧密结合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广大教师要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我们要始终把师德建设放在教师队伍建设的首位,努力营造崇尚师德、争创师德典型的良好舆论环境和校园氛围,以师德建设打造学术团队,以师德建设锻炼教师队伍。要将弘扬“西迁精神”与“四有”教师建设紧密结合,把交大的优良传统、育人理念、办学特色和校训精神融入到教师队伍的建设中,用“西迁精神”激发师生将自己的前途和祖国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引导教师牢记“四有”标准,用高尚师德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做出更大贡献。

五是弘扬“西迁精神”要与高扬“四个主义”伟大旗帜紧密结合

学校第12次党代会明确提出,全校要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英雄主义、乐观主义旗帜,不断汇聚崇德向善、团结奋斗的正能量,激发创业创新、开拓奋进的千钧力。弘扬“西迁精神”要与高扬“四个主义”伟大旗帜紧密结合,热爱祖国,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融入集体,在集体中获取前进的力量;英雄担当,积极承担任务,勇敢解决困难问题;乐观向上,用乐观的心情来激发创造灵感,愉悦团体环境。

“伟大的事业孕育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推进伟大的事业。”迁校近60年来,从“七五”“八五”,到“211”“985”,再到“统筹推进一流大学建设”,西安交大始终处于国家重点建设的第一方阵,为国家,特别是为西部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贡献。今天,西安交大又面临国家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一带一路”战略的重大机遇,要想抓住这个重大机遇,在这个机遇中创造西安交大新的辉煌,就应必须继承和创新“西迁精神”,让“西迁精神”成为民族复兴中努力奋斗的不竭动力源。

伟大“西迁精神”引领着西安交大在条件艰苦的困难时期创造了无愧于历史的“黄金时代”。如今的西安交大在“西迁精神”感召下,更加坚定了服务国家、报效祖国的神圣使命。国家的发展目标就是学校的责任担当,把西安交大建成世界一流大学是党和国家的坚定意志,是百年交大肩负的历史责任。西安交大将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扎根中国大地,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要求,坚持“扎根西部、服务国家、世界一流”的办学定位,牢记使命、攻坚克难,在为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做好服务,做出更大贡献的进程中,朝着世界一流的目标坚定前进,让“西迁精神”在新的历史时期绽放出更加熠熠夺目的光彩。

谢谢大家!

编辑:星 火

关闭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