肆虐全球的新冠肺炎让人类意识到医学和生命健康的重要性,也提升了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理工学科融入医学领域的速度。未来,全球将面临更加深刻和复杂的变革。在这一背景下,要实现医学创新和高质量发展,科研人员必须同时具备医学思维和理工科思维,才能实现“医工交叉”。
医工交叉简单地理解就是生命科学、临床医学、自然科学与工程科学等学科的融合协同,它也是当今推动世界一流大学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创新发展的新动能和新引擎。研究资料表明,1901-2000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172位科学家中,有76位具有跨学科跨领域的知识背景,约占44.2%。因此,我国要想抢抓机遇,必须瞄准医工结合、医理结合目标,推动现代医学和理工学科交叉融合。
目前,医工交叉领域的新技术与新成果层出不穷,主要覆盖五大领域:人工智能健康医疗(AI辅助影像识别与诊断、AI医疗健康管家与服务、穿戴或植入式物联网健康智能系统等)、生物材料与3D打印(3D打印个性化、智能材料驱动微纳治疗机器人等)、精准微创手术机器人(多维信息融合检测软体腔镜机器人、微创精准多功能模块化手术机器人等)、智能康养技术(智能感知与交互康复训练系统、情感识别与自然交互陪护机器人等)和医院自动化服务(基于物联网医药全流程自动化等)。
利好的应用前景,也让风投资本蜂拥而至。但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当前医工交叉开展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一是观念和理念上尚存在差距,对医工交叉融合的必要性、紧迫性和重要性认识还不足,缺乏全局视野;二是在交叉融合中破除学科壁垒还有比较顽固的阻力,尚未构建有效的医工交叉平台,同时缺乏有效的政策与机制激励,学术组织管理上的差距也较大;三是医学与理工科双方合作还存在较多信息屏障,理工科研究人员尚缺乏对医学发展需求的全面深刻认识,医学科研人员对理工科科技进展也很不熟悉,双方的交流合作还多停留在浅层次;四是由于医学和理工科的交叉研究刚刚起步,相关研究人员开展交叉研究的能力与水平还远远不足,交叉合作的切入点和合作接口还有待精准化和有效挖掘;五是在交叉研究的成果形成和转化方面,原创性、观察实用性及自主知识产权的成果较少,科研成果的转化率较低。
由此可见,医工交叉融合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整合政府、大学、医疗机构、产业界、学术组织等多方面力量,开展长期不懈的探索与实践。
为了进一步做好医工交叉研究,笔者认为:首先,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提高对医工交叉融合的认识,做好理念普及工作。对医工交叉理念与价值的普遍认同是推动事业发展的原动力。政府、大学和医疗机构要高度重视,为医工交叉配置足够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自上而下地消除交叉融合的体制机制屏障;大学应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和促进医学、理工学科的广大教师与研究人员积极参与到交叉研究中。
其次,为了有效推进工作,政府部门应加强医工交叉融合的制度建设,加强医工交叉研究管理机构和专家系统的建设,做好医工交叉领域的战略规划,准确把握医工交叉的发展方向和策略。同时,还要研究制定和有效执行医工交叉的激励政策和相关制度,保护和支持医学、理工科研究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建立有效的协调工作机制,处理好医工交叉与行政管理部门、学科分支之间的关系,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成果转化、资金管理等方面建立有效的监管体系,创新研究项目的内部管理体制、业绩考核评估制度,最大限度地激发医工交叉活力。
第三,通过医工交叉融合,加大培养医工交叉研究的前沿人才的力度,联合培养医工交叉方向的研究生,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设立医学与理工学科交叉的博士和硕士点,打造一支高水平的医工交叉研究队伍。
第四,在逐步深化医工交叉的基础上,加强学术组织和研究团队建设,倡导大学、医院、产业等构建医工协同研究机构与基地,并作为学术交流与成果孵化器。同时,加强学术组织和研究团队的活动,活跃交流合作和资源共享。
第五,加强医工交叉研究人员的信息化建设,构建医工交叉融合的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包括临床信息资源库、基础医学资源库、理工科信息资源库、生物制药领域需求信息库、医疗器械需求资源库、专利信息库等,为政府、大学、医疗机构、产业界等提供强有力的信息化支持。
最后,为医工交叉科技人员提供专利知识培训,提高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做好知识产权保护、成果转化和市场推广工作,真正为医工交叉、跨学科研究提供保障,努力打造一批医工交叉创新产业高地,为生命医学创新发展注入新活力,推动我国生命健康事业的快速发展。
原文刊载于2021年1月1日中国科学报第3版
报道链接:http://paper.sciencenet.cn/sbhtmlnews/2021/1/359857.shtm?id=3598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