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网首页>主页新闻>正文
主页新闻

【身边交大人】牛春明:新能源纳米材料中心的创立者

来源:交大新闻网 日期:2015-11-23 09:18 浏览量:

“一颗热忱之心,勤勤勉勉,踏踏实实。”说起牛春明,这是记者听到的最多的评价。

1990年,牛春明博士毕业于布朗大学化学系,随后于哥伦比亚大学、哈佛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并曾在Nanosys、Nanoconduction、Unidym等公司担任高级科学家,主管研发工作。他长期扎根科研一线,致力于新材料合成、制备及其应用技术研究,获得发明专利近250项,其中,已授权的美国专利85项。在Science,Nature,APL发表的三篇论文被引次数均超过了3000次。

2012年2月,在电气学院的邀请下,牛春明放弃了美国上市公司副总职位,全职受聘于西安交通大学,一心投入到新型储能与能量转换纳米材料研究中心的建设之中。

创业:一步一个脚印

短短三年,新能源纳米材料中心由最初的“空房子”,建成今天拥有仿真模拟实验室、化学合成实验室、薄膜实验室、纳米碳材料实验室、固体加工/储能装置实验室和分析实验室等完整实验平台的研究中心;团队也由“光杆司令”一人,发展成如今的由教授、副教授、讲师、博士后、研究生等45人组成的研究梯队。其中的每一步发展,都凝结着牛春明的心血和汗水。

谋定而后动。面对“空房子”,牛春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和同事一起设计好建设规划方案。在这个方案里,不仅有研究团队的建设和未来的研究方向,就连物理空间的设置、仪器设备的摆放等都一一规划清楚。搭好“骨架”只是基础,如何凝聚“血肉”,让它真正“丰满”起来,才是关键。牛春明为引进人才,费尽心思。张锦英是牛津大学博士,名古屋大学博士后。“学校研究设备先进,硬件条件很富吸引力,但我来交大最主要的原因,是牛春明教授的学术领导力。”她说。

经过不懈的努力,从2013到2014年,陆续有4位青年教师加入团队,他们的教育背景包括在牛津大学、耶鲁大学、香港城市大学等世界著名学府攻读博士学位,还有在美国、日本和澳大利亚做博士后研究的经历。每个青年教师在储能和能量转换材料的大方向下都有相对独立的研究方向,他们之间既独立又合作,且正在形成自己的小团队,为学生提供一个难得的学习和研究环境。

如今,新能源纳米材料中心逐渐走向正轨,目前是学校在材料制备上最全的一个实验室。2013年进实验室的学生开始出成果,2014年开始发表论文,目前在Nano Letters,Journal Physics Chemistry Letters,Nanoscale,Samll,Carbon,ElectrochimicaActa等国际杂志发表论文20 多篇,已拿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支持项目5个。

培养:一点一滴积累

现在,新能源纳米材料中心有博士后3人,研究生26人,其中博士生10人,硕士研究生16人。树立正确的科研态度,学会主动发现问题,能够独立,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严谨认真、重视细节……牛春明对学生的培养,关注到了方方面面。为了培养大家坚持、严谨和认真的科学态度,形成自己的特色文化和做事方式,牛春明带领团队建立完善各种规章制度,为团队的专业化运作提供有力保障。

“严谨认真,要解决实际问题”是牛春明的科研态度。博士生王振宇告诉记者,有一次他们做Li2O2在TiC电极表面的生长情况的相关研究,他认为通过计算已经找到了稳定的TiC与Li2O2的界面。但牛老师却指出图信息量少,不够直观,不能让人一看就清楚表达的是什么。此后王振宇深入思考,修改后的图更加清晰明了。“这样的严格要求,也让我更加端正了科研态度。”王振宇说。

博士生谢冲跟着牛春明近3年了,提起导师严谨认真的科研态度,他十分敬佩。“实验台必须干净整洁,实验过程也不能懈怠,有时实验室外楼梯的卫生状况,老师也会留意并提醒我们。我们知道,他是希望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就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牛春明认为,在实验中,很多细微的变化,往往是研究的突破点,而这些变化恰恰最容易被忽略,所以要求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要“盯”牢。有的实验持续的时间很长,一直“盯”着不是件容易事。但正是因为严格的要求,很多成果在“不经意”间涌现。博士生李昕记得有个实验,他本想在碳管中填充一些物质进行研究,但在实际反应过程中才发现没填充。他没有就此放弃,而是不断修改反应条件。在持续观察中,意外发现碳管外壁生成了致密的均匀的MoO3或WO3的纳米颗粒,并据此在Carbon上发表了研究文章。李昕说:“这和牛老师教导我们认真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不轻易放弃失败的实验是有重大关系的。”

在中心的实验室里有个工具车,里面工具齐全,另外还有台式钻床以及吹玻璃的工具,就是方便同学可以根据实验需求自己设计加工一些实验器材,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牛春明的“拼”也影响着学生。有一次,王振宇熬夜写论文,凌晨3点给老师发的邮件,没想到老师凌晨4点多就回复了。李昕说牛老师是个“工作狂”,即使半夜睡觉醒来,也会查看一下工作邮箱。在论文修改中,大到研究方向,小到标点符号,甚至每一篇引用的文献,牛春明都会一一核实准确。

未来:一心一意发展

追溯与西安交大的结缘,牛春明说原本是因为一份“偶然”的电子邮件。来到交大后,学校在空间、资金等方面的支持迅速落实,为新能源纳米材料中心的快速创建打下了坚实基础,也在牛春明的心中种下了浓浓的“交大情结”。

“我们的目标是建立一个国际一流水平的团队和研究平台,出国际一流水平的成果,培养国际一流水平的人才,希望从我们这里出去的每一个学生都成为有思想、有责任感、有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能对社会做贡献的领军人才。这条路很漫长,但我们有信心,有决心,为学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贡献自己的力量。”牛春明说。

    附新型储能与能量转换纳米材料研究中心( http://cne.xjtu.edu.cn )简介:
 
    中心是依托西安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电力设备电气绝缘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的一个面向未来能源和电力可持续发展的研究机构,中心围绕未来储能和能量转换科学技术发展的核心问题–材料开展研究,核心任务是通过基础研究发现和合成可用于储能和能量转换的纳米新材料,开发这些材料的生产和应用技术,推动这些技术的工业化进程。
图片:郭小龙
编辑:力 行

关闭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