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第三个扶贫日来临之际,西安交通大学携手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陕西分公司、陕西省安康市平利县人民政府,将在平利县开展“信息化助燃定点帮扶,电子商务助推精准扶贫”示范项目,为平利县脱贫攻坚战提供技术指导与智力支持,这是西安交大定点帮扶平利县的又一新举措,也是西安交通大学在平利县派驻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以来,经过认真调研和对接,取得的又一个成果。
平利县位于陕西南部,是一个被大巴山环绕的省际边关县,因交通不便等因素阻碍了发展。根据陕西省委、省政府部署,从2012年开始,西安交大作为牵头单位在平利县承担起新一轮“两联一包”扶贫工作,西安交大扶贫团由校本部、社教处、一附院、二附院、口腔医院、资产公司、出版社及西安思源学院和陕西法士特集团组成,目前承担了平利县9个村,1625户4174人(2016年建档立卡)的精准扶贫工作,约占全县扶贫攻坚任务的十分之一。
平利县的脱贫工作时刻牵动着交大人的心。2016年4月26日,西安交大扶贫团选派18名年富力强、善打硬仗的扶贫干部进驻9个贫困村,担任驻村工作队长和第一书记,他们不忘初心,带领村民坚定的走在脱贫致富的路上。今天,让我们走近西安交大驻村扶贫工作队,了解他们投身扶贫攻坚、忘我奋斗的故事。

来到平利县,了解村情、熟悉村民是扶贫干部要做的第一件事。派驻当天,驻村干部第一时间就下到各镇、村着手工作,从了解扶贫村的地域分布、地形地貌、基础设施建设,到调研产业发展、班子建设、党建工作等,他们积极与乡镇精准脱贫作战部、村上作战室进行对接,详细了解了贫困户的基本情况,全面掌握了脱贫工作进度。
扶贫干部发扬不怕困难的精神,经常翻山越岭艰难跋涉十多里深入贫困户家中走访,高山地头成了他们的“新办公室”。为了与村民融为一家,驻村干部与村民拉家常、搭手干农活,更细致地了解村民的致贫原因和脱贫需求。
经过调研走访,西安交大驻村干部陷入了沉思,“如何真正帮扶贫困户脱贫致富?”“如何将扶贫工作从‘输血’转化为‘造血’?”他们撰写了一份份工作调研报告,里面包含了详细的基本情况和亟待解决的问题。为了更科学、准确、切合实际开展工作,扶贫干部主动学习各项扶贫政策,和村干部一起讨论工作计划和方法,经过反复探讨、斟酌,他们形成了扶贫工作的计划。“从哪里能找资源”“从哪里找抓手”,一笔一划都是交大扶贫干部对脱贫事业的思考与责任。
西安交大驻西河镇磨沟村扶贫工作队长缑文恩、第一书记师社会老师经过详尽的调研分析,制定了村级主线公路、跨河便民桥、污水处理厂、点亮工程等8项基础设施建设扶贫目标。他们从产业基础、人口因素、政策条件等方面分析了磨沟村的现实情况,设计构建了贫困户脱贫致富的长效机制——“磨沟村公司+贫困户合作养殖梅花鹿脱贫增收项目 ”,该项目已正式实施,将覆盖磨沟村所有贫困户,使该村201户贫困户505人贫困人口长期受益增收,脱贫致富。
一附院驻西河镇三合村扶贫工作队长黄淋、队员张伟在每个贫困户门前装订了“交大一附院精准扶贫联系卡”,并将个人信息钉在贫困户家庭的墙壁上,方便联系和监督。他们针对6户贫困家庭,由6名党支部书记代表医院34个党支部结对精准脱贫,确定了养猪、养牛、种植绞股蓝等项目,捐赠5万余元帮扶贫困户实施脱贫项目。规划建立三合村香菇、花菇生态农业合作社。单位投资80余万元,帮扶三合村100户贫困户脱贫致富。
二附院驻洛河镇水坪村扶贫工作队长第一书记王建、队员叶甲奎来到村里后,连续走访了全村300多户贫困户,特别是王建在韧带拉伤身体不适的情况下坚持“轻伤不下火线”,取得大量详实的“第一手”资料,与镇村干部反复讨论,开出了“四种四养”精准脱贫的“药方”,即引导群众种烤烟、魔芋、茶叶、药材和养鸡、猪、羊、蜂来带动群众脱贫致富。产业脱贫规划好后,二附院立即投资40万元,迅速落实烤烟460亩、魔芋820亩、茶叶410亩、中药材370亩,养猪2000余头,养鸡4000余只,白山羊300余头,蜜蜂400箱,165户贫困户都有了自己的脱贫产业。“四种四养”精准脱贫,夯实了水坪村产业脱贫的基础。
口腔医院驻洛河镇三坪村扶贫工作队长第一书记毛成民、队员肖飞在驻村伊始,用两周时间走访了11户贫困户,行程60余公里,对当地生态环境、致贫原因逐渐有了认识。三坪村地域面积大、人口稀薄,可用耕地大部分是山上坡地,形成不了规模经济,种植、养殖也形成不了特色。在充分调研后,他们确立了发展传统产业、提升传统收入的思路,对173户贫困户分别建档建卡,帮助贫困户发展传统种植养殖经济。
资产公司驻村扶贫工作队长第一书记辛华无私奉献,国庆节法定节假日,他仍然冒雨坚守在八仙镇鸭河口村贫困户安置点建设的工地上,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一位驻村扶贫干部的责任。
社教处驻兴隆镇汝河村扶贫工作队长第一书记侯丛利和队员张健依据贫困户家庭情况、成员之间的关系、家庭收入等进行分类制表,做到随时“一目了然”了解贫困户基本情况,分析致贫原因“精准到户”,他们还充分发挥专业、技术资源优势,为精准扶贫积极提供知识、技术支撑。
思源学院和法士特集团的驻村扶贫干部竭尽全力在扶贫资金投入、大学生支教和茶叶销售方面做出贡献,受到了当地政府和群众的肯定。

“西安交大既然承诺帮扶平利县,就一定会尽心尽力履行职责。”西安交通大学党委书记张迈曾表示。8月中旬,张迈曾书记带队亲赴平利调研看望扶贫派驻干部,“学校是你们的后盾,希望你们发挥交大精神,坚守岗位,出真招,尽实力,为老百姓办实事。”
“交大十八英雄汉,每日走访不歇谈。共同富裕心中念,辛苦疲惫不以然。交大精神平日现,日积月累出奇观。”这是资产公司出版社梁维进老师来到平利县开展扶贫工作的感悟,朴实的话语代表着每一位驻村扶贫干部的心声。校扶贫办副主任、驻平利县扶贫干部工作队队长缑文恩说:“扶贫工作不仅仅是帮扶一村一户的事情,更是关系到我国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大事!西安交大驻平利县扶贫工作队,将始终牢记全校师生的重托,发扬交大的优良传统,艰苦卓绝,坚决打赢扶贫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