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网首页>新闻专题>报道专题>正文
报道专题

【身边交大人】梁城:志愿活动的“笃行者”

来源:交大新闻网 日期:2019-03-20 16:51 浏览量:

梁城是核工A71班一名普通的学生,但在课堂以外,仅进入大学两年的他作为英仔爱心社的一员参与了六小时助学、心项目物资回收、小学生大学游活动、校园大使宣讲活动、西部地区仲英青年学者交流会、“流动博物馆”暑期实践等众多志愿活动,大一累计志愿服务近200个工时,并荣获“优秀志愿者”“优秀干事”等荣誉称号。如今,他仍然坚定地行走在志愿服务的道路上,将志愿活动看作一种不可或缺的生活方式,并在经验的积累和思想的沉淀中逐渐蜕变成了志愿活动的“笃行者”。

爱心·真心·决心

梁城谈起近两年的志愿者服务经历,眼中带着坚定和憧憬,再次回忆起了自己参加志愿活动的初衷,“来校报道那天,因为刚到西安,我有点水土不服,抽完血就感觉天旋地转,几个老师立刻过来扶我,学长也赶紧给我倒了水,当时我就感到一股暖流涌上心头,也因此决定要尽己所能传递这种感动。”在社团招新中,梁城了解到了学校的英仔爱心社,并报名成为了这个公益性社团的一员。

以英仔爱心社为平台,梁城利用大部分课余时间从事志愿服务。在讲到印象最深刻的一次志愿活动时,他的语气平添了几分生动,“我第一次参加六小时助学活动时负责辅导四个小女孩,她们最初都有些拘谨,但对学习非常认真。因此,在辅导过程中我更加主动、耐心和温和,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志愿活动是无私的,这背后凝结着每位志愿者一点一滴的辛苦付出,比如为了助学需要六点半起床挤公交,又比如为了布置会场需要一整天去搬桌子、挂灯笼、装饰伞……做这些事本身可能并不困难,但坚持下来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没有人是轻松的,每个人都各司其职,也是大家的倾力配合与协作化解了疲劳和不易,即使是简单重复的劳动也变得盎然有趣起来。”这也正是英仔爱心社“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体现。每进行一段时间的志愿工作后,梁城就会反思近期的表现,有时他会质疑自己的工作意义和价值,感到“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但在不断地追问和探索中,梁城更加清楚了自己的初衷,也从孩子们的眼中看到了未来,从同行者的眼中看到了信念,这些都让他坚定了志愿服务的决心。“在英仔爱心社有这样一句话‘一群快乐的人做快乐的事’,在这个快乐的大家庭里,我们就是这群快乐的人,我们互相支持、互相配合、互相鼓励,做着志愿服务这件快乐的小事。”

初心·本心·从心

时至今日,梁城投身于志愿活动已近两年,在这两年中,他从事了多种多样的志愿工作,但他始终都有一个永恒的身份——志愿者,这样既普通又特殊的身份让他体会到了很多不曾有过的感受,“志愿活动不仅仅是志愿者单方面的付出,也是一种双向的互惠。”同时梁城也在其中看到了自己的另一些可能性,“我变得更加细心,更能懂得照顾别人的感受,更加珍惜和热爱生活,学会了肯定自我存在的价值。”梁城表示,作为家里的独子,自己难免会有一些以自我为中心的坏习惯,但是帮助别人首先就要求理解别人,“如果我不知道别人的需求,就可能提供不必要的帮助,这样的志愿活动也就失去了原本的意义。”因此在这个过程中,梁城学会了换位思考,“我很高兴看到自己有这么多的变化。”梁城还表示,在助学和游学活动中接触的孩子们也让他收获颇多,“可以有机会将我已掌握的知识传递给新的希望,就是对自我的一种认可,和他们的相处也让我时刻保持好奇,保持求知,保持童心。”

在每一次的志愿活动中,梁城都不是单打独斗,他非常感谢那些和他一起战斗的志愿者们,“良好的志愿服务是英仔爱心社的兄弟社团和每一位成员共同提供的,而我们也在努力探索并组织更多适合同学们的志愿活动。”尽管已经组织开展了很多志愿活动,梁城认为学校的志愿活动仍然有提升的空间,他建议更多老师们也加入其中,用更为丰富的人生阅历引导大学生志愿者提供更全面优质的服务,他还希望交大的志愿活动可以走出校门,发挥自己的光和热为西安乃至国家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文字:记者团 孙维茁 易雨茜
图片:管理学院 李嘉俊
编辑:腾飞工作室 周弋馨

关闭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