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11月14日,新华网“党代表心声”刊发十八大代表、郑南宁校长对十八大报告的深刻体会:坚持核心价值观教育是大学的历史使命,陕西日报4版十八大特刊刊登“人才培养:高教强省的基础工程——访十八大代表、西安交通大学校长郑南宁”。现将两篇全文刊登如下:
郑南宁:坚持核心价值观教育是大学的历史使命
新华网陕西频道11月13日电(记者李勇、梁娟)西安交通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郑南宁代表说,十八大报告中把先进文化建设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五位一体总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明确提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这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大学作为思想的策源地和文化传承创新的守望者和担当者,在大国崛起中引领先进文化,坚持核心价值观教育,传播和创造中华文明是大学责无旁贷的历史使命。
郑南宁说,人是制度和文化的产物,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总是以文化的发展和变迁 而演进的,文化能够深刻体现一个时代的民族的思想深度和思考维度。当今,在中国大地,寻求精神资源,正日益成为我们这个社会遏制不住的群体冲动。面对这样一个时代的呼唤,大学应该成为中国文化的脊梁,担当起文化复兴和价值追求的责任和使命。
这位十六大、十七大和十八大连续三次的党代表认为,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走了一条与西方世界现代化迥然不同的发展道路,尽管还存在各种问题,但其成就是不可辩驳的。中国的现代化是在西方价值观的圣庙以外取得的,中国的社会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应该在人类和平和经济繁荣发展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一个开放的中国要坚持文化的民族性和文化的多样性,要有足够的信心和勇气向世界讲述中国的故事,传播中国的文化,让世界了解中国,这是中国文化复兴的必然途径,这也是中国一流大学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
他说,教育的本质就是人格教育,而人格是个人价值取向的具体体现。大学要始终坚持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把人培养好,这是大学一切工作最根本的落脚点。近年来,我们在人才培养工作中一直在反思和追问对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人格养成、价值观、独立思考、创业精神等教育方面的问题。实际上,如何培养本科生集中体现了一所大学的价值观。
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这应该是我们培养一代新人的基本要求。值得欣慰的是,西安交通大学在创建一流大学的过程中也正是依据这样的办学思路推动教育改革。自2004年以来,我们把本科生的思想成长、教学模式和学生社区生活环境建设作为教育改革的重点,加强和积极改进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增强大学生对中国文化、中国社会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强调人格养成与专业教育并重。使好的文化成为一种思想的力量,产生推动时代发展的正能量,也要教育学生学会判断和抵制不利于人类文明进步的落后文化和极端思潮。
郑南宁说,大学是人类近代许多科学发现的策源地,而重大的科学发现意味着一种新的文明即将形成。大学在这方面要有所作为,必须坚持创造的科学精神、卓越的教育教学和不懈的文化传承创新。这样才能使大学真正成为国家的智力源泉,才能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重要贡献。
链接:http://www.sn.xinhuanet.com/2012-11/14/c_113682532.htm
人才培养:高教强省的基础工程
——访十八大代表、西安交通大学校长郑南宁
“人才培养,是大学的根本任务,是高教强省的基础工程。”十八大代表、西安交通大学校长郑南宁在会议间隙,这样对记者说。
陕西一直在为将科教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不懈努力,高等教育核心竞争力、科技贡献率和国内外影响力显著提升,有力支撑了国家和我省经济社会发展。
十八大报告中强调:“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郑南宁说,在人才培养中,我们始终思考的重要问题是:如何应对大学教育所面临的挑战,营造育人新环境,建立学问和人生砥砺合一的教育。我们西安交大不仅注重课堂上的授业,更关注课外解惑,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学生成为合格的社会公民,成为富有交大精神和特质,有信仰、有理想的全面的优秀人才。为此,我们实施“2+4+X”人才培养新模式,让更多优秀学生脱颖而出;为了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建立学生创新实践平台“工程坊”;推行本科生“书院制”,让学生在健康快乐中成才;倡导“体育精神”,让追求卓越成为学生的习惯。
郑南宁说,在大学人才培养过程中,要使学生了解我们的国情和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同时使他们对当今世界的变化和人类面对的各种挑战有更深远的认识,需要认真思考大学的使命,把目光和主要精力多投向如何实现最好的教育教学工作。
在建设高教强省的具体工作中,陕西省委、省政府采取有力措施破解制约发展的瓶颈问题。在办学模式上,大力推动省部、省企、省市共建,充分发挥各方积极性,使高校办学条件和发展环境明显改善,基础设施和校园环境发生了历史性巨变。在服务经济发展方式上,围绕服务西部大开发,在关中-天水经济区建设、西咸一体化、陕北能源化工基地、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建设等方面,组织高校开展专题研究,不断改革创新,大力培养各类建设人才。
郑南宁说,一所合格的大学,首先就是要把教育教学搞好;一个高教强省,就是要培养出大量的各行各业的优秀人才,真正要让高教强省的优势加速陕西富民强省的步伐。
陕西日报记者孙文生齐小英耿薇(北京11月13日电)
链接:http://esb.sxdaily.com.cn/shtml/sxrb/20121114/18415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