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由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学报社主办的《科学新闻》杂志第10期“学界”教育栏目刊发王建华书记的署名文章“让教师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灯塔”,现全文刊登如下:
在刚刚过去的第29个教师节,习近平总书记致全国教师慰问信中指出: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承担着让每个孩子健康成长、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任。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高等学校担负着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培养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历史重任。完成这一神圣的社会责任,关键在教师。唯有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才能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奠定坚实基础。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
尊师重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广大教师的执着探索,创造了一批又一批具有重要价值,产生巨大效益的优秀教学科研成果;广大教师的传承与建设,形成了大学独一无二的文化传统和大学精神。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反映了中央对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阶段性特征的深刻判断,进一步明确了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新方向。
高等教育作为教育事业的高端和龙头,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的重要结合点,在我国从教育大国迈向教育强国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引领作用。
近年来,教育部围绕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召开了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工作会议、出台了“高教质量三十条”和“2011计划”等一系列政策文件,从国家层面对提高质量做出了顶层设计和系统部署。
人才强校 铸就师魂
没有一流的师资,就没有一流的大学。高校要想发展,就必须要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积极推进“人才强校”战略的实施。
西安交大提出了“厚待重用现有人才,坚定引进急需人才,着力培养未来人才”的人才队伍建设指导思想,进一步引进优秀人才,培养具有创新研究能力和国际化视野的骨干人才,造就能够引领学科向国际水平发展的领军人才,使队伍的整体水平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在引进人才的同时,高校也要对现有的教师队伍加强管理,尤其是师德师风问题。
当前,我们的教师队伍中也确实存在一些问题。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等“四风”问题也以不同的形式在学校中出现。很多人过多追求论文、获奖、头衔、荣誉等表面指标,而不以科学的态度深入开展研究;为获得科研业绩而从事科研,为凑足职称晋升指标而从事科研,利益驱动明显。
在学风方面,典型问题还有学术上的弄虚作假,学术评价上走人情关系,对学生不能严格要求,不能以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出发点等。
这些不良风气的存在对大学、对教师个人的危害都很大,必须坚决杜绝。
立德树人,言传身教
教师要想真正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需要坚持“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行为准则。
首先,要为人师表、弘扬师德。师以德为先。高尚的师德,是对学生最生动、最具体、最深远的教育。
教师的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广大教师要铭记教师职责,弘扬高尚师德,不断增强教师职业的荣誉感、责任感和使命感;要恪守学术道德、坚守学术诚信,自觉做学术道德和良好学风的践行者、维护者和弘扬者;要爱岗敬业、甘为人梯,努力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开拓者和引路人。
其次,要言传身教、立德树人。立德树人是学校的根本任务。培养崇尚科学、求实创新、勤奋踏实、富有社会责任感和高尚品质的杰出人才是全体教师的历史责任。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教师要积极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要言传身教、循循善诱,带头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关心学生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以真诚、真情、真心教育和影响学生,努力成为学生成长成才的良师益友。
再次,要严谨治学、求实创新。传授知识、传承文明,是教师的神圣职责。广大教师要争当热爱学习、善于学习、终身学习的楷模,刻苦钻研学问,拓宽学术视野,更新知识结构,积极探索现代大学教育教学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努力创新教育思路,改革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不断提升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
要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瞄准国际前沿,将基础研究和技术创新有机结合起来,不断增强社会服务能力,推进文化传承与创新。
最后,要尊师重教、弘扬传统。高校的发展离不开一代又一代教师秉承优良传统、弘扬奋斗精神。全体教师,尤其是刚加入教师队伍的新教师要谦虚向传统学习,向前辈学习,自觉成为高校优良传统和精神文化的践行者和传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