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5日晚7点,学而讲坛在主A-203如期举行。曾获中国十佳民间艺人称号、宝鸡市陈仓社火脸谱博物馆馆长张星,为大家带来主题为“名列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陕西陈仓社火脸谱的保护与传承”的讲座。同时,张星馆长被聘为学而讲坛的特聘教授,以校外导师身份为同学们普及传统文化保护的相关知识。
讲座开始,张星老师向同学们介绍了社火脸谱的起源和历史。中国的脸谱艺术源远流长,已发掘物件中最早的可达4000年历史。这种艺术形式伴随着中华民族的发展与壮大,表现出人民生活中的喜怒哀乐,是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份子。他介绍到,“社火”二字表示“社戏”与“热火”。宝鸡市的陈仓地区每年从初一到正月十五都要举行游行演出的庆祝活动,起初的意义是为了祭神,即指社戏,演出主要内容是哑戏,用面部动作和表情来表达人物的情感,而脸谱也自然成为了其中最重要的环节。
随后,张老师讲述了自己与社火脸谱的渊源。他是出于对这样一种传统文化的喜爱而开始从事这一行业。然而起初,民间艺人的生活并不好过。由于这项民俗并不出名,没有稳定的收入,艺人们也曾度过一段艰难的日子。直到后来国家启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项目,艺人们才真正得以从自己热爱的传统艺术中获得价值。张老师向大家展示了自己独创的一种艺术作品----将社火脸谱画在喂马的木瓢也就是马勺上,其独具特色的造型赢得了同学们的喝彩。“要想把传统艺术传承下去,光守着祖先的老本是不行的,必须要有与时俱进的创新和市场意识,”张老师如此说到。事实上,他将脸谱艺术从纸上拿下来,扩展到马勺、火柴、书签甚至丝巾上,让传统走进生活却并不失其本真,增加其使用价值,让传统真正意义上走进生活。因而,这样的周边产品迅速打开了市场,迅速提高了社火脸谱的知名度,从而进一步促进这项民间艺术的发展。
“做文化的传承者,除了独善其身外,还需要帮助别人,”张老师反复强调这一观点。多年来,他奔走于农村乡下,探访民间的脸谱艺人,为他们的作品寻找出路,同时也帮助他们将自己喜爱的事业进行下去。他向同学们展示了自己手工雕刻印刷出版的脸谱图集,以及向民间老艺术家收集的民国时期的脸谱粉本(用胭脂印染的绘本)。他说,自己已经收藏了六七本这样珍贵的图集,希望能够汇集起来出版一本具有广泛价值的书,以此来提高社火脸谱的知名度,让它得到更好的传承与发展。
应同学们的热情要求,张老师以自己手工制作的马勺脸谱为例,向大家讲解了脸谱绘画的一些常用知识,例如头顶寿桃的仁者、三只眼的灵官等。同学们兴致勃勃,并就社火脸谱的商业化以及市场发展等方面提出了诸多问题,与张星老师进行了充分的沟通与互动